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
王晓艳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城市群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型地域单位,其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生态文明链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群的”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群的建设当中,是当前我们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各城市群必须加强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努力实现自身内部的生态现代化,走绿色发展道路,完成城市群内部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革新,为城市群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城市群;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B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5-0031-002
一、城市群内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单一的表现为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以某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城市群作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单位,除了是一个经济联合体以外,也是一个生态联合体。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由于粗放式经济的发展,随之而带来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瓶颈。
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环节。
生态兴则文明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群建设的重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市群要想发展经济首先必须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只有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二、实现城市群内部各要素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美丽中国建设,首先是各个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而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革命”,它不单单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还涉及到城市群的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等各个方面,是完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的有机结合。
城市群的绿色健康发展就是
以生态为纽带,实现城市群内部经济、政治、
文化之间的互动联合,从而实现城市群各个
要素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一)经济上,要实现城市群经济生产
生活的生态化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
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
为此我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类赖以生
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资源日趋紧
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
益凸显,这些问题也自然成为城市群所面临
的问题。
不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是
难以永续的,因此城市群必须深刻认识到“环
境友好型发展”的战略重要性。
为此,城市群应该在城市群内部形成一
种绿色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对经济的限制,
而是着眼于城市群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尤其是对于一些一直通过透支生态来获得经
济效益的城市群来说,首先应该通过扩大城
市群绿化面积、引进先进的生态系统修复技
术等方式恢复之前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
在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城市群应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
产技术,从而实现新型工业化。
在资源的利
用上,城市群应该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
需要,又不对后代的合理需要构成威胁,实
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在资源的分布上,
无论是城市群内部,还是城市群之间,应该
实现互通有无,从而实现城市群资源禀赋的
更合理使用。
总之,要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
到经济发展中,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
生态经济。
(二)政治上,加强我国城市群的生态
文明制度建设,努力构建“生态民主”
“生态民主”的构建过程不简单是一个
“行政重组扩权”或 “环境经济制度与政
策引入过程”,其中包括执政党 “绿化”
建设、环境法治政府建设、环境行政监管制
度、体制建设和“环境公民社会”建设。
[4]
随着城市群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
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使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
了很大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本末倒
置,人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
与我国一直以来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在市场调节失控,和平
谈判无法起到作用的当下,我们必须要依靠
政治的强制力来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5]
政治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和手段,在推
动城市群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发挥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城市群在构建“生态民主”时,首
先,要加强政府的“绿化”建设,净化城市
群内部的政治环境,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加强对权力机构的权力约束,严格整肃城市
群内部政治上的腐败,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
群的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其
次,政府应该将生态问题纳入到城市群的政
治发展轨道中,主动构建更为明确的区域经
济生态化远景规划和使污染整治与生态修复
目标转化为虚拟的“环保元素市场”,让少
数创新型企业在革新性科技与环境友好社会
的支撑下率先成为某些先导性议题政策领域
的 “主角”,并依此重构地方性的环境污
染治理体系与经济政策体系。
[6]
(三)在文化上,城市群要积极构建良
(下转第37页)
·31·
班级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良好的班风班纪是一个班的灵魂所在。
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可以与班委协商,制定一套可行性班级纪律,以严格的要求去规范学生日常。
将学生日常懈怠行为与学分挂钩,杜绝旷课行为。
除此之外,为学生打造一个努力的班级学风,使学生在班级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进而提升学生自我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总而言之,提升班级文化,构建优良学纪学风,以此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若单一的依靠班风班纪,是无法使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上来的。
高校辅导员应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思想政治建设,在班级的宣传上,要以班级文化、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充分发挥其意义所在。
与此同时,以学生的特长作为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个性特点,以此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心意。
比如,在班级干部的竞选时,要使学生清晰班级是一个整体,使学生具有很强的合作意识以及团体意识,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参与活动。
除此之外,若一些学生为班级带来荣誉或者贡献时,应鼓励学生,以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为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一来,面对班级文化活动他们的参与性会得到提升。
只要学生具备了主动参与班级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识,班级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便会得到有
效提升。
(三)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以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追求生活的意义
所在
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班级思
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的引导,以此提供于学生
整个的价值观。
如今,在网络的冲击下,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
大课题,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学生以社会
主义精髓作为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
价值观。
学生在班级环境的影响下,会逐步
对是非对错有所认知,对观念、信仰等自身
正确的理解,最终形成自我的价值观。
当产
生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时,便会对生活充
满希望,去追求生活的价值所在。
与此同时,
学生之间的友善、人际关系都会通过对班级
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得到良好的改善,最终
形成良好的循环,提升了班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发展水平。
(四)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
多元化内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阶段,大学生自媒体有着顽强的生
命力。
不过,根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
学生是以娱乐的形式做自媒体工具,也并没
有将网络平台有效利用起来。
以多数时间的
消耗做着社交媒体平台,这是目前大学生使
用自媒体的现状。
若对大学生自媒体平台进
行有效利用,使主流思想贯彻其中,以马克
思列宁主义作为传播的主要意识,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思想的根本,班级思
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定不容小觑。
五、结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班级思想政治
教育是其关键组成部分。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所出现的问题,高校辅导员要及时
调整其教育策略,以创新的教育模式,为当
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适宜的对策。
提升班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
高水平人才为教育目标。
【作者简介】王广志(1989-),男,
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郑莹.新形势下提升高校班级思想
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
报,2018(15):88-90.
[2]焦贺言,孙乐平,闫光耀,许小
鹃.浅论高校班级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及实现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13(3):148-149.
[3]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12.
[4]徐彦.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
业,2015(21):65-67.
[5]石彦风.群体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
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3(1):70-72.
(上接第31页)
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一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大转折,它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种关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追求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5]生态文化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自觉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城市群作为当前我国新型的地域单位,在推动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构建一种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对更好地物质生活的追求之外还包括对更好地精神生活的需要。
所以城市群要加强自身内部的生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指导与引领作用。
首先,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形成一种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人民群众自觉加入到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使生态文化建设成为城市群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自觉行动,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结语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城市群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
是互动联合的。
经济是基础,城市群内部生
态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生态政治和生态文化的
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充足的物质条件;而生
态政治是生态经济的反映和体现,对于生态
经济有着积极的反作用,并且对生态文化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生态文化则反作
用于生态政治和生态经济,为二者的发展构
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推动其更好地
发展。
只有城市群内部各要素之间形成一种
良性的互动,才能真正推动城市群的生态文
明建设,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
设美丽中国。
【作者简介】王晓艳(1993-),女,辽
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
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1]李全喜.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的内涵体系、理论创新与现实践履[J].河海
大学学报,2015,17(3):9-13+8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
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
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4]郇庆治,徐越.三维视野下的生态
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展望[J]. 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3):54-63.
[5]孙越.生态政治的实践要件及路径解
析[J].生态经济,2015,31(1):39-43.
[6]郇庆治,徐越.三维视野下的生态文
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3):54-63.
[7]孙越.生态政治的实践要件及路径解
析[J].生态经济,2015,31(1):39-43.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