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导向大学物理探究型学习的综合评价体系的探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 稿 日期 20 0 7—0 7—0 3
资助项 且 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学研究项 目;华东理工大学 “ 教育创 新团队” 基金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房毅 ( 9 6 )男 ,江苏宝应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管理学 、物理学教学与研究 . 1 一 6
一
8一
标 ,倡 导在 大学物 理课 程教 学过 程 中 ,应 以培 养学 生 的知 识 、能力 、素 质协 调发展 为 目标 ,认 真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遵循学生 的认知规律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 习兴趣 ,引导 自主学习,鼓励个性发展 ;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 ,努力营造一个有利 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上特别鼓励通过网络资源 、专题讲座、
探 究型 学 习 评 价体 系 构 建 文献 标识码 A
究型 学 习的 综合评 价体 系进行 了探 索。
关键 词 大学物理 中图分 类号 G 4 60
一
、
问题 的提 出
物理学 不 仅 以其 概念 、原 理 、规律 和理 论 的知识 揭 示 了 自然 界基 本运 动形 式 的诸 多真理 ,还 用在 建立这 种 知识体 系 的过程 中所 凝练 和升 华 出 的科 学 பைடு நூலகம்想 方法 来推 动科 学 的持续 进步 。与 此 同
时 ,它的成就对人类活动 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这就是说 ,物理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 学过程和科学文化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科学知识是科学活动的结果 ,这是物理学的基础 ; 科学
过程是科学家或者群体从事科学 活动 的智力劳动过程 。把科学过程作为大学物理课程的一个维 度 ,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从前辈科学家那里 得到科学思维方法 的滋养。科学文化是科学发展过程
探 索性 实践 、小课 题研 究等 多种 方式 ,使 学生 开展 探究 型 学 习。 探 究型学 习是 一 种积极 的学 习过 程 ,主要 指 的是 学 生 在科 学 课 中 自己探 索 问 题 的学 习 方式 。
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它可以是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 的过程 ,但却不仅限于对科学概念和 科学本质 的探究 。它探讨和研究的是学生 自己整个世界 的内容 ,包括他们身处其中的自然、社会 和 自我 的世界 。因此 ,在教 学实践 中 ,除 了应 注意 它科 学探 究 的一 面外 ,也不 能忽 视它 那涉 及人 类生活世界方方面面的广义的一面。否则 ,必然导致探究型学习的纯粹学术化倾向,从而远离学 生的生活 ,违背探究 型学习所关注 的让学生在 “ 做” 中体 验、在 “ ” 中学会学 习、在 “ ” 做 做
与探索性实践活动上 ,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的过程 ,获得对物理世界的真实体验 ;着眼于帮 助 学生 学会 学 习 ,而 不是 仅仅 教授 知识 。
实现学生学 习方式的转变 ,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构建探究型学习的评价体系来实现。因 为 ,评 价在 课程 实施 的过 程 中 ,一 直起 着指 挥棒 的作 用 。但现 行 的大 学物 理评 价 和考试 制 度与教 育部倡导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 、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 距 ,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其激励功能;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生的
维普资讯
高等理科教育
构 导向 学 理 究 学习 综 评 体系 探 建 大 物 探 型 的 合 价 的 索
中学会 生存 的初 衷 。就探 究 能力 而言 ,据调 研 发 现学 生 平 时物 理 学 习 成绩 与探 究 能 力强 弱 无 关 。
不同类型 ( 重点与否)学校学生探究 能力无显著差异 。这更进一步地说明传统教学的不 足之处 和开展 探究 型 教学 的必要 性 和紧 迫性 。开 展探 究 型教学 不 受学 校类 型 、学 习成绩 影 响 ,可 以普遍 开 展 ,只是 在探 究 型教学 起 点方式 、教师 指导 程度 上有 所 差异 而 已。
维普资讯
高等 理 科教育
28 0 年第4 ( 0 期 总第8期) O
构 建 导 向大学 物理 探 究 型学 习 的 综合评价体 系 的探 索
房 毅 阴其俊 陈建 华
( 华东理工大学
物理 系 ,上海 203 ) 027
摘
要
文章基 于教 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原理 ,应用现代数学理论 ,对构建大学物理探
中,在科学与人 、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中所产生 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它包括科学意识 、科学精神、 科 学 的 自然 观 和世界 观 、科 学 与社会 发展 及人 类命 运关 系 的认 识 等等 。这种 精神 层 面 的东 西是 一 个健全的公 民所应具有的内在素质 ,甚至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兴衰所系。 基 于此 ,教 育部课 程指 导 委员会 对非 物理 类 理工 学科 大学 物理 课程 教学 提 出 了基 本要 求 。其 中,明确了课程的地位 、作用和任务 ,对能力、素质培养作 了基本 规定 。为 了实现这一基 本 目
然而 ,我国高等院校 目 前物理教学 的现状却是 : (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 的影 响,学生 只重 1
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学习。这就直接导致我们 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欠缺 ,尤其在提出问题、表述问题 、设计实验 、反思批判等方 面的能力较差。 ( ) 由于传统 的 2 评价方式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导向 ,评价方法单一 ,学生普遍学习死的知识 ,而很 少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究 ,去尝试那些定律 、定理产生过程 ,去体验探究后的喜悦。 因此 ,这就要求改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从应试 的禁锢 中解放出来 ;将学生评价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 中,放在知识技能应用上 , 放在是否亲身参
资助项 且 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学研究项 目;华东理工大学 “ 教育创 新团队” 基金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房毅 ( 9 6 )男 ,江苏宝应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管理学 、物理学教学与研究 . 1 一 6
一
8一
标 ,倡 导在 大学物 理课 程教 学过 程 中 ,应 以培 养学 生 的知 识 、能力 、素 质协 调发展 为 目标 ,认 真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遵循学生 的认知规律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 习兴趣 ,引导 自主学习,鼓励个性发展 ;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 ,努力营造一个有利 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上特别鼓励通过网络资源 、专题讲座、
探 究型 学 习 评 价体 系 构 建 文献 标识码 A
究型 学 习的 综合评 价体 系进行 了探 索。
关键 词 大学物理 中图分 类号 G 4 60
一
、
问题 的提 出
物理学 不 仅 以其 概念 、原 理 、规律 和理 论 的知识 揭 示 了 自然 界基 本运 动形 式 的诸 多真理 ,还 用在 建立这 种 知识体 系 的过程 中所 凝练 和升 华 出 的科 学 பைடு நூலகம்想 方法 来推 动科 学 的持续 进步 。与 此 同
时 ,它的成就对人类活动 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这就是说 ,物理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 学过程和科学文化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科学知识是科学活动的结果 ,这是物理学的基础 ; 科学
过程是科学家或者群体从事科学 活动 的智力劳动过程 。把科学过程作为大学物理课程的一个维 度 ,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从前辈科学家那里 得到科学思维方法 的滋养。科学文化是科学发展过程
探 索性 实践 、小课 题研 究等 多种 方式 ,使 学生 开展 探究 型 学 习。 探 究型学 习是 一 种积极 的学 习过 程 ,主要 指 的是 学 生 在科 学 课 中 自己探 索 问 题 的学 习 方式 。
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它可以是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 的过程 ,但却不仅限于对科学概念和 科学本质 的探究 。它探讨和研究的是学生 自己整个世界 的内容 ,包括他们身处其中的自然、社会 和 自我 的世界 。因此 ,在教 学实践 中 ,除 了应 注意 它科 学探 究 的一 面外 ,也不 能忽 视它 那涉 及人 类生活世界方方面面的广义的一面。否则 ,必然导致探究型学习的纯粹学术化倾向,从而远离学 生的生活 ,违背探究 型学习所关注 的让学生在 “ 做” 中体 验、在 “ ” 中学会学 习、在 “ ” 做 做
与探索性实践活动上 ,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的过程 ,获得对物理世界的真实体验 ;着眼于帮 助 学生 学会 学 习 ,而 不是 仅仅 教授 知识 。
实现学生学 习方式的转变 ,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构建探究型学习的评价体系来实现。因 为 ,评 价在 课程 实施 的过 程 中 ,一 直起 着指 挥棒 的作 用 。但现 行 的大 学物 理评 价 和考试 制 度与教 育部倡导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 、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 距 ,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其激励功能;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生的
维普资讯
高等理科教育
构 导向 学 理 究 学习 综 评 体系 探 建 大 物 探 型 的 合 价 的 索
中学会 生存 的初 衷 。就探 究 能力 而言 ,据调 研 发 现学 生 平 时物 理 学 习 成绩 与探 究 能 力强 弱 无 关 。
不同类型 ( 重点与否)学校学生探究 能力无显著差异 。这更进一步地说明传统教学的不 足之处 和开展 探究 型 教学 的必要 性 和紧 迫性 。开 展探 究 型教学 不 受学 校类 型 、学 习成绩 影 响 ,可 以普遍 开 展 ,只是 在探 究 型教学 起 点方式 、教师 指导 程度 上有 所 差异 而 已。
维普资讯
高等 理 科教育
28 0 年第4 ( 0 期 总第8期) O
构 建 导 向大学 物理 探 究 型学 习 的 综合评价体 系 的探 索
房 毅 阴其俊 陈建 华
( 华东理工大学
物理 系 ,上海 203 ) 027
摘
要
文章基 于教 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原理 ,应用现代数学理论 ,对构建大学物理探
中,在科学与人 、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中所产生 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它包括科学意识 、科学精神、 科 学 的 自然 观 和世界 观 、科 学 与社会 发展 及人 类命 运关 系 的认 识 等等 。这种 精神 层 面 的东 西是 一 个健全的公 民所应具有的内在素质 ,甚至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兴衰所系。 基 于此 ,教 育部课 程指 导 委员会 对非 物理 类 理工 学科 大学 物理 课程 教学 提 出 了基 本要 求 。其 中,明确了课程的地位 、作用和任务 ,对能力、素质培养作 了基本 规定 。为 了实现这一基 本 目
然而 ,我国高等院校 目 前物理教学 的现状却是 : (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 的影 响,学生 只重 1
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学习。这就直接导致我们 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欠缺 ,尤其在提出问题、表述问题 、设计实验 、反思批判等方 面的能力较差。 ( ) 由于传统 的 2 评价方式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导向 ,评价方法单一 ,学生普遍学习死的知识 ,而很 少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究 ,去尝试那些定律 、定理产生过程 ,去体验探究后的喜悦。 因此 ,这就要求改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从应试 的禁锢 中解放出来 ;将学生评价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 中,放在知识技能应用上 , 放在是否亲身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