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定风波-自春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定风波-自春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①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

②终日厌厌倦梳裹。

③。

无那。

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⑤早知恁么。

⑥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⑦镇相随,莫抛躲。

⑧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①是事:事事。

可可:不在意、漫不经心。

②暖酥:脸油或头油。

腻云:喻女子的头发。

亸(duo朵):下垂。

此指头发披散。

③厌厌:精神萎靡不振。

倦:厌倦。

梳裹:梳妆打扮。

④无那:无奈。

⑤薄情:薄情郎。

无个:没有。

个:语助词。

⑥恁么:如此。

⑦鸡窗:书窗。

典出《幽明录》。

相传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

爱养至甚,恒笼著于窗间。

鸡忽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

处宗因此言巧大进。

后遂以鸡窗谓书房。

与:给。

蛮笺象管:蜀笺和以象牙为笔杆的毛笔。

吟课:读书作诗。

⑧镇:长。

抛躲:抛弃、回避。

【译文】
自从春天到来,我怕见绿叶,愁见红花,情绪消沉,什么东西都不放在心上。

阳光已照着花枝的顶端,黄莺在柳条间穿来穿去,但我还搂着锦被懒得起床。

往昔丰润酥嫩的姿容消失了,浓密如云的头发乱蓬蓬,但我整天懒洋洋,无心去打扮、梳妆。

真是无可奈何啊,恨那薄情郎离家之后全无音讯,怎知他去了什么地方? 早知道今天这样,后悔当初没有把他那雕花的马鞍锁上。

这一来,就能把他约束在书房里只让他与纸笔打交道,作词作诗,低吟高唱;与我整天相伴,共聚一堂。

得闲时,我穿针引线做女红,坐在他身旁,这就免得虚度宝贵的青春时光。

【集评】
宋·张舜民:“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

”’柳遂退。

”(《画墁录》,《说郛》卷十八)
【赏析】
柳永词有雅、俗之分,这首《定风波》可视为其俗词的代表作。

词人以“代言”的手法,“实说”的表情方式,通俗浅近的语言,将一位思妇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和悔恨哀怨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她对幸福爱情的强烈欲求。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妇女的人生权利被剥夺殆尽。

她们只有在爱情这个狭小的天地里才敢有所希冀。

但在以男权为绝对中心的时代,这种希冀往往与痛苦伴随在一起。

因此,反映女性对自由、幸福爱情的痛苦追求,成为俗文学的一个常见的主题。

在雅文学中,在正统文人笔下,这一主题却不被重视。

而柳永大胆地将这一主题引入词中,给词坛灌输了一注新鲜血液,为文人词提供了一个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学命题。

他把满腔的艺术热情和人道精神投射给那些被束缚、遭摧残的不幸女性,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她们对生活的要求和愿望,在客观上,谴责了不公平、不人道的社会现实,使作品表现出一种严肃的艺术精神,闪烁着人性美的光彩。

这不仅是此词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所在,也是柳永俗词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