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三大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降低环境污染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环保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环保三大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风险识别
(1)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2)事故风险:主要包括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等。
2. 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环境风险源监测和风险评估。
(2)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3. 风险应急措施
(1)应急响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2)应急处置:采取以下措施:
① 事故现场控制:迅速控制事故现场,防止污染扩散。
② 人员疏散: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组织受威胁人员疏散。
③ 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④ 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⑤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3)后期处置: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修复,恢复正常环境。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
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小组:根据应急响应等级,成立相应的小组,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队伍:由环保、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处置等工作。
4. 应急物资储备: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五、保障措施
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技术保障:加强环保科技研发,提高应急处置技术水平。
4. 法律保障: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六、附则
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3.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