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讲重点
深度剖析
主题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实证 史料一 美国学者沃尔特 · 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 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
反对希腊等国的共产党实际上 就是针对苏联,所以这实际上 就是公开掀起了“冷战”
中支持政府。之后的1948年到1950年,美国给16个欧洲国家130多亿美元 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史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的讲话指出:“现在,当我们环
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
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
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
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 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合 作实现经济的恢复与 发展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 政治经济中心 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2)进程
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 巴黎条约 》,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随后成立。
(3)政策 ①初期奉行非集团、 不结盟 的政策,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②20世纪70年代把 反对霸权主义 作为重要任务,以谋求建立国际经济 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 殖民体系 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 两极格局。 4. 中国的振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 要力量。
一个目的 三个组织
共同发展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国际地位下降 经济发展的需要 利于经济发展和增强实力 利于独立自主地开展外交
两个 原因 三大
影响
冲击了两极格局
2.战后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进行 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与 美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国 相 朝鲜战争 ③ 使美国在日本进行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关 ④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 经济发展 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自身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3)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 。
(3)作用 ①西欧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增。 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体现了美国在欧洲外交政策的失败:美 国本来是想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 但该计划帮助欧洲经济恢复之后,欧洲 反而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轻巧识记
欧共体的形成
做的人。”1972年,他又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
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资本主义制度 ②实质: 社会制度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德国并入 联邦德国 。 (2)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制度
③表现:1989年, 波兰 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
①原因: 戈尔巴乔夫 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苏联长期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②过程: 1990 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 1991年底, 独立国家联合体 成立。 ③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2.“冷战”后的形势 (1)特点: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并存。 (2)表现
图示总结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欧洲共同体 成立 走向联合的 欧洲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的 出 现 发展中国家 兴起 不结盟运动 形成发展
冲击 两级 格局
冲击 两级 格局
日本经济崛 起
80年代谋求 政治大国地 位
冲击 两级 格局
冲击 两级 格局
中国经济发 展迅速
国际地位提 高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 经济困难 的影响。
因素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不结盟运动”既结盟又不结盟:结 盟指的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殖反霸; 不结盟指的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对 超级大国因为争霸而进行的结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 美苏 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 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 南斯拉夫 首都 贝尔格莱德举行。
注意区分冷战后的 “世界格局”和“世 界形势”
①1999年,美国打着“ 人权高于主权 ”的旗号轰炸南联盟。 ②2001年,发生“9· 11”事件,纽约世贸大楼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遭恐 怖分子袭击。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 单极世界 。 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③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席位。 ④俄罗斯联邦:取代了 苏联 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 的军事力量。 ⑤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2)结果:世界格局呈现“ 一超多强 ”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特别提示
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
(1)国际格局的改变:从两极格局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促进了多极化
趋势的加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加速:从两大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变成了单
一的市场经济。
(3)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 导的单极世界。 (4)各种矛盾凸显:由于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种掩盖着的 矛盾,如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凸显。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第16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内容索引
排查基础
自主落实
有序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细讲重点
研练真题 课时作业
深度剖析
明确考向 规范训练
理解重点 培养史证意识
明确考向 探究命题规律 试题仿真 提升解题能力
排查基础
自主落实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