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科学探索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索: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是有强弱的.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和微安.
2.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能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电流表的读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读数的技能.
2.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生对电流表读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2.通过学生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其他同学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
难点: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复习(1)什么叫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电流不但有方向,而且有大小。

【导语二】让同学仔细观察桌上的小灯泡,看灯泡上标有什么? 有数字和符号.0.2 A是同学们实验时用的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
【导语三】类比:水量—电荷的量,水流—电流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电流
【想一想】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样判断导体中电流的大小?
【点拨】晶体管收音机音量大时比音量小时电流大,台灯亮时比台灯暗时电流大,不同用电器中的电流大小不一定相同。

【投影】电流
(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它的符号是“I”。

(2)定义:把1秒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

(3)公式:I=Q/t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A)。

1安=1库/秒,表示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库。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uA)。

1安=1000毫安,l毫安=1000微安。


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希望同学们能向安培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创新.
【议一议】让同学们阅读一些电器的电流值.为什么电器的电流值都不一样呢?
【点拨】说明电流有强有弱.
2. 电流表
【做一做】让同学们用桌上的灯泡、导线、电池组成电路,先用一节电池供电,再用两节电池供电,观察哪一种情况灯泡的亮.怎样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点拨】用两节电池供电时灯泡亮一些,说明电流大.出示测电流的仪器种类:演示电流表、学生电流表、灵敏电流表。

现在每组发一个能直接测出电流值的电表—电流表.在刚才的电路中,再接入电流表,就可以测出灯泡的电流值.
【观察探究】①你怎样知道它是一只电流表?②它的零刻线在哪里?③它有几个接线柱?怎样使用接线柱?④当使用标有“-”“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大?⑤当使用标有“-”和“0.6”两个接线往时,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大?
【阅读讨论】指导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学生认识电流表:符号,接线柱,量程,刻度。

怎样正确连接电流表?
【点拨】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接线柱流出来;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学生用电流表有两种量程,电流值小时用标着“O.6”的接线柱和“-”接线柱,最小刻度是0.02安;电流值大于O.6 A时用标着“3”接线柱和“-”接线柱,最小刻度0.1安.读数时,应由量程确认最小刻度值后再从指针位置读出结果。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练一练】练习读数,利用指针能活动的刻度盘或课件显示(课本图13-35)
(1)量程已知且不变:指针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2)指针的位置不变,接不同的量程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讨论交流】测超过量程的电流有何危害?怎样知道被测电流不超过量程?(对照课本图13-36)
【点拨】指针被打弯、烧坏电流表;先估计,后用大量程进行试触。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说明电流表近似导线,电阻很小,形成短路,很大的电流会烧坏电流表。

电流值小时使用小量程测是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减小误差。

3.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提出问题: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1)电流是由大到小的,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泡。

就消耗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小了.(2)小灯泡一样亮,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应该相同.
(3)电流有时大有时小.如大灯泡较亮,它需要的电流大,小灯泡暗,需要的电流就小,好像与用电器有关.
(4)靠近电源正负极的地方应大些.应该与电源位置有关.
(5)导线粗的地方电流大;导线细的地方电流小.像粗水管中的水流大,细水管中水流小一样.
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
如图,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两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然后在电路图中取A、B、C三点分别串联电流表就可得出结论.第一次用两个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第二次换用两个稍大的灯泡再做一次,第三次换成不同导线再做了一次.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教师给予指导注意电流表的连接。

交流与合作
实际结果A、B、C三点的电流值都在O.15 A左右,大小相同.换了灯泡后,发现A、B、
C三点电流趋于相等.用粗、细导线做了两次实验,结论稍有偏差,但导线相同时,A、B、C三点的电流值相等.
【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4.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我们把并联电路的各分支叫支路,总路径叫干路,而实际上我们只要探究干路和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组成的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1)和串联时一样,相等.
(2)干路电流分配给两条支路,两支路电流的和应等于干路电流.
(3)如果灯泡不一样,两支路电流的和会超过干路电流.
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
用电池、导线、一个开关、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然后在干路上的A点接入电流表,测出A点的电流;再在两条支路上分别接入电流表。

测出两条支路中B点.C点的电流,这样就可得出于路A点电流与支路B点、C点电流的关系了,设计的电路图如下,换成用两个稍大的灯泡再做一次。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指导。

分电流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组\
甲组O.29 A O.15 A 0.15 A
乙组O.30 A O.15 A O.15 A
丙组O.24 A O.12 A O.12 A
交流与合作:学生讨论与交流。

我发现灯泡换成大的,电池没变,电流变小了.但规律没变,干路中A点的电流等于支路B点和C点的电流和.
【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类型之一:电流
【例1】一个家用电熨斗的额定电流是1.5 A,正常工作时每分钟通过电熨斗的电荷量是( )
A.90 C B.1.5 C C.9 C D.15 C
解析:Q=It=0.5 A×60 s=90 C.答案:A
变式题1: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着含有大量阴、阳离子的溶液,当溶液中插入连有电源的电极时,大量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测得在5 s内共有6 C正电荷和6 C的负电荷通过容器的竖直截面00’,则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应为( )
A.0 B.6 A C.1.2 A D.2.4 A
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电荷量是二者之和,Q=6 C+6 C=12 C,I=Q/t==2.4 A.答案:D
变式题2:氢原子核外一个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如果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Q C,运动一周时间为t s,那么这个电子运动时产生的等效电流为A.假定电子沿顺时针方向运动,那么该电流的方向是时针方向.(填“顺”或“逆”)
解析:电子运动时产生的等效电流为I=Q/t,由于规定了正电荷定向移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子带负电,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答案:Q/t;逆
类型之二:电流表
【例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里一种常用的测量仪表的图,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图可观察到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为结论开放题答案可有多种。

答案:(1)这是一块电流表;(2)有0~0.6 A和0~3 A两个量程;(3)分度值分别为0.02 A 和0.1A;(4)所指示的示数可能为0.46 A或2.3 A。

(量程不同)
变式题:某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正确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使实验结果更为精确的做法是.
解答: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过小(或电流表量程选择不当);换用小量程(或将接在“3”上的导线改变接在“0.6”上)
类型之三: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例3】有两根粗细不同的导线,已知粗段与细段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1,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当电流通过时,流过粗段导线的电流,与流过细段导线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A.I1>I2 B. I1=I2 C. I1<I2 D. 无法判断
解析: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虽然两根导线粗细不同,但流过粗段导线的电流,与流过细段导线的电流相等。

答案:B
类型之四: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例4】(05年盐城市)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不正确的是()
A.Ia=Id
B.Ia>Id
C.Ia>Ib
D.Id>Ic
解析:a、d处电流为干路中的电流,b、c处电流为支路中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可得:Ia=Id>Ib ,Ia=Id>Ic ,a、d处电流大于b、c处电流。

b、c处电流不知哪处大,因为不知两灯泡的规格。

答案:B
【点评】有部分同学认为因为电流先从电源正极出发,再由a经过b、c处到灯泡再到d,最后回到负极,所以Ia>Id 。

实际上电路中当开关一闭会,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同时做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无先后之分,此电路中的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从“分支点”分成几条支路后,又在“汇合点”集合起来流回电源的负极。

所以Ia=Id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予以点评)1.电流2.电流表3.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点拨】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定义式:I=Q/t 单位:主单位是安(A),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 mA=l0-3 A,lμA=10-6A.
2.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学生实验用电流表: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两个量程共一个接线柱共刻度“0—3 A”量程每大格表示1 A,每小格表示0.1 A;“0—6 A”量程每大格表示0.2 A,每小格表示0.02 A.使用电流表之前,应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流人,从“一”接线柱流出.电流“+”进“一”出,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若电流“—”进“+”出,则指针反向偏转,可能损坏指针.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电流表量程的选择程序:①估计被测电路中电流的大小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拿电路中的开关试触大量程接线柱.③如果被测电流超过小量程,则选择较大量程,如果在较小量程内则使用较小量程.选择较小量程是为了减小误差.3.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五)当堂检测反馈
1.0.6A uA.70mA uA A.750uA mA A.
解析:电流单位为安(A),另外还有毫安(mA)和微安(uA)两种单位,它们的关系是1A 1000mA,1mA 1000uA.所以
0.6A uA uA 70mA A A
70mA uA uA 750uA mA mA
750uA A mA
2.在使用电流表的规则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一”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B.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C.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D.可以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答案:D
3.某同学家中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灯,它们是并联着的.工作时的电流分别为200 mA、1A、300 mA和250 mA.如果干路中的电流不许超过3A,这些用电器是否可以同时使用?
解析:这位同学家中的用电器是并联关系,而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此同学家中电路的干路电流不许超过3 A,也就等于各个用电器所用电流之和不许超过3 A.我们可以计算一下:I总=O.2 A+1 A+O.3 A+O.25 A =1.75 A,由此可知I总<I干,各个用电器电流之和不超过3 A,所以这些用电器可以同时使用.
答案:可以同时使用.
4.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大?
解析:此题是考查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都应和电源插头处的电流相等,都是200 mA.
答案:200 mA
5. (05年泰安市)在下图甲中,闭合开关后,通过灯泡Ll的电流为0.5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4A.试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答案:
五、资料链接
遥控开关是怎样进行“遥控”的?
遥控其实就是远距离操纵的意思。

自从人们发现了无线电波,就开始用无线电来遥控了。

航空爱好者用无线电收发装置来操纵模型飞机,舰模爱好者用无线电来操纵模型舰艇。

走廊里的声控电灯也是一种遥控装置。

当人们走路的声音,说话的声音传到灯头上的声控开关时,电路就被自动接通了。

当然,声控开关旁边还要有个延时开关,就是使电路只能接通几分钟,然后再自然地断掉。

这样既可以省电,又可以延长电灯的寿命。

可见,声音、超声波、无线电波都可以用作传递信号的媒体,传递命令,实现远距离操纵,前面提到的声控电灯,只有一个命令:接通!这很简单。

要操纵小船,就要有左转、右转、启动和停止的四条命令。

操纵飞机就还需要左、右、俯、仰等命令,而且每条命令是发给不同的机构的。

这就需要你的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机有两通道或四通道的功能。

构造复杂,造价也很高。

但是空调机、电视、录音机和音响设备的遥控器能发出无数条指令,对应着开、关、颜色、亮度、音量、时间预置、节目预置、频道选择等许许多多的命令,许许多多的功能,它是如何实现的呢?这种遥控器主要是应用红外线来遥控。

红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波长在无线电波与可见光波之间(约为0.77~1000微米)。

红外线不能穿越砖瓦水泥砌筑的墙体。

用红外线作遥控开关的传递媒介时,不会对邻居的家用电器造成干扰。

而外界环境一般也不容易对你发出的红外线指令信号产生干扰。

如果用无线电信号就容易受空间电磁波干扰。

因此,指令的传递安全可靠。

红外线遥控开关由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包括调制器和红外线发射管,一般都装在一个小盒子内,可以放在手头,有效发射范围达十余米。

红外线发射管能发射出某一确定频率的红外光波。

调控器用低频控制信号来调制改造红外光波,这样,从红外线发射器发出来的红外光波中,就包含了控制信号的信息。

红外光波好比一只信鸽,控制信号好比一封信,把信件拴在信鸽的尾羽上,这个过程叫调制。

红外接收器都安装在家用电器的正面面板上,它里面有接收管、抗干扰电路、解调器、开关控制器等。

红外光波照到接收管上,立即被它转变成为电信号;抗干扰电路能识别和排除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干扰信号,只让自家的红外光波通过检验;解调器能将截在红外光波上的低频控制信号卸下来,也就是说,还原成明确的指令信号,然后根据命令操纵各个系统,控制有关的电源开关。

在无线电遥控、声遥控、超声波遥控和红外线遥控中,红外线遥控技术是最复杂的,但使用起来也是最方便的。

当人们把它运用到家用电器上和其它电子控制电路配合使用,也是最便捷精巧的。

这在成批生产的家用电器中,技术成本也就可以降下来了。

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有一处就是汽车上的自动防盗报警系统。

司机掏出一块橡皮大小的发射器轻轻一按,“滴”的一声,命令就被贯彻下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