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模拟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模拟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5小题,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喧腾(xuān)匀称(chèng)迸溅(bèng )奢望(shē)
B . 栖息(qī)倔强(juè)堕落(zhuì)滑稽(jī)
C . 庇护(bì)骸骨(hái)黄晕(yùn)欹斜(qī)
D . 分歧(qí)贮藏(zhù)枯涸(hé)嫌恶(è)
2. (2分) (2018九上·密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森林里光线很暗,高大的古树遮天蔽日。
B . 滔滔江水一泻千里。
C . 这对夫妇相濡以沫,幸福地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
D . 国庆期间,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登山,共享天伦之乐。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 . 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 . 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 . 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4. (2分) (2016八上·莒县期中) 下列各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A . ②④③⑤①
B . ③④①②⑤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②③④⑤①
5. (2分) (2017九上·翁牛特旗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B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 .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二、古诗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6. (10.0分) (2019九上·宁波模拟) 填空题
①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荀子《劝学》)
④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 ,靡有朝矣。
(《诗经·氓》)
⑤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⑥人生如梦,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古诗文阅读题(共1篇,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7七下·兴化期末)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①,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③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④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⑤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①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
②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③但:只,只是。
④孰若:与……相比怎么样。
孰:谁,若:与……相比,像。
⑤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权谓吕蒙曰________
②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③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④肃遂拜蒙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A . 以为神(《黔之驴》)
B .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C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D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3)按照要求用“/ ”为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①自以为大有所益(在主谓间停顿)
②见往事耳(在动宾间停顿)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5)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四、现代文阅读题(共2篇,共23分) (共2题;共23分)
8.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蝗虫为何总是集体行动?》
动物,如鱼类、鸟类、昆虫的集体统一行动有时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最典型和最可怕的莫过于蝗虫的集体统一行动。
一只两只、几十只蝗虫对人类和庄稼、植物构成不了威胁,一万只甚至一亿只蝗虫也可能对庄稼和植物不会造成太多破坏,前提是它们不同时啃食植物和庄稼。
但是只要有上万只蝗虫步调一致地行动,大肆啃噬它们途经地方的植物、庄稼,就会造成满目疮痍,旷野一片,甚至造成大饥荒。
例如,2006年6月,澳大利亚遭遇最严重的蝗虫灾害,蝗虫吞吃了维多利亚省多达1/4的农作物,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20亿澳元。
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长达20公里,覆盖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
此外, 2004年西部非洲发生蝗灾,也造成25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当地仅控制蝗灾本身就投入了6000多万美元。
研究人员发现,蝗虫造成灾害首先需要有数量,其次需要一致行动。
如果一群蝗虫的数量达到10亿~100亿只,并且一致行动,它们可以延绵数百公里,并造成灾难。
除了啃光农作物,而且会啃光树皮草叶。
多年来,人们对蝗虫的统一行动很不理解,因为蝗虫没有语言,也没有统一的思维,更没有统一的指挥,它们为何能统一行动,并且争先恐后,步调一致,造成深重灾难。
为了解开这个谜,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杰罗姆•布尔(Jerome Buhl)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想要弄清,是什么机制在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
以此为契机可以找到有效治理蝗灾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观察蝗虫的幼虫,即若虫的发育情况,以弄清它们集体行动的触机。
研究人员把不同数量的若虫放置于一个80厘米宽的环形活动场所,并用VD拍摄它们的行动。
当蝗虫的若虫数量较少时,它们只是沿着场地转来转去。
但是,当若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只时,它们开始如同一只虫子一样以自发的固定方向沿场地行进。
这类似于蝗虫在野外的行动。
而在野外是约每平方米有 50只虫子时它们才会一致行动。
更为有趣的是,当每
平方米的若虫达到75只时,它们停止自动地改变方向。
在这种超级拥挤的情况下,蝗虫保持一心一意地向前的方向。
这意味着虫子越多,其前进的方向越好确定,并有可能提早采取措施,防止蝗虫造成的灾难。
同时,这也说明在一个生物群体个体数量太多的情况下,个体成员一般别无选择,只有随大流,或集体无意识。
至此,研究人员只是稍稍弄清了当蝗虫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但是为什么生物个体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采取一致的集体行为,研究人员称目前尚不能圆满解释。
按一般的解释,生物的群体或一致性行为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遗传下去的。
比如,统一行动有利于自己和整个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鸟儿集体飞行有助于相互照顾和有利于飞行,如大雁南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对于蝗虫来说,情况更特殊。
由于它既是食草,又是食肉动物,而且还可能吃同类,所以它们要向同一个方向行动以避免相互冲撞和厮杀。
也就是说,作为一只蝗虫来说,如果要避免被同类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同一方向的统一行动。
当然,这种集体行为不仅限于蝗虫,很多动物如鱼、鸟乃至人类,都有类似的集体行动趋向。
例如,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当人们数量不多时,人们在大街上行走似乎很随意;但人数达到一定密度后,他们就会自然形成一个队列,人们甚至会步调一致地行进。
蝗虫的一致行动也类似于其他一些动物的一致行动,这就是有利于它们进食、繁育、迁移和避免被食肉动物捕食。
例如,非洲草原上的斑冯、羚羊等集体大迁徙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不被食肉动物猎杀。
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如果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超过50只,蝗虫就会采取集体行动,最终造成成群结队的蝗虫蜂拥而至。
所以,在每平方米蝗虫密度少于50只时采取灭蝗行动,如喷洒杀虫剂,有可能会以最小的成本控制和减少蝗虫的危害。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蝗虫这样的集体行为类似其他一些动物的一致行动,这样做是有利于它们进食、繁育、迁移和避免被食肉动物捕食。
B . 在自然界以最小成本来实现减少蝗虫危害的条件是等每平方米蝗虫密度少于50只时来喷洒杀虫剂。
C . 蝗虫在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只的时候,无论在室内还是野外,它们都会一致行动,而当每平方米的若虫75只时,它们停止自动地改变方向。
D . 本文条理清晰,先介绍蝗虫统一行动的现象,说明其危害性,接着说研究人员对蝗虫统一行动的研究,最后指出怎样以最小成本控制和减少蝗虫的危害。
(2)第②自然段“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长达20公里,覆盖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
”一句中,“甚至”和“有些”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3)从文章来看,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的机制有哪些?
9. (13.0分)(2019·东莞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暖,一寸长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
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
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
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
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⑫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
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
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
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
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
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
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
”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⑰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1)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②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
(4)“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五、名著阅读题(共2题,共4分) (共1题;共4分)
10. (4分) (2020八上·瑶海期末)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
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
接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乞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最后是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
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
(乙)它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它才去捉……这种蜘蛛不会用网猎取食物,它的捕食方法是:埋伏在花的后面等猎物经过,然后上去在它颈部轻轻一刺,你别小看这轻轻的一刺,这能致它的猎物于死地。
(1)文段(甲)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段(甲)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段(甲)中“他”指________(填人名),“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指的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
(4)文段(乙)中的蜘蛛名叫________,它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
六、作文(43分,其中书写3分) (共1题;共43分)
11. (43分)(2020·东莞模拟) 同学们,美好年华,青春绽放。
三年的初中生活总有一些温暖的记忆令你难以忘怀,总有一些美好的情感成为你珍藏心底的财富,总有一些成长的感悟启迪着你思考,总有一些梦想带给你前行的力量……那么,请将你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写出来吧!
请以“我的青春里有”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叙事详略得当,情感真挚自然。
500 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5小题,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古诗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6-1、
三、古诗文阅读题(共1篇,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7-1、
7-2、
7-3、
7-4、
7-5、
四、现代文阅读题(共2篇,共23分) (共2题;共23分)
8-1、
8-2、
8-3、
9-1、
9-2、
9-3、
9-4、
五、名著阅读题(共2题,共4分) (共1题;共4分)
10-1、
10-2、
10-3、
10-4、
六、作文(43分,其中书写3分) (共1题;共43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