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种子萌发外界条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及分工】
1.成员:
组长:
成员:
(共X人)
2.员分工:
实验:(实验需要3天)
实验记录:(与实验同步)
收集资料、准备实验材料、器具:(准备需要1天)
【实验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二、作出假设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三、实验过程
全班同学分成8组,其中4组按以下操作:
四、预期结果
预期只有放在室温环境下的那支试管里位于水面处的绿豆种子才能萌发。这充分说明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充足的空气、足够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五、注意事项
1.制作松紧适度的海绵,太松易脱落;
2.注意选择品质较好的同批次种子;
3.强调单一变量,尽量保持无关变量完全相同;
4.海绵不易过厚,否则影响种子获取足够空气;
4.实验后第二天和第三天,分别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1、有条件的话可以设计三组,分别处于30℃、15℃和0℃;2、每组放入15粒种子,减少实验误差;3、使用温开水,避免了水中含有氧气导致底层种子萌发;4、绿豆萌发速率较快,较轻,节省时间和资源;5、海绵透气性很好不会影响中部种子呼吸;6、使实验更加严谨可信;7、学生在家中也可以做,实验器具家庭中好准备。)
3.实验装置。
选用1cm厚度海绵和玻璃杯等家庭常用的器具组成实验装置。
4.改进后实验的优点
实验简单易做,而且排除了偶然性带来的实验误差;组合科学、巧妙,对比强烈、现
象明显,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材料器具】
绿豆种子半斤左右,玻璃杯或者大试管若干只,1cm厚度海绵,剪刀,标签纸,筷子,凉开水。
5.实验后第二天和第三天,分别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结果。
示意图:
另外四组按以下操作:
1.取三支玻璃杯,分别注入等量刚冷却的凉开水(氧气少),至杯容积的1/2处,并编号:甲、乙、丙;
2.在甲玻璃杯管底放入15粒绿豆;乙玻璃杯水面放海绵,海绵上放15粒绿豆;丙玻璃杯上部悬海绵,海绵上放15粒绿豆;
3.其中两组同学的结果放在室温下,另外两组放于零上低温(冰箱上层)的环境中。
5.为避免海绵放置不平整或者掉落,可以海绵中间插跟筷子,以固定。
六、备注
本实验已重复三次,实验结果和预期一致,具有简便性、科学性、准确性等优点,较为适合学生实验。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参与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3)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勇于创新精神。
【实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植物种子的萌发”这一节非常重要的探究性分组实验。在学习种子结构和第一章“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对照实验,并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加以概括、总结和提高。以对照实验的一般流程和设计原则为主线,合理地加以改进和创新,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一般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加之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课前搜集的资料,解决以下重难点:
种子萌发外界条件
【教学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和自身必要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
(1)运用改良后的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1.种子的选择:教材上实验选用蚕豆或大豆种子,但是萌发时间较长,需2~3天(9月份)。根据教学进度,做本实验时已是10月底,温度较低,种子萌发时间会更长,会影响教学的连贯性以及知识的衔接性。
2.种子的数量:教材上每组实验都选用种子较少,这样不能确保实验成功,不能排除偶然性带来的实验误差;
3.实验装置:以往教材上用塑料吸管和细绳固定种子,实验时发现这样固定种子非常困难,不好系,系得紧了,蚕豆吸水膨胀,容易受损,系得松了种子容易下滑,多做几组,又大大增加了实验工作量,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并容易挫伤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2013版苏教版生物教材中并没有给学生指明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或者考虑不到对照实验,重复实验次数等等,而导致误差加大。
4.实验结果:常常会出现异常现象:常温下处于水中的种子也会萌发(原因是水中含有空气)。
【改进后的教学实验】
1.选用绿豆种子:实验之前可让学生咨询长辈或者家长配合学生通过用豌豆、红小豆和绿豆做对比实验发现,绿豆种子萌发最快,仅需1-2天就可萌发。在实验之前培养学生兴趣,并和家长交流与合作的习惯。
2.每组选用15粒种子。增加种子数量,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1.重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观察的分析。
2.难点: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探究技能和大胆创新意识。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只有较少的生物学实验基础,知道了对照实验,但是对于其操作要求遵循原则等只处于理性认识阶段,不能很好地将对照原则应用于自己的实验设计中。
【原教学实验不足之处】
1.取两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注入刚冷却的凉开水(氧气少),至玻璃杯容积的1/3处,再在玻璃杯底放入15粒绿豆;
2.分别在两支玻璃杯的水面处塞入松紧适度的中间插有筷子的海绵,海绵上放入15粒绿豆;
3.分别在两支玻璃杯的上部塞入松紧适度的海绵,海绵上放入15粒绿豆;
4.分别将两支玻璃杯放在室温(15℃左右)和零上低温(冰箱上层)的环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