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综合能力素质评价(三)(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能力素质评价(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
Cl—35.5Ca—40 Fe—56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描述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蒸发水的凝固B.海水制碱海水晒盐
C.葡萄酿酒葡萄腐烂D.火药爆炸车胎爆炸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C.为增加喜庆气氛,在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4.强化健康意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少年喝牛奶,可以预防佝偻病
B.可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C.控制油脂摄入可以减少肥胖的发生
D.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
5.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①金刚石—C②五氧化二磷—O5P2③氯化铁—FeCl2
④钠元素显+1价—Na+1
⑤两个铝离子—2Al3+
A.①②④B.①⑤C.②③⑤D.②③④
6.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微粒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也能构成物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要分成原子,离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可分
C.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
D.分子和离子都可由原子构成或形成
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
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9.对于反应:X+H2SO4===BaSO4↓+2Y,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Y可能是HCl B.Y中可能含有氢元素
C.X一定是BaCl2D.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35 10.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11.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OH)2→NaOH→Mg(OH)2
B.Fe2O3→Fe→Ag
C.H2SO4→HCl→HNO3
D.Na2CO3→NaCl→MgCl2
12.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13.(5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生石灰________。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_______。

(3)葡萄糖__________。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14.(14分)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能写化学方程式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醋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装醋酸的瓶盖,会闻到一股酸味,
这是由于分子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醋酸的
pH________(填“>”“<”或“=”)7。

(2)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牛奶常用塑料袋盛
装,聚乙烯塑料无毒,可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

聚乙烯
塑料属于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3)收藏家收藏的清代末年的铝制品至今仍保存完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一些含小苏打的饼干能缓解人们常
说的反胃酸症状,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5.(10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请回答:
(1)水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
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__(填“软水”
或“硬水”)。

(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
C.蒸馏D.过滤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
题:
①在__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0 ℃,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③t2 ℃时,将60 g甲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字母)。

A.w(甲)<w(乙) B.w(甲)>w(乙)
C.w(甲)=w(乙) D.无法确定
16.(10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上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SiO2Na2SiO3+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
原理可以表示为C6H12O6+6O26CO2+6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
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完全燃
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7.(7分)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此
反应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
是()→()→()(填装置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图G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18.(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____________。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____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成________色。

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I.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________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如图2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填数
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塑料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
____________的软塑料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9.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

现有含杂质10%的石灰石100 t(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元素),经高温煅烧后,若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通过计算回答: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

答案
一、1.C 2.B 3.C 4.B 5.B 6.C
7.B点拨:原子团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8.B点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质量减小,A错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溶液
的质量增加,B正确;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前后溶液总
质量不变,C错误;氯化钠和硝酸钾不反应,D错误。

9.A点拨:由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知:X中含有Ba2+,且阴离子为-1价,可能为BaCl2、Ba(NO3)2或Ba(OH)2等,Y中一定
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
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若设物
质X、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则x+98=233+2y,则x-2y=135,而不是X与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35。

10.C点拨:这六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反应有:稀硫酸分别与铁、氧化铁、氢氧化铁、氢氧化钠溶液四种物质反应,氯化铜能
与铁、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1.D
12.A点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碱性、酸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红色,可以鉴别,A正确;Na2CO3、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B错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一氧化碳,不能通入氧气点燃,C错误;氮气和二氧化碳均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
鉴别,D错误。

二、13.(1)CaO(2)C(3)C6H12O6(4)Ca(OH)2(5)CH4 14.(1)不断运动;<(2)蛋白质;③
(3)4Al+3O2===2Al2O3
(4)NaHCO3+HCl===NaCl+H2O+CO2↑
(5)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5.(1)属于(2)硬水(3)C
(4)2H2O2H2↑+O2↑(5)①20②乙③B 16.(1)+4(2)H2O(3)CaCO3CaO+CO2↑(H2CO3、NaHCO3等物质分解也可)
(4)C3H8+5O23CO2+4H2O
三、17.(1)集气瓶
(2)2H2O22H2O+O2↑;B;F;D
(3)Zn+H2SO4===ZnSO4+H2↑;b
18.(1)潮湿(2)蓝;红(3)Ⅰ.无;NaCl、HCl
Ⅱ.OH-;H+(4)产生蓝色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5)④(6)氢氧化钠溶液;2NaOH+CO2===Na2CO3+H2O
点拨:(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

(2)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Ⅰ.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酚酞遇中性溶液呈无色。

继续
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氯化钠和氯化氢;Ⅱ.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分别为OH-、H+。

(4)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因此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5)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④属于中和反应。

(6)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2NaOH +CO2===Na2CO3+H2O。

四、19.解:(1)石灰石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100 t×(1-10%)×40
100×100%=36 t
剩余固体质量为36 t÷50%=72 t
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00 t-72 t=28 t (2)设分解的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28t
100 x=44
28 t x≈63.6 t
所以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没有完全分解。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8 t;(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没有完全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