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解读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解读
2019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也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看点。
从12日发布的公报看,本次会议针对经济、政治、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
2、——总目标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决定性作用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这不同于此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
4、——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不仅涉及做蛋糕,更关乎如何更好地分蛋糕。
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政府如何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化的改革,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开花。
5、——党的领导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前提。
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6、——决定性成果全会要求,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7、——国有经济主导针对各界热议的国企改革,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8、——现代财政制度会议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
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9、——社会治理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此次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0、——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会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新提法]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过去我们讲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最早是国家统治,后来讲国家管理,现在我们又确立了国家治理。
统治就是我强你弱,我是统治者,我管着你、管着社会。
后来用的管理也有管的意思,我管着你,你要听我的。
现在用治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
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
国家管理者是主体,人民也是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这都是我们现代化的含义,不受过去传统的那种生硬的、干巴巴的,或者是非常强硬的方式,向科学、向民主、向制度更好的转化、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