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志》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志》序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对于总结历史、指导现实、昭示未来、启迪后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烟草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当时就有称为“四帝”号的个体经营者张玉昆、宋启然、杨云生、王有,大都经营自产卷烟,自产自销,自立门户,同时还经营外地卷烟“哈德门”、“大炮台”、“单刀”、“双刀”、“大前门”、“二号”、“美伞”、“人参”、“双鹿”等牌号。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烟酒实行专卖,**县政府在1955年把私商零售改为专卖基层网销售。
烟叶是**县6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要经济作物,农村绝大部分种植春烟,夏烟甚少。
1966年开始有较多种植,1967年种植1276亩,1985年种烟面积激增至5.29万亩,现在基本稳定在2万亩。
主要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NC89、云烟87和优选1号三个品种。
“两烟”经营税利逐年上升,几代烟草人不懈的努力和拼搏,描绘出了**烟草宏伟壮美的画卷。
编纂烟草志,在全省烟草行业是一件大事,**县实属首次,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
在编纂工作中,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烟草行业“两个利益至上”共同价值观为准绳,遵循“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八字方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历史原貌。
河南省烟草志**县局资料长篇编纂工作是从2008年5月份启动,在市局烟草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县局(分公司)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县烟草志编纂委员会,下设了办公室,明确了责任,细化了流程,在人员、资金、办公条件上给予充分的保障,使**县烟草志资料长篇编纂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烟草发展事业任重道远,**县域经济建设方兴未艾。
我们绝不能满足已取得的成绩而停滞不前,只要我们继续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创业、拼搏进取、不甘后人的精神,一个富足、壮丽、文明、繁荣的新的**烟草,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组织史料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加之我们水平有限,疏漏和差错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多给予批评指正。
同时,谨向给予编纂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兹数言,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