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七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黔南)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
C.减速进站的火车D.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
2.(·龙东)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公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
C.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
3.杨扬同学梳理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C.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D.在丁图中,用力拉或压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乐山)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 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
A.10 N,水平向右
B.14 N,水平向左
C.6 N,水平向左
D.4 N,水平向右
5.(·济宁)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转弯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向上运动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6.(·福建)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
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
7.(·贵港)如图所示,一木块立在光滑的水平平板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车上的木块将( )
A.也跟着小车加速运动
B.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左倾倒
C.向左倾倒在小车上
D.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右倾倒
8.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使该装置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大小达到为v2.若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不计空气阻力,则( )
A.F1可能大于G B.F2一定大于G
C.F1一定大于F2D.F1一定等于F2
9.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但“摩擦力-时间”图像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
甲乙丙
A B C D
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青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2.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则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当随自动扶梯到达扶梯口时,若不小心,则会由于__ __向前倾倒.
13.(·河南一模)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__ __(填“静止”或“运动”)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__ __(填“生鸡蛋”或“熟鸡蛋”).
1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手拉着绳子一端,使绳子另一端的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过程中小球受__ __(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当物体的速度大小达到2 m/s时,绳子突然松脱,这时物体在水平面上__ __.
15.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 N,这个人的质量为__ __kg;当升降机以0.5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是__ __N;当升降机静止在半空中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0 N.(g取10 N/kg)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16题3分;第17题3分;第18题10分;第19题7分;共23分)
16.(·绥化)某人站在小车里,随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
17.(·德阳)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受力示意图.
18.(·呼和浩特)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如图所示.第一次水平木板上铺有毛巾,第二次铺棉布,第三次直接滑在水平木板上.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木板上的不同位置.
(1)小车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 __(填“远”或“近”),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 __(填“小”或“大”).
(2)对实验进行分析后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保持__ __运动状态不变.
(3)英国科学家__牛顿__对上面的实验进行了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__ __定律.
19.(·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 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A B C
甲乙丙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 __和__ 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 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 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 __对实验的影响.
(4)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 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四、综合题(第20题5分;第21题6分;共11分)
20.(·济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寻常百姓家里的代步工具.小丽的爸爸用汽车送她上学,走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向左来了一个急转弯,小丽顿时产生被向右甩出的感觉.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1.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 N,F=10 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 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 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C
7.D
8.B
9.C 10.A
11.相同木板运动理想实验
12. 等于惯性13.静止熟鸡蛋14.非平衡做匀速直线运动
15.50 500 等于
16.如图所示
17. 如图所示
18.(1)远小(2)匀速直线(3)牛顿牛顿第一(或惯性)
19(1)_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重力拉力拉力(3)BAC 摩擦力(4)卡片重力远小于钩码重力
20.小丽和车本来是向前运动的,急转弯时,车是向左运动的,而小丽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有“被向右甩出”的感觉.
21. (1)10 N (2) μ=0.25
第八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德州)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B.书包的背带较宽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2.(·衡阳)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 )
A.两次海绵形变程度不同
B.从三孔流出水的
喷射距离不同
C.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瓶
口,倒立后纸片不下落
D.往两空瓶中间吹气,
两瓶向中间靠拢
3.(·邵阳)邵阳火车站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是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
B.茶壶
C.锅炉水位计
D.三峡船闸
5.(·郴州)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6.如图所示为一个家里常见的平底薄壁的玻璃杯,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压强为p,如果将它倒扣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F不变,p变大
B.F不变,p不变
C.F变大,p变小
D.F不变,p变小
7.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酒精或水(ρ酒精<ρ水),B、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A中液体深度最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S A<S B<S C,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p B、p 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A =p
B <p
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
D .p A >p B >p C
8.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A 的底面积大于B 的底面积,A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 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m A ′、m B ′分别表示A 、B 剩余部分的质量,p A ′、p B ′分别表示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m A ′>m
B ′ B .m A ′=m B ′
C .p A ′>p B ′
D .p A ′<p B ′
9.(·威海)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 .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 .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 .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0.(·东营)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 、B 两点,已知A 、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
甲 乙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聊城)如图甲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__ __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手握如图乙所示的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结果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表明气体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 __.
甲 乙
12.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 __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
银,水银在A 点产生的压强为__ __ Pa.(ρ水银=13.6×103 kg/m 3,g 取10 N/kg)
13
.某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如图所示,它能很好地防止下水管内的异味进入卫生间.存水杯和隔离罩的
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 __.如果地面有足够的水进入存水杯,那么当水不在流动时,水面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位置__ __(填图中的序号).
14.(·郴州)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 cm2.杯中水深10 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 __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 __N. (g取10 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15.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 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 _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 __.
甲乙
16.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__ __(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h<2 000 m)处的大气压p h=__ __(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三、实验题(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共18分)
17.(·岳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甲乙丙丁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 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 __.
(3)由乙、丙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 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 __p丁(填“>”“<”或“=”).
18.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 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 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结论是:__ 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 __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 __.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19.(·锦州)如图所示,平底烧瓶的底面积为50 cm2,内装400 mL煤油,煤油的深度为10 cm,烧瓶放置在表面积为100 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自重和容器的厚度均可忽略不计(g取10 N/kg,煤油的密度ρ煤油=0.8×103 kg/m3).试求:
(1)煤油对烧瓶底的压力;
(2)桌面受到的压强.
20.(·云南)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 000米潜水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7 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取ρ海水=1.0×103 kg/m3,1个标准大气压值取1.0×105 Pa,求:
(1)在7 000 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合多少个标准大气压;
(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 cm2的观察窗,在7 000 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
(3)若“蛟龙号”从7 000 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D
2.C
3.A
4.A
5.A
6.A
7.C
8.D
9.D 10.A
11.大气压小 12.托里拆利 1.36×104
13.连通器 2 14.1 500 2 15.600 变大
16.降低 p0-h
12
17.(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4) =
18.(1) U形管压强计 (2)无关
(3)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乙、丙 (5)相等
19.(1)4 N (2)640 Pa
20.(1) 7×107 Pa;700个标准大气压
(2)3.5×105 N
(3)0.28 m/s
第九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一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8 N,当它浸入水中时,示数为3 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 A.3 N B.5 N C.8 N D.11 N
2.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7 000米载人深潜器.有关深潜器下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力大于重力
B.海水对壳体的压力差越来越小
C.海水对壳体的压强越来越大
D.海水对壳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3.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到的浮力大些
B.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就越小
C.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4.将一个小塑料泡沫块和一个大铁块同时浸没水中,发现小塑料泡沫块在水中上浮,而大铁块在水中下沉.则它们在水中( )
A.小塑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 B.大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谁受到的浮力大
5.(·河池)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p表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F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
7.密度为0.8×103 kg/m3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 )
A.4∶5 B.4∶1 C.1∶4 D.1∶1
8.(·株洲)如图,将薄壁玻璃杯倒扣在水面上,漂浮时玻璃杯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杯子中空气柱的高度为h2,水的密度为ρ,玻璃杯的横截面积为S,g为已知常数,则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 )
A.ρgSh1 B.ρgSh2 C.ρgS(h1+h2) D.ρgS(h2-h1) 9.(·大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0.(·眉山)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了2 cm,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了160 Pa(g 取
10 N/kg).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液体的密度是0.8×103 kg/m3 B.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
C.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 N D.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 N向下的压力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__ __;如果剪断绳子后,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原来相比将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淮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航母001A已经顺利下水,航母的总质量为6.5×104吨.当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__ __N,此时航母排开水的体积为__ __ 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3.(·泰州)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 N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
重为2 N ,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 __ N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 __ N ,物体
排开的水的体积为__ __ m 3;松手后,物体将__ 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 取10 N/kg)
14.(·襄阳)如图,当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时,把实心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液
体的质量为m 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液
体的质量为m 2.则物块的密度为__ __.
15.(·杭州)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
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1)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 __(填字母);
A .F 甲<F 乙<F 丙
B .F 甲>F 乙>F 丙
C .F 甲=F 乙=F 丙
(2)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 __(填字母);
A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乙>ρ丙
C .ρ甲=ρ乙=ρ丙
(3)其中__ __(填“甲”“乙”或“丙”)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16.如图所示,把一个边长为10 cm 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35
的体积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 __N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 __Pa ,木块的密度是__ __kg/m 3.(g
取10 N/kg)
三、实验题
17.(·岳阳)下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
(1)如图甲,物体重__ __N ;
(2)如图乙,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 N ,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__ __N ;
(3)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与__ __有关;
(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__ __(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
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18.(·南通)小华利用浮力知识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A.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将橡皮泥捏成碗状,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漂浮,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C.测出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1,如图.
D.将该橡皮泥取出捏成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沉底,用另一相同的空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E.测出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2.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 __调节.由图可知m1=__ __g.
(2)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 __.(用含有m0、m1、m2、ρ水等物理量的式子表示)
(3)操作B、D中橡皮泥所受浮力分别为F B、F D,则F B、F D的大小关系是:F B__ __F D,请写出你的推理过程:__ __.
四、计算题
19.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600 cm2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g 取10 N/kg,求:
(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
(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3)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大小.
20.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内底面积为100 cm2.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下底面距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求:
甲乙
(1)在花岗岩未露出水面前所受水的浮力大小;
(2)花岗岩的密度;
(3)从开始提起到花岗岩完全离开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A
7.A
8.D
9.D 10.D 11.竖直向上变小12.6.5×108 6.5×104
13.2 4 4×10-4下沉14.m1
m2·ρ
15.(1)C (2)A (3)乙16.6 600 0.6×103 17.(1)4.2 (2)1 (3)液体的密度(4)C、D
18.(1)左 32 (2)m1-m0
m2-m0
·ρ水(3)>操作B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F B
等于物体的重力;操作D中物体沉在水底,所受浮力F D小于物体的重力,橡皮泥在这两个过程中形状变化而重力不变,所以F B>F D
19. (1) 60 N (2) 0.1 m (3) 1×103 Pa
20. (1) 2 N (2) 2.8×103 kg/m3 (3) 200 Pa
第十章检测卷
一、单选题
1.“引体向上”是近年来各地体育中考新设的男生考核体育锻炼项目,如图所示,为了尽可能正确地估测某位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①人体的质量m;②单杠的高度H;③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h;④做引体向上的时间t;⑤引体向上的次数n;⑥n次引体向上的总时间T.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2.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钳子
B.镊子
C.天平
D.筷子
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仍能平衡
D.无法判断
4.“引体向上”是近年来各地体育中考新设的男生考核体育锻炼项目,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某位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在下列物理量中,①人体的质量m;②单杠的高度H;③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h;
④做1次引体向上的时间t;⑤引体向上的次数n;⑥引体向上的总时间T.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A.①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A.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
B.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C.减小总功
D.减小外力
6.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仍能平衡
D.无法判断
7.有一人用一滑轮组分别将1000N和2000N的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动滑轮重200N,绳重及摩擦都不计,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中()
A.人做的额外功相等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C.人做的总功相等
D.人做功的功率相等
8.均匀木条AOB,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O=BO,在O点系一线悬挂起来,使AO段处于水平后放手,放手后木条将()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保持原状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体重相同的两位同学分别以0.5m/s和1m/s的速度上楼,则它们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A.1:2
B.2:1
C.1:1
D.1:4
10.壮壮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壮壮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壮壮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
B.壮壮做的有用功为3000J
C.壮壮拉力的功率为250W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力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若将物体匀速提高1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80J
B.动滑轮的重力为40N
C.拉力做的总功为12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1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滑轮装置分别将物重相同的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和绳重,且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