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qc成果汇报题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建 qc 成果汇报题目
一、成果报告的编写人应掌握:
小组活动的基础资料
编写成果报告的要求
编写成果报告的技巧
二、基本要求
文字要精练
程序要清晰,逻辑性要强。

尽量使用图表,数据,示意图。

成果报告要真实,不允许“倒装”。

要根据课题抓住重点,突出一条主线。

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术语要解释。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三、写作技巧
灵便运用四段八步,不要机械地平均安排。

对 PDCA 循环的四段八步可根据课题有所取舍。

编写成果报告不能就事论事。

要提炼、加工、选择最能代表选择活动水平、最有说服力和最精彩的内容报告出来。

每一步骤之间要有过渡,要先后呼应。

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

四、存在的共性问题
( 1 )、“新八股文”
( 2 )、文字多图表少
( 3 )、中心问题不突出
(4)、逻辑性不强先后不协调
( 5 )、缺乏用数据说话
( 6 )、工具运用不当,浮现错误较多。

五、准备工作及必要性
编写成果报告,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对课题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认真回顾和分析,不能仅仅靠成果报告的起草人,而应靠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而集体总结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准备工作的内容
( 1 )、确定成果报告的中心内容。

本次课题活动中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

以及本课题的最大特色 (特点)是什么。

( 2 )、确定成果报告的编写提纲。

( 3 )、全体参预分工负责。

七、原始记录的内容
( 1 )、小组开展集体活动的会议记录。

( 2 )、课题活动前对现状的调查资料。

如质量、产量、消耗、成本、经济损失、
用户意见、现场运行观测等方面的数据、调查记录。

( 3 )、活动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数据记录等。

(4)、对照资料,如课题主要目标(指标)和国内外同行业、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活动先后的对照资料等。

八、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QC 小组活动是按 PCDA 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是依据活动过程编写的。

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也应体现PCDA 循环过程。

8.1、小组概况
企业概况或者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 、用户需求的简况。

小组概况:
——小组成立时间、本课题活动时间、注册时间、注册编号
——人员结构及文化技术素质结构、组内分工
——本课题类型、
——本课题小组集体活动总时数、出勤率
——历年课题完成情况,获奖情况。

发表对象的简介,专业简介及作用等。

8.2、选题理由
①、企业实现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

②、市场营销、用户需要(下道工序)迫切解决的问题。

③、工作、生产(服务)现场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8.3、现状调查
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哪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从而找出主要问题。

①、开展了哪些调查活动,查阅哪些资料,进行了哪些现场观测调查,征求了哪些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调查活动采用了什么方法,方式,如何进行的调查等。

②、进行分析。

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事实。

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并经过计算分析后对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

现状调查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简介课题的工艺过程或者专业特点。

②、注意说明调查方法的客观性、可信度、代表性。

③、注意时间性。

④、杜绝“三无”即:无调查方法、无数据、无分析。

⑤、主要问题不可确定过多,普通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防止主题分散,针对性不强。

8.4、确定目标值
①、针对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本课题通过活动后将主要问题解决或者改善到什么程度。

②、实现这一目标值的依据是什么,即:可行性分忻。

目标值的设定方法
①、依据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来说明目标值实现的可行性。

②、依据本企业同类产品已达到的质量水平说明目标值是可行的。

③、依据同行业厂家达到的水平,确立赶超目标,说明实现目标值的可行性。

④、现状调查的结果。

其目标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活动目标值=(现有水平十潜力) *罗列图中所要解决问题占的频率。

⑤、用户或者国家的质量要求、企业或者部门领导的指令。

这是必须做到的。

设定目标值应注意的问题
①、目标值应既有进取性又要合情合理,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过低会使小组成员觉得组织活动没有必要。

②、目标值要量化。

③、目标值应和课题相统一。

④、目标、目标值不可设的太多,普通以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以免主题分散无针对性。

⑤、对目标值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8.5、原因分析
本部份是现状调查的深入,也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正确表达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的关系。

主要内容
①、采集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②、将原因进行分类、归类、分析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如何选用工具
因果图、树图,关联图常被 QC 小组用来进行原因分析,因此在选用这些工具时必须加以区分,以提高使用工具的有效性。

①、当影响问题的因素之间没有较密切的关联关系时,采用因果图和树图为好;当因素的展开层次比较多,则采用树图为宜。

②、当分析的问题影响因素之间有关联关系时,选用关联图为好。

8.6、确定主要原因
经过原因分析后,找出了各种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但这些原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也存在着“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能否抓住这少数主要原因,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
①、确定要因的方法及结果
②、确定要因的验证方案。

如采用的方法、抽样的数量、方法、时间、地点等。

③、验证的简要过程及结论。

确定要因应注意的问题
①、确定要因不能只定性,应辅以定量的验证
②、确定的要因一定是因果图(树图))分析中的末端原因,关联图中的末端原因或者主要的中间原因。

③、要因确定的数量不可过多,普通不超过 5 个。

④、确定后的要因要在工具图表中做出标记,以示区别。

8.7、制定对策
针对确定的影响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策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改进方案和活动计划,使主要问题得到改善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①、针对每一个要因制订改善的目标值。

②、制订改进的措施。

如操作方法、技能、设备、工艺、管理方法内容、工作现场、服务项目、标准等。

③、对策、措施要分开,对策表明干什麽,措施表明怎麽干,措施越详细越好。

并确定责任人,规定完成的时间,必要时确定检查人。

制定对策应注意的问题
①、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定的要因,二者必须对应。

②、对策是要因项目的改进方法或者手段。

③、分目标是针对每一要因所设定的改进要求。

目标要尽量量化。

④、措施项目是针对为改变现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步骤,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⑤、措施的责任人不要求体现全员性。

8.8、实施
本部份主要介绍按制订的对策进行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

应注意的问题:
①、有的成果不介绍实施情况,只用按对策如期完成一句话带过。

②、实施情况和先后内容不对应。

③、要尽量采用数据,图表说明问题。

8.9、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是整个成果的高潮,是体现小组成绩的具体显示,因此要客观实际,全面体现课题的活动成果。

①、检查对照活动先后主要问题现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目标的实现情况。

②、检查其他相关指标的改进效果。

效果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课题的主要问题和总目标相对应。

②、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取得的成果要有有关部门的认证。

③、经济效益要有计算依据,对经济效益的计算应按 GB3533.1-83 (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规定的计算公式送行计算。

8.10、巩固措施
①、逐条列出新增、更改文件的编号、名称及内容。

②、简要介绍实施这些文件的其他相关活动。

③、应把那些经过实施验证,确实有效的措施纳入规程、标准、或者管理制度中去。

制定巩固措施应注意的问题
①、巩固措施必须是本课题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涉及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的修订、新增应说明编号、名称及相关内容。

③、不能抽象,笼统、无可操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