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改良刍议八事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改良刍议八事解释
“八事”又称“八不主义”,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霁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具体解释如下:
“须言之有物”。

反对“言之无物”与“文胜质之害”,主张新文学的创作要特别注重“真挚之情感”和具有见地、识力、理想的“思想”,与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与空虚、颓废、没落的情调划清了界限,置文学内容的改革于突出的位置。

“不摹仿古人”。

运用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因此“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也就是“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文学。

认为摹仿、因袭扼杀作者的独创性和文学的生动性,必将导致文学走上反现实主义的复古道路。

“须讲求文法”。

针对旧文学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见”的成规,要求遵循语言本身的规律与定则,为新文学形式上的创建立下了一条规则。

“不作无病之呻吟”。

认为必须戒除对落日而思暮年,临秋风而思零落,写诗作文故取“寒灰”、“无生”之类灰色词语笔名等“亡国之哀音”,号召“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作玛志尼”挥笔抒写爱国诗文。

“务去滥调套语”。

从文学与生活、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的
角度,主张“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致力于封建文学老八股的摧毁。

“不用典”。

用典之因在于旧式文人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乃借用不适切的故事陈言来代替,故皆在摒弃之列,但并不反对那些使用自然、贴切的典故。

“不讲对仗”。

认为讲究对仗平仄的“骈文律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出现的“文学末流”,指出白话小说才是“文学的正宗”,“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尤其大者”,不应将精力用在这种微细纤巧的文学末技上。

“不避俗字俗语”。

认为今日作文作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实际上提出了白话文学的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