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B卷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B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
3.1964年人类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

它的气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海浪上下起伏的力量将空气吸入气室,压缩后再推入工作室,然后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那么............................................................................................................. ()
A.当海水下降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
B.当海水上升时,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
C.航标灯消耗的电能是空气的机械能转化来的
D.航标灯消耗的电能是海水的机械能转化来的
4.一艘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海里潜行到河里,则该潜水艇受到的()
A.重力不变,浮力不变B.重力增加,浮力减小
C.重力增加,浮力增加D.重力减小,浮力减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③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④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平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砝码,游码也移动到了某一位置,这时
发现指针向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

此时应()。

A.将右盘中的某只砝码换小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C.将游码向右移少许
D.旋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许
7.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A.1.5×1012kg/m3 ; B.1.5×1015 kg/m3;
C.1.5×1018 kg/m3 ; D.1.5×1021 kg/m3.
8.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2:1 ; B.1:2 ; C.3:4; D.4:3.
9.把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的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大于乙线中的电流,忽略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的是...................................................................................................................... () A.当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时,甲线长乙线短
B.当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时,甲线粗乙线细
C.当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时,两线的材料一定不同
D.甲、乙两电阻线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
10.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11.将鸡蛋放在火里烧,有时外面已经烧糊了但里面可能还没有熟,但将鸡蛋放在水中煮,整个鸡蛋熟了后,鸡蛋的外面也不会糊,这是因为()
A.隔了水后,鸡蛋热得较慢B.水容易吸热
C.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维持在100℃D.水的传热能力不强.
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人们发现其中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这三种色光分别是()
A.红、绿、蓝B.橙、黄、绿C.红、黄、蓝D.红、蓝、紫
13.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B)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14.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拉着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其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甲、F乙,则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B.F甲=F乙
C.F甲>F乙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
1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二、多选题
16.下述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A.重力B.拉力C.阻力D.摩擦力
三、填空题
17.如图所示,液压机活塞A、B处于平衡状态,活塞B的面积是活塞A的20倍。

现用20N 的力竖直向下压活塞A,为使活塞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竖直向下压活塞B的力应为
N.施加压力后发现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力。

18.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彩色光束的现象叫做。

(2)核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能源,它是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上海世博会主题馆表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并网发电方式将电能传回城市电网。

请写出一条使用太阳能的优点:。

19.(6分)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
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若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

(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 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 N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牛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牛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 N(牛)1718192021
水平拉力F(牛) 5.1 5.4 5.7 6.0 6.3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 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 N大小的关系式为。

20.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

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闹钟声音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以上现象说明了闹钟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四、简答题
21.住楼房的同学有这样的体验,一楼居民在室内说话,五层的住户是不易听到的,但一楼的人轻轻敲击水管,声音就沿铁管传播出去,各层的住户都听得很真切这是为什么?
五、作图题
22.下图所示,水平地面有一快速运动的物体,当它遇到一表面粗糙的斜坡时,由于惯性,它
将继续沿斜坡滑行一段,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向上滑行时的受力示意图。

23.如图画出了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

请在图中标出磁极的名称,并画出位于图中A 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六、实验探究
24.小明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如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实验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cm) 测力计的 示数F(N)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2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

一些同学作了以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所供选用的器材有:A.长木块,B.木块,C.毛巾,D.棉布,E.弹簧测力计,F.砝码,G.多支圆珠笔芯.
(1)为了检验猜想①是否正确,列出选用的器材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猜想②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木块与木板,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l 把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 在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使砝码和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步骤3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丙),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①、②、③)中哪―个的正确与否。

( ) B.为了检验“猜想③”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燃料公司采回1500t柴油,以备春耕时农机的需要.用运油的槽车,每节车厢能装38
m3,把这批柴油一次运回来要安排多少节这样的油罐车?(ρ油=0.8×103 kg/m3)
七、论述计算题
27.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它可以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甲所示。

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0lm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多少?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上一个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放上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取g=10N/kg)
28.如图22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Ω,电阻R2的阻值为30Ω.
(1)当开关S1与a点接通,开关S2断开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是多大?
(2)当开关S1与b点接通,开关S2闭合时,调节滑动变阻器至电阻最大值,试问电流表的示数及R2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C
2.
B
3.
D
4.
D
5.
B
6.
B
7.
C
8.
A
9.
A
10.
C
11.
C
12.
A
13.
14.
B
15.
C
二、多选题
16.
AD
三、填空题
17.
400斥
18.
⑴光的色散⑵不可再生⑶环保(或节省化石能源) 19.
⑴5.3 5.1⑵F f=0.3F N
20.
声音逐渐变低,直至消失声音逐渐变大空气真空
四、简答题
21.
声音可以沿水管传播,并且比空气中传播的远.
五、作图题
22.
如图:
23.
六、实验探究
24.
(1)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①17或5cm ②80% ③物体上升的高
25.
点拨解答本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怎样测摩擦力的大小;二是控制变量法.在检验“猜想①”时,如何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检验“猜想②”时,如何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对接触面的压力;在检验“猜想③”时,如何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在以后学习物理过程中,要经常用到这一种研究方法.
解答为检验“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粗糙程度有关,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使其匀速滑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因此,根据提供的器材应选用;A、B、C、D、E。

“步骤2”是木块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改变木块肘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目的是在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步骤2”是检验“猜想②”是否正确的,故应填“步骤2”.
为了检验“猜想③”是否正确,必须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只改变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再增加一个步骤是:将木块侧(或竖)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步骤l”进行比较.26.
(1)由于柴油的质量单位是吨,故密度用t/m3作单位好.
(2)1500t柴油的体积应由V=求出.
(3)V油是V车的多少倍?(注意这种运算是不能舍的,只能入)
解:柴油的总体积:
V油==1875m3
车厢节数==49.4,取50节.
分析:本题也可以根据质量来求,一车38 m 3柴油的质量是多少? 1500 t 是一车的多少倍?
解:由ρ=m/V ,得:m =ρV
m 车=ρ油V 车=0.8 t/m 3×38 m 3=30.4 t 车厢的节数=
=49.4,
七、论述计算题
27.
(1)F 浮=G 筒=0.6N
(2) F 浮=G 筒=ρ水V 排g ∴V 排=F 浮ρ水g =0.6N 1×103kg/m 3×10N/kg
=6×10-5m 3 h 0=V 排S =6×10-
5m 30.001m 2=6×10-2m (3)V 排′=Sh =0.001m 2×0.1m =1.0×10-4m 3 F 浮′=ρ水g V 排′=1.0×103kg/m 3×10N/kg ×1.0×10-4m 3=1N G 总=G 筒+G 物=F 浮′=1N
G 物=F 浮-G 筒=1N -0.6N =0.4N
m 物=G 物g =0.4N 10N/kg
=0.04kg 28.
(1)6Ω, (2)0.75A , 162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