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虚词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虚词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
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艺术形式,它有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因而有助于表达人们
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虚词在诗歌中虽然并不具有独立的意义,但它们却能够协助构建诗歌
的语感和情感共鸣。
本文就从语感和情感两个方面探讨虚词在诗歌中对于表达情感的作
用。
一、语感
诗歌是一种激发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因而自然地需要借助语言来构建诗歌的语感。
语感是指人们在听到或读到诗歌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它可以是节奏、韵律、押韵、声韵、音律等等。
虚词在诗歌中可以起到连接词汇的作用,使词汇之间更加紧密,增强诗歌的语感。
比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到:“淮左名都,竹
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这里的“解鞍”、“少”、“初程”等虚词使得诗句更具连贯
性和流畅性,增强了整篇作品的语感。
苏轼这篇诗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虚词,它们共同构成
了一道道无形的桥梁,让原本零散的词汇成为了一幅完整的画卷。
二、情感
诗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情感,它可以是作者的心情、情感的抒发和人物的感情描写。
虚词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就更加凸显了。
在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虚词是“啊”。
这种虚词并不具有实际的语义含义,
更多的是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感情。
比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到:“回眸一笑
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
承恩泽时。
”这些句子都以“啊”作为结尾,表达出作者内心的一种强烈感受。
虚词还能够表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情感。
比如唐朝诗人杜甫的《登高》中写到:“风
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里的“啊”、“下”、“来”等虚词,用意深远,传达出的情感也更加强烈。
虚词还可以给人以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的“离离”、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等虚词,使人们对古原草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产生
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