陕西省中考化学考点拓展: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解析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2015届中考化学考点拓展: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解析版】1. X 、Y 、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第1题图
A.X>Y>Z
B.Y>Z>X
C.Z>Y>X
D.X=Y>Z
【答案】B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常将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和生石灰在水中混合,用上层清液漂白丝帛。

清液的主要成分及溶解度如图所示。

(1)t1℃时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20 ℃时,向4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并充分溶解。

4组实验数据如下:
第2题图
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
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②20℃时,将C继续恒温蒸发25 g水,过滤,得到质量为 g的固体。

【答案】(1)Ca(OH)2 KOH K2CO3 (2) ①AB ② 28
3.下表是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第3题图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填序号)。

①蒸发水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加入氢氧化钙
(3)现有60 ℃时含有Ca(OH)2 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4)现有20 ℃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20 ℃,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答案】(1) A ( 2) ①②⑤(3)冷却热饱和溶液(4) =
4.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做了如下所述过程的实验:
第4题图
小资料: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1)物质A是(填“氯化钠”或“硝酸钾”)溶液
(2)状态“④”时,物质A (填“部分”或“全部”)溶解。

(3)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达到饱和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答案】(1)硝酸钾(2)部分(3)②④⑤④
5.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

请回答:
第5题图
(1)由图1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2)依据图1分析下列问题:50 ℃时,将氯化钠、硝酸钾固体各40 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其中(填写物质化学式)得到饱和溶液;另一种物质的溶液中再加入 g该溶质,溶液恰好饱和;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依据图1分析,要从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先再过滤的物理方法。

(4)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合图2分析石灰水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答案】(1)36 g (2) NaCl 45.5 < (3) 蒸发结晶(4)浑浊
6.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 ℃,B烧杯中水温为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 g,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试回答:
图1 图2
第6题图
(1)你认为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如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分析,10 ℃时A烧杯和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填“相等”或“不相等”)。

其他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 ℃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②。

【答案】(1)B (2) 相等饱和①升高温度②增加溶剂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