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秋季星空》教学设计及说明反思精品文档8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星空》实践调整修改教学设计及说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提出对秋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作出书面观察计划;在制订观察计划的过程中乐于感知、交流与讨论,可以产生新想法,乐于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或仙后座)和“我的星座”的形态特征。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并获得研究星座的乐趣。
3.知道北斗七星、仙后座组成的形状,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仙后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变化特点;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
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形状和位置,北极星的位置,会辨认东西南北方向。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北斗七星或仙后座,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
2.在天空中选择几颗特别的星星组成一个有趣的图形,建立一个“我的星座”。
教师准备:观星箱制作材料、自制的秋季星空投影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描述:
一、展现美丽星空,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1.欣赏星空图片。
(在银幕或天花板上投影出璀璨的星空,浩瀚的苍穹繁星点点,若隐若现,悠扬的轻音乐在教室内飘荡,让学生仿佛置身星河。
)
2.师生对话,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神秘而美丽的星空,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你想像科学家那样去解开星空之谜吗?同学们在课前的观星活动中肯定会有一些收获,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欢迎你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也肯定会有一些困惑与问题,请你提出来,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
3.学生交流收获,提出问题。
4.师生共同梳理,明确探究主题:我们如何观察星空呢?
【导入环节创设一种直奔探究主题而又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星星、数星星,这是每个人孩提时代都曾经做过的事情,但每个人心中也都留下了很多的星空之谜,此时
让学生交流课前观星活动的收获与问题,也正顺应了学生想知道、想探究的心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二、进行观察星空的方法指导
1.投影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大熊座和仙后座,让学生自主描述大熊座中北斗七星及仙后座五颗亮星的形状特征。
(学生描述后阅读资料卡: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星,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其中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好像一位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 2.讨论与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北斗七星或仙后座的?如何描述它们在天空中的方位?(学生交流后汇报)
3.教师讲解:观察星座时确定方位很重要,我们常常把头顶的方向称为“天顶”,天顶以北称为“北天”,天顶以南称为“南天”。
仙后座和大熊座都是北天比较容易找到的显著星座。
仙后座其实就是我们本地俗称的“三星拱照”,你的长辈就知道“三星”,大熊座就是北斗星。
在纸上画星座时,应先在纸上定出方位,一般应与实际观察的方位相对应,如观察北天时,纸的上方为南,下为北,左为西,右为东;观察南天时,纸的上方为北,下为南,左为东,右为西。
(此处教师最好边讲解边板画)
4.画星座:认准方向,把我们课前观察到的北斗七星及“我的星座”(学生自主选择的星座)组成的形状画在纸上。
(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交流:自己所画星座的形状以及画星座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是否在纸上标明了方向及观察的是北天还是南天,星座所在的位置是否准确等。
【在学生课前对星座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明确观察星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时,应做到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自主感悟相结合,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以及画星座的实践活动中保持探究的兴趣,在思考中领会新知识,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
】
三、引导学生制订观星计划
1.提出研究的问题。
刚上课时,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研究的问题,如北斗七星组成的形状、在天空中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这个问题就很值得研究,当然,你也可以研究其他星座或问题,想一想,你打算研究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汇报) 2.引领学生作出假设。
(1)太阳、月亮每天东升西落,我们要观察的星座每天是否也有东升西落的现象?如果有,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一现象?
(2)月亮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的形状、位置都有变化,星座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形状、位置是否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有,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后汇报)
(3)教师小结:要观察星座组成的形状、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化,需要我们在观察时间上作出安排:一是在每晚的不同时刻进行观察;二是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进行观察。
3.制订观察计划。
我们以观察“北斗七星组成的形状、在天空中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为例,我建议同学们在制订观察计划时要思考以下问题:观察地点、观察方法、观察时间如何确定?观察结果如何记录?除此之外还应做哪些准备?这些问题想好了就可以动笔了。
(学生制订各自的观察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4.修改、完善观察计划。
将部分同学制订的观察计划进行展示,让同学们提出修改及补充建议(教师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然后学生各自修改完善观察计划。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观察计划的样表作参考)
星(或星座)观察计划
5.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每位同学坚持长期观察两个以上的星座。
(2)每一次观察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固定的参照物(如建筑物、树木等),便于观察星座位置的变化。
(3)要选择安全、开阔、固定的观察地点,最好有家长陪同。
课后,老师会发给每位同学一份《致家长的建议书》,让家长协助我们共同完成观察活动。
【制订星座的观察计划,对学生来说还比较生疏,为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首先引导学生对照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对星座的形状及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化作出假设,再提供三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达到制订计划有据可依的目的。
并在学生自主制订观察计划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提出修改建议,对各自的计划进行补充完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还有值得一提的问题是观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为确保活动安全,
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建议书》,让家长协助学生共同完成观察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使此次科学探究活动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由此可见,关注教学细节,对科学教师来说更为难能可贵!】
四、自由活动:制作观星箱
1.教师展示自制的观星箱,讲解、演示制作过程,并提示使用方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观测点,放置好观星箱,观察时观星箱的位置要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观星箱,并试用观星箱来观测某一物体。
五、动员学生课后坚持中长期的观察活动
【用简短而富有激情的话语,调动起学生课后观察的热情,暗示学生:老师会和你在一起进行观察活动,增强学生坚持观察的信心。
】
说明与反思:
观察星座是比较典型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
为此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和尝试:
一、学生唱主角
本课从活动准备到观察星空的方法指导,
再到制订观星计划及至课后中长期
的观察活动的开展,
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唱主角。
课前引领学生自主找到北斗七
星或仙后座,建立“我的星座”
;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在独
立制订观星计划的基础上通过互相交流、
互相借鉴对制订的计划进行修改、
补充;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观星箱;
以真诚、
信任的态度激励学生坚持中长
期的观察活动,处处都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二、教师做表率
要求学生坚持中长期的室外观察活动,
学生做起来往往是有头无尾,
不能持
之以恒,一直是困惑教师的难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出表率:其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我精心绘制了秋季星空图,录制了儿歌《小星星》
,制作观星箱,
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供学生欣赏等,
目的只有一个,
让学生知道老师为上好这
一课,是做了认真准备的;其二,与学生共同坚持长期观察,并定期了解学生的观察情况,
与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和体会,
让学生感受到搞科学应有的恒心与
毅力,应具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三、安全作保障
主要注意三点:一是制订观察计划时,教师特别强调要选择安全、开阔、固定的观察地点;二是每晚的观察时间定在19点至20点30之间不会因观察
太晚而影响学生休息;第三,由于观察星空的独立性较强,必须考虑安全问题,我起草并打印了《致家长的建议书》
,其中详细阐明了观察星座活动的意义与注
意事项,力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认知领域
教师运用星空图激发学生探究星空的兴趣,直观再现各个星座的形态特征,
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搭建了“脚手架”
五、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例如制订星座的观察计划,对学生来说还比较生疏,但是又不能包办代替,
为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处理这一环节时教师提供了三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并
在学生自主制订观察计划的基础上,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提出修改建议,
对各自
的计划进行补充完善,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因此说当学生自主活
动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