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盛同学校2011届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时期,土地归诸侯所有B.均田制开始实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C.明清时期,土地不可以买卖D.封建土地所有制延续了三千多年
2.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4.“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
5.下列历史现象中发生在今山东省的有①公元前594年,某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均按亩纳税②范蠡弃官到陶,以经商致富③临淄成为西汉时的著名商业中心④“交子”的最早发行⑤出现实力强大的商邦晋商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
6.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禁海C.重农抑商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7.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体系最早形成于
A.关中地区B.华北地区C.中原地区D.黄河—长江流域8.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基本定型的是
9.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10.《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

”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A.反对B.赞同C.听其自然D.主张适当改变
11.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
12.对唐朝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对外商业交往频繁,是亚洲各国经济交流中心②对商业经营场所有严格的区域限定③对商业活动时间有较严格的规定④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
14.《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5.明朝时,浙江一带“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

这种生产方式的新特点在于
A.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下层B.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物物交换成为市场交换的主要形式D.小生产者开始丧失生产独立性
16.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
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
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17.下列文化现象中,与城市经济繁荣直接相关的有①南北朝佛教的盛行②唐代传奇小说的问世③两宋风俗画的出现④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③④
18.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明朝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大量掠夺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受严重冲击
19.下列关于明朝对外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对外交往逐渐由主动变为被动
C.严厉限制私人海外贸易D.仅留广州一地对外贸易
2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B.腐朽的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二、综合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徽州少年林光錀,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等活动。

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錀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

材料一林父与林光錀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单位:天)
说明:①林父的“其他活动”主要包括“打杂”、“做风水地”两项。

②林光錀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占264.5天。

材料二林父一年“外出活动”分类统计表(单位:天)
材料三林家“生产劳作”时间分类统计表
说明:粮食包括禾(稻)、麦、粟、番薯四类,凡与之有关的劳动视为粮食生产活动。

蔬菜、白豆、油菜种植等列入蔬菜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林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判断出林父的身份并说明理由。

(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錀的生活状况。

(3)在当时,林光錀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三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其三,科举致仕。

请你就上述三种人生选择中的一种,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
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
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
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
创业之艰难。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清朝晋商之商路示意图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3)材料三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1.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l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自大内(注:皇宫)西廊南去,即景灵西宫,南曲对即报慈寺街、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至浚仪桥大街。

……街南桑家瓦子(注:娱乐场所),近北则中瓦,次里瓦。

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叉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 2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3 宋元时期尤其是两宋,在中国文化趋于精细内省的同时,不仅孕育了新的思想体系——理学,而且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一个高峰。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1,概括宋都东京商业发展的新变化。

(2)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高雅文化”在宋元时期“市民化”的表现。

(3)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思想和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