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习题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短文两篇
走近作者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文学常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主题解说
《陋室铭》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简陋的居室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人生态度)。
《爱莲说》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使莲花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表明作者不慕荣
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批判了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古今对译●
陋室铭
山不在__高,____有__仙__则____________名。
__水不在深,______有__龙____则______灵。
斯是__陋__室,惟__吾__德__馨(xīn)。
______苔(tái)痕______上__阶______绿,____草____色____入帘__________青.____谈笑__有____鸿__儒(rú),往来____无____白丁。
____可以______调__素__琴,__阅____金经。
无____丝__竹之乱耳,无__案牍(dú)__之劳形。
______南阳诸葛(ɡě)庐(lú),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____陋之有?______
山不在于高(不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能够)远近闻名。
水不在乎深(不深),有了蛟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它简陋了).连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阶,(阶上一片)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里,(帘内满目)青葱。
(来到室内)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浅薄的庸人。
可以(在陋室)弹奏典雅的古琴,阅读(浏览)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搅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这正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品德高尚)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水_陆(lù)草_木_之_花,可爱者甚蕃(fán)。
晋_陶_渊_明_独_爱_菊.自李唐来,__世__人__甚__爱____牡丹。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__而__不__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__外直,不__蔓__不__枝,__香__远__益____清,__亭__亭__净__植,__可_远_观__而__不可亵(xiè)玩焉.
水中、陆上草木、木本植物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们(都)十分喜爱牡丹。
我单单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内心通达而外形笔直,不生枝蔓也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纯芳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从远处观赏,却不可贴近去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菊之爱, 陶后鲜(xiǎn)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避世隐居之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至于)对牡丹的喜爱,人该是有很多了。
ﻬ
文言知识梳理
1.词类活用
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劳累)
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长藤蔓;生长枝节)
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显得清香)
宜乎众矣(名词用作形容词,很多)
2.文言句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判断句)
何陋之有?(倒装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句)
重点掌握
师: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对所托之物的描写,两文分别有什么不同?
甲生:《陋室铭》起于比兴,继而描写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再类比,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乙生:《爱莲说》用菊花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正面衬托他自己。
用世人甚爱牡丹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丙生:《陋室铭》反向立意,《爱莲说》以莲喻人,将莲人格化,两文都表明了作者的心
志.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周敦(dūn)颐( yí )可爱者甚蕃(fán) 出淤(yū )泥而不染
濯( zhuó )清涟而不妖不蔓(màn )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 )玩焉
花之隐逸( yì )者也陶后鲜( xiǎn )有闻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斯是陋室( 这)
(2)草色入帘青( 映入 )
(3)调素琴( 调弄)
(4)无丝竹之乱耳( 弦乐器、管乐器 )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污秽 )
(6)濯清涟而不妖( 过分艳丽)
(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认为)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来到室内)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知识浅薄的庸人.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__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植物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__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莲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藤蔓,不长枝节.__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__
4.《陋室铭》中作者使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__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品德高洁,具有远大抱负。
5。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__
6.《爱莲说》这篇文章,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__无论环境怎样,我们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__
7.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
B.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近日南方连续暴雨,大家对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8.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B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奉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9.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
__示例:“荷花"象征清香、美丽、美好;喻指此次运动会各项之精彩及山东体育事业美好的明天。
__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__
12.简要回答问题。
(1)《陋室铭》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
(2)《爱莲说》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_衬托莲之高洁。
__
13.《陋室铭》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__不矛盾,因为陋室虽陋,但因其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而显得不陋。
__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惟吾德馨__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__
(2)无案牍之劳形 __使身体劳累。
__
(3)每移案 __几案,桌子。
__
(4)余稍为修葺__修缮,修理,修补。
__
16.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__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__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__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
17.甲乙两文从内容上看同样是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绘陋室幽雅,乙文用“__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__”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__对比__手法。
18.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__
ﻬ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
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
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地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__
19.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请你从“视觉角度”或者“听觉角度”(二者都用也可)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
字数不少于80字.
__在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玉米姑娘才栽下去,已经翠色欲流,风一吹,便弯
下了身子,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小麦弟弟撩起一波金黄的麦浪,给田间镀上一层金黄的光芒,像在田野这个精美的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
燕麦妹妹穿上了嫩绿的舞裙,在田间跳起动人的舞蹈,淡雅清秀美丽漂亮。
秧苗哥哥在水里像是做了一次“检阅”或是做了一次体操似的,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