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创新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创新思考
二人台是广泛流行于晋、陕、蒙、冀及周边地区的民族民间地方小戏,以其鲜明独特
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二人台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在其继承、发展、创新的道路上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特征。
内蒙古的二人台是在继承山西音乐文化的
基础上,同时融入了内蒙古当地音乐文化的产物。
年二人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名录,二人台的传承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成
立二人台表演本科专业,把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大学本科层次。
十年来,二人台的
教学情况一直受社会各界关注。
与此同时,我们对二人台专业在高校的发展也积累了些许
经验。
本文仅针对二人台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一点个人化探讨。
开设二人台本科专业旨在将这一地方戏曲艺术通过高校这一平台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遵循二人台艺术的本体规律,把握住二人台表演艺术的精髓。
二人台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东路二人台以小戏为主,西路二人台以唱
腔为主。
无论哪种表演形式,演唱都是二人台中重要的表演形式。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视唱练耳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视唱练耳主要训练学生对于音高、节奏、调式调性、音乐表现力等方面的掌握能力,关系着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人台音乐
节奏和调式非常丰富,旋律婉转,大跳音程居多,有的甚至能达到十三度,润腔复杂,因此,视唱练耳课课程在二人台专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将视唱练耳的基础打好,才能
使学生在后期的声乐、唱腔、剧目学习中游刃有余。
二、二人台专业生源结构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传统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都是采用20 人左右的班制,授课进度、内容、方法都保持
一致,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二人台专业学生。
二人台专业受生源数量限制,每年报名人
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基本只能保持在1:3 左右,生源较为匮乏,因此无法将视唱练耳这一内容作为录取考试时严格的准入门槛,这使得生源条件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
从近三年
的招生情况看,61 人中,零基础的学生有23 个,占总人数的38%;有简单基础的28个,
占总人数的46%;基础较好的有10 个,占总人数的16%。
可见,二人台专业学生生源大概
体现出以上三种状况,生源结构整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
最好的授课效果,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和授课进度。
因此,
在近三年的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
法的`训练。
对于零基础的学生重在解决识谱、音准、节奏等问题;对于有简单基础的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性训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多声部、民歌改编等训练。
总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进步和提升。
分层教学的目
的在于消除传统班级授课制对学生间差异的不重视,通过正视学生间的差异(不变差异),
并利用这种差异消除差异(可变差异),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必须制订出来合乎二人台音乐特色的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目前,内蒙古艺术学院
所使用的视唱练耳教学大纲,就是在稀释与先进经验国内著名音乐艺术院校同类课程的基
础上撰写的,从顺利完成普遍意义上的教学来说,存有其存有的合理性。
但如果从实际应用领域的角度启程,则显著窥见这一教学大纲中戏曲音乐和二人台地方特色比较独特,课程内容与二人台演出专业融合的比较密切。
自学本课程后学生可以顺利完成通常意义上的读谱与拉季夫卡,但对于二人台音乐的表现力及风格把握住仍显出严重不足。
其原因,是我们对二人台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还比较科学。
我们只有将具备二人台特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考核方式全部明晰在大纲中,就可以真正确保讲课质量,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编写适合二人台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特色教材。
内蒙古艺术学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开设本科制二人台专业的高等院校,可以说,在二人台教学的任何一门课上,都没有前车之鉴。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那么,在教学方面,教材建设是目前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对于视唱练耳课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要打破常规以大小调式为主的训练内容,一定要紧扣二人台音乐特点。
在调式训练上要以二人台音乐惯用的五声调式为主,尤其强调宫调式和羽调式的训练。
此外,由于二人台主要流行于晋蒙陕冀四省区,因此在流传的过程中,它不同程度地带有这四省区的音乐风格。
二人台起源于山西,因此山西的民歌、山曲、小调都是重要的视唱内容。
此外,陕西山歌、信天游,河北的民歌、小调,以及内蒙古的漫瀚调和长调都使二人台带有不同地域色彩。
由此可见,二人台的视唱教材一定要以晋蒙陕冀四省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为重要训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住二人台音乐特征。
因此说,视唱教材的编写一定要遵循二人台音乐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授课效果,进而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考试模式的突破。
考试一直都就是检验学生自学成果好坏是否的关键标志,传统的音乐类视唱练耳课程考试模式为随机提取拉季夫卡作品和TKT的音程、和旋、旋律、节奏等听到记。
这样的考试形式较适宜音乐类专业,但对于二人台这样的演出类专业来说,就变得过分刻板,因此我们须要展开一些创新性改革。
二人台演出专业的视唱练耳课仍以演出为核心,但要将考试制成专业汇报演出。
将日常教学中的重难点融合具体内容作品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
除了直观地化解音准、节奏外,还要著重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展现出,这对多样学生舞台演出经验、提高专业水平存有关键促进作用。
因此,以表演的形式去考核,其教学目的、意义都将远远低于一场公理化的考核。
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也就是教师教学成果的全方位展现,将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讲课效果。
四、二人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做为新时代的大学教师,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模式等都须要展开与时俱进的改革,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台专业在高校展开发扬和发展,更须要我们不断创新,一定必须超越传统教学理念对我们的束缚。
高校肩负着传承、创新传统艺术的责任和使命,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方面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各种教学思考和探索。
二人台专业基础课之一的视唱练耳课教学改革同样是我们当前努力的方向和
任务,教学改革一定要突出二人台专业特色,使二人台这门传统艺术不断融入新元素,跟上时代的步伐,使二人台艺术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具有新的时代气息。
总之,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人台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所有献身于此的教育工作者与编创团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