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及基础(2013修订版)考点汇总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考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P10)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考点2:理想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类型: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P15~16)
考点3: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P16)
考点4: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20)
考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P25)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考点6: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P39)
考点7: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P40)
考点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P49~50)
考点9: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基本要求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P53)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考点10:人的本质
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P64)
考点11:人生观的含义与方面
含义: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P65)
方面:人生目的——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P66)
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
向和基本意愿。

(三种心理要素:认知、情感、意愿)(P67)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P70)
考点12:人生价值的标准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

(P75)
考点13: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P76)
考点14:人际交往的原则(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原则)
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P83)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考点15:道德的概念和本质
概念: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
是峄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P90)本质: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三、道德带有阶级属性。

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P91)
考点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与核心
原则:集体主义核心:为人民服务(P104)
考点1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三个层次
一、无私奉献、一心为公;二、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三、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P106)
考点1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P108)
考点19: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考点20:法律的词源
与“刑”、“律”相通。

(P118)
考点21:法律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与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P120)
考点22: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P122)
考点23: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P122)
考点2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制定(立法)(人大、国务院)(2)法律遵守(守法)(权利与义务)(3)法律执行(执法)(政府)(4)法律适用(司法)(P128)
考点25:我国的国家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构:单一制(P133~135)
考点26:我国公民的八个基本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P137~138)
考点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
涵盖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科学和谐统一。

考点28: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与时限
含义: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责任。

时限:始于出生,止于死亡。

(P146笔记)
考点29:民事权利内容
自物权(财产所有权):权利人依法对自有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他物权:基于物的利用和收益而设立的物权(如土地使用权)(P146笔记)
考点30: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岁以上的、16岁以上不满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P146笔记)(P146笔记)
考点31: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事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P146笔记)
考点32: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1)短期诉讼时效期间(1年)(2)一般诉讼时效期间(2年)(3)特殊诉讼时效是指由特别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如合同法)(4)起诉期起20年有效(P146笔记)
考点33:刑法的概念与原则
概念: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P146笔记)
考点34:犯罪特征与构成
特征: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具有应有刑罚处罚性
构成:(1)犯罪主体: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2)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故意犯罪和犯罪过失)(3)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4)犯罪客观方面:(危害行为、危害结果)(P147笔记)
考点35:排除犯罪的事由
(1)正当防卫:1为了保护合法权益(目的条件)2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间条件)3不能针对第三人防卫4不能明显超过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限度条件)(2)紧急避险(P146笔记)
考点36:故意犯罪形态
(1)犯罪预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4)犯罪既遂(P146笔记)
考点37:缓刑制度
缓刑:人民法院对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法的执行;在考验期内,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原判刑法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

死缓: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

(P147笔记)
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考点38:法治思维方式
法律之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P159~160)
考点39: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第二、权力服务于权利。

(P161)
考点40: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P196)
考点41:结婚的条件和程序
必备条件:(1)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未婚,离婚,丧偶)
禁止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2)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法定程序: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P197)
考点42:离婚的原则、方式、义务
原则: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方式:协议离婚、诉讼离婚义务:抚养或探望子女(P198)
考点43:继承的方式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P199)
考点44: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和特殊情况
继承顺序:第一顺位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特殊情况: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
转继承——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该继承人的合
法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

转继承人就是实际接受遗产的死亡继承人的继承人。

(P200笔记)
考点45: 丧失继承权条件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P200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