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资产的计价和核算特点 1.货币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应当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记账。 2.应收及预付款项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3.存货 行政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可以在购入时直接列作当期支出,不作为存货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的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记账。 行政事业单位的存货在发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三)行政单位资产核算要点 1、行政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即暂付款,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2、行政单位购入的材料应以购买价入账。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能计入材料成本,而是要直接列入“经费支出”科目。 3、行政单位库存材料的盘盈、盘亏应查明原因,如属于正常溢出或损耗,应减少或增加“经费支出”科目。如属于非正常的毁损,应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 4、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应通过“有价证券”科目核算,收到的利息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5、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相等。
*关于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 1.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一次摊销,计入事业支出。但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分期平均摊销,计入经营支出。 2.事业单位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通常应计入“事业收入”科目;结转的无形资产摊余成本应计入“事业支出”科目。 (六)事业单位资产核算典例 资料 1.用银行存款购买办公用品3000元。 2.发现现金长款500元,原因待查。 3.现金长款500元经查属于无主款项,进行账务处理。 4.某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向某单位提供劳务而获得劳务收放4000元。对方下月付款。 5.接受甲单位提供的劳务服务,开出转账支票,预付给甲单位款项3000元。
*关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核算 1.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与投资基金应当相互对应。 2.事业单位以银行存款、材料、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取得对外投资时,应同时编制两笔分录(但以固定资产投资有些特殊): 借:对外投资 贷:银行存款、材料等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注意:如果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取得对外投资时,也应同时编制两笔分录,但与上述分录不同: 借:对外投资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时,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资料 1、购买办公用品一批:价款78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2、认购国库券50000元,开出转账支票,取得等值的国库券。 3、李华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250元,原借差旅费1500元,余款当即交回。 4、到期兑取国库券本金5000元,利息500元。 5、从甲城市购买办公用A材料500千克,价格1000元,B材料400千克,价格1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款共计2200元及运输费用380元。 6、材料保管部门向财会部门报送的“发出材料总表”中列出,发出A材料50千克,平均每千克2元,发出B材料40千克,平均每千克3元。
3.事业单位的债券投资不预计利息收入,实际收到利息收入时作为其他收入。 4.事业单位转让投资的损益通过“其他收入”科目核算,同时,应将事业基金中的投资基金转作一般基金,共作两笔分录。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标准与企业不同。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包括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3.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如学校的课桌、课倚等。 4.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一般相互对应,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先不增加固定基金,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大于固定基金账面余额,但到租金结清时二者应当相等。
15.融资租人设备一台,按租赁协议规定,设备价款80000元,运输费3000元,安装调试费8500元,设备发装调试完毕交付使用。 16.动用修购基金购买设备,支付价款100000元,增值税税金为17000元,运杂费2000元。 17.因经管人员调动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盘亏计算机一台,原价5400元,盘盈收录机一台,市价340元,经领导批准,分别予以注销和补账。 18.某事业单位购买非专利技术一项,价款10万元。 19.若上题中事业单位为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本月摊销上题中的无形资。 20.若资料1中事业单位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本月摊销无形资产1500元。 21.专利研制成功,申请登记费为3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该项专利研制时共花费17000元。 22.自行研制的专利所有权转让给其他单位,协商转让价25000元,成本为17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讲座
一、会计核算原则
(一)行政单位 1、客观性 2、可比性 3、一贯性(一致性) 4、及时性 5、清晰性 6、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7、专款专用 8、满足预算管理的需求
(二)事业单位 1、客观性 2、可比性 3、一贯性(一致性) 4、及时性 5、清晰性 6、一般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但经营性收支业务 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经营活动的收支配比。 8、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资金,专款专用。 9、满足预算管理的需求
(2)固定资产的核算 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是一致的: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当相应增加固定基金,并视资金来源的不同列作当期支出或者减少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当相应减少固定基金。 事业单位取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应当同时确认固定资产和其他应付款。在支付租金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增加固定基金,列作当期支出、并冲减其他应付款和银行存款等。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3、利用往来帐强行平衡预算。如某局利用“暂存款—福利费”科目强行平衡专项事业收支,调整结余。2003年度隐瞒结余19.90万元,2004年度隐瞒超支1.77万元。从而给外部形成完成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收支完全平衡的印象。 4、出借帐户给他人,资金均在往来帐一收一付。如某单位将银行帐户提供给外部个人转款,再以现金多次提取,提供套现便利。 5、将代收款项与暂借款项在同一明细科目核算,混淆了两种不同经济业务。某局组织集体参展活动,集中代收参展费用放在“暂存款—参展费”科目,却将某经办人员借款直接冲减该科目,财务人员没有认真区别不同业务性质,把借款业务等同于支付费用业务,造成会计核算混乱,容易产生一定弊端。
8、建设部门将竣工的办公楼一幢,办理交接手续,行政单位凭“固定资产交接清册”及相关单证入账,造价1 800 000元。 9、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购入电脑30台,每台购价10 000元,计300 000元,已验收交付使用。 10、行政单位用专项资金购买专用仪器一台,价款80 000元,仪器经技术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11、收到上级主管部门捐赠的一台复印机,价值18 000元,并支付运输费400元。 12、经主管单位批准,由外单位无偿调入本单位一批办公设备,价值50 000元。 13、单位出租某项设备,本月取得租金2 000元,价款已通过银行收讫。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
(一)资产及其计价 1、行政单位资产 行政单位的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等。 2、事业单位资产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事业单位的资产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需要说明的是,纳入国库集中收付试点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类项目还包括“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度”,有关会计核算具体见本章“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5.事业单位可用修购基金、结余资金、拨入专款购买固定资产,需要编制两笔分录: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事业支出 专款支出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6.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7.事业单位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增加或减少固定基金。 8.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处置时,应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对处置损益应增加或减少修购基金。
23.某事业单位用银行存款购入甲公司发行的债券100张,每张债券的面值为150元,另支付经纪人佣金200元。 24.兑换到期的国库券30000元,利息收入1500元,款项存入银行。 25.对华兴公司投资转出专利权一项,该项专利权账面原值90000元,双方确认价值100000元。 26.收到乙公司分派红利3000元,存入银行。 (七)行政事业单位往来帐存在诸多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发现“暂存款” 、“暂付款”等往来帐中存在问题不少,主要有: 1、将收费收入在往来帐核算,不上缴预算或财政专户,违反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如某校2004年度将学费、住宿费收入20万元放在“其他应付款”,并全部用于日常支出。 2、在往来帐中列收列支,不反映单位财务收支总规模。如某局2002年、2004年利用“暂存款”收入资料费20.27万元、支出10.98万元,未在财务报表反映。
6.甲单位提供的劳务服务已完成,支出共4200元,余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7.李某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650元,余款退回。 8.某事业单位为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用于产品生产,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为34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9.某事业单位收到材料并已验收入库,发票金额为117000元 10.某事业单位从事专业业务领用材料2000元。 11.某事业单位领用材料50000元,用于生产产品。 12.产品生产完工,验收人,经计算共耗成本52000元。 13.将产品对外销售收到货款39000元,成本为28000元,到货款并存入银行。 14.以经常性经费购入台设备价款20000元,转账支付价款设备已验收入库。
(五)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要点 *关于事业单位存货的核算 1.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不作为存货处理,而是在购进时直接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2.事业单位领用的材料,应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材料”科目。 3.事业单位提供劳务、开展有偿服务及销售产品的收入,应贷记“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4.事业单位盘盈、盘亏与毁损的存货,应冲减或增加当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6.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取得时的计价 事业单位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 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2)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予以合理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4.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或者所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评估确认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5.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界定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