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七第7讲东亚-日本中亚.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七东亚一日本中亚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6 •湛江高二检测)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7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
A.年降水量口南向北递减
B.水汽主要來自北冰洋
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2.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A. 18°C
B. 16°C
C. 14°C
D. 10°C
【解析】1选B, 2选D。

第1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国为蒙古国,深居内陆,西风影响不到,D 错;依据该国水系分布和7月份均温分布可知,北部气温较低,海拔较高,加上水系多,可反映出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降低,A错;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B对;从图中看出最大水系流域面积没有占到国土而积一半,C错。

第2题,①地外围等温线可推知为12°C,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可推知①地7月份均温应低于12°C,只有D符合。

(2016 •江西联考)读朝鲜半岛及附近海域图,回答3、4题。

3. 中国与朝鲜关系可用“一衣带水”形容,其中“水”是指()
A.鸭绿江
B.黑龙江
C.黄海
D.东海
4. 影响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
C.季风
D.太阳辐射
【解析】3选A, 4选B 。

第3题,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第4题,中部等温线向南凸, 主要是因为屮部地热高,气温低。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

读图,回答5、6题。

5. 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 气温年较差
B.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 夏季风的风向
D. 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6. 日本1月0°C 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C 等温线与北纬33° 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40°
36°
A.口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tl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tl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FI本1月晴朗天气多,屮国1月日照时间短
【解析】5选化6选C。

第5题,甲、乙、丙纬度大致相同,甲地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 乙地大陆性较弱,气温年较差较小,丙地是具有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最小,三地的气温年较差差异明显,A对。

三地都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差异不大,B错。

都位于东亚地区,夏季风的风向相同,C错。

高温期与多雨期时间相同,D错。

第6题,冬季等温线与纬线走向一致,与地形无关,A错。

两国冬季的南北温差大小,与0°C等温线的分布纬度无关,B 错。

日本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0°C等温线分布纬度高;中国东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0°C等温线分布纬度较低,C对。

日本冬季降水比中国多,晴朗天气少,日照吋I'可短,D错。

(2016 •河南联考)读某国多种运输方式客运和货运周转量结构图,回答7、8题。

7.该国最可能是()
九俄罗斯 B. 口本
C.蒙古
D.哈萨克斯坦
8.在该国客运和货运结构中,公路均占优势的主要原因是()
A.汽车运量大,速度最快
B.汽车运输成本最低,较为安全
C.该国山地面积大,公路运输更具灵活性
D.经济落后,铁路运输需求量小
【解析】7选B, 8选C。

第7题,俄罗斯客运、货运以铁路为主。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交通运
输方式以公路为主,铁路不发达,货运沿海水运占比重较人。

蒙古、哈萨克斯坦运输方式以铁
路为主,没有沿海水运。

第8题,该国国土面积小,山地面积占比重大,公路运输更具灵活性, 在客运和货运结构中,公路均占优势,C 对。

汽车运量小,速度最快的是空运,A 错。

汽车运输 成本高,B 错。

日本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D 错。

【知识拓展】tl 本白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 自然特征:岛国地狭、多山,森林、水力资源丰富,但矿产缺乏。

(2) 对人文坏境的影响:①对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便于利用港口进口矿产资源,出口产品; ②对农业:单产高,注重小型农机具,渔业发达。

(2014・浙江文综)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 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小亚部分地区 略图。

完成9、10题。

9.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 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 修建总成本低
③ 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 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 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 是()
A. 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 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 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 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解析】9选C, 10选B 。

第9题,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运费低、 40° 50° 60° 80°
线 例市路高泊流 城铁等湖河 图 / OZV
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等优势,但修建成本较高,灵活性不强,故①④正确,选项C符合。

笫10 题,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受地形的影响,降水增多,植被景观呈现由荒漠向草原的变化,故A项错误;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侧,天山垂直分异明显,从山麓到山顶呈现荒漠、草原、森林、雪山等景观,故B项正确;锡尔河是内流河,河水补给类型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流经干旱地区, 河水蒸发、下渗严重,加上人类引水灌溉,因此自上而下河水水量下降,故C项错误;从阿拉木图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导致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下降,故D项错误。

下图示意某湖7 000年来的湖血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 mm,蒸发量1 315 nrni。

读图完成11> 12题。

——20世纪80年代-一20世纪50年代一距今2 700年
--- 距今5 70()年.... 距今7 00()年尸河流
11 •图中信息反映出()
A.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
B.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 000〜5 700年
C.湖泊含盐量增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D.距今7 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千米
12.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②过度开星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沿湖围垦导致降水呈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11选C, 12选B。

第1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亚洲内陆地区,植被为温带荒
漠,据湖面变化情况可判断古湖泊地势北陡南缓,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湖泊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大,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距今7 000年吋,湖泊南北最大距离不到111千米(纬度相差不到1。

)。

第12题,该地森林较少,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弱。

湖泊多为咸水湖,不能闱垦发展种植业。

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 (2016 •浙江联考)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指出A、B两国首都气候特征的不同点。

(2)说明C半岛的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

(3)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4)简述B所在国家冬季和夏季降水地域的差别并分析原因。

【解析】笫(1)题,据海陆轮廓可以判断A为我国,首都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口本,首都东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所以气候海洋性显著。

第(2)题,C为朝鲜半岛,据水系特征可以判断地形地势特征。

从图屮可见,该半岛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入海, 所以地势特征大致为东高西低。

第(3)题,应从形成酸雨的原因角度考虑。

酸雨的形成条件为要有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同时降水要多。

口本位于我国东面,冬季风使我国产生的酸性气体随风飘到tl本,同吋日本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多,所以酸雨严重。

第(4)题,日本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多,为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而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多,因为冬季西北季风吹过H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在西岸多形成降水。

答案:(1)A国首都为温带季风气候,B国首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M国首都为大陆性季风气候,B国首都为海洋性季风气候。

⑵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或东高西低);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海洋。

(3)冬季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西北风把A地大量酸性气体吹往B地;B地气候海洋性显
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4) 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量较大。

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日本海沿岸山地位于西北 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太平洋沿岸迎风坡 多地形雨。

14.(高考预测题)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 简述A 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 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3) 分析甲地沙漠广布的原因。

(4) 有人主张该区域建设重化工业基地,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A 国地理位置的特点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

笫(2)题, 需要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状况冋答。

第(3)题,甲地沙漠广布的原因可以从海陆位置 等方面回答。

第(4)题,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既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保证理由和观点一致即 可。

答案:(1)大致位于40° "〜50° N. 50° E 〜80° E,地处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交通要道,是世 界上血积最大的内陆国家,也是中亚地区国土最辽阔的国家;西濒里海,南邻咸海;与中国、吉 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接壤;处于众多宗教和民族聚居区 的结合部。

(2) 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和南部为山地、丘陵且沙漠广布,中部、 北部和西部为平原。

(3)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地形阻扌当作用强烈,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4) 赞成。

该地油气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河流;交通便利。

不赞成。

该地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建设重化工业基地污染严重;科技较为落后;市场需求
“200—等高线 亠
P 河流
©城镇
一国界
團沙漠
力棉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