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由vy=gt解得物体下落的总时间t= = s=5
g
10
1
则最后2 s下落的高度为Δh=h- g(5-2)2=80 m
2
s
(3)10 s内的平均速率.
答案:12.5 m/s
解析:10 s内物体共运动5 s,运动的路程是s=h=125 m
s 125
10 s内的平均速率为v= =
m/s=12.5 m/s.
折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例2 如图所示为未来超高速运行列车,时速可达600 km至1 200 km,
被称为“超级高铁”.如果乘坐超级高铁从广州到长沙,600 km的路
程需要40 min,超级高铁先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1 200 km/h后匀速
运动,快进站时再匀减速运动,且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
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
各段的纽带,可按下列步骤解题:
(1)画:分清各阶段运动过程,画出草图.
(2)列:列出各运动阶段的运动方程.
(3)找:找出交接处的速度与各段的位移—时间关系.
(4)解:联立求解,算出结果.
2.解题关键
多运动过程的转折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转
(1)汽车在“紧急制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8 m/s2
F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紧急制动”过程的加速度a2= f,将Ff=12 000 N,
m
m=1 500 kg代入得a2=8 m/s2.
(2)触发“紧急制动”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和其到障碍物的距离;
答案: 8 m/s 4 m
解析:设触发“紧急制动”时汽车速度大小为v,其到障碍物的距离为x2,则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课 程 标 准
定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运动,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素 养 目 标
物理观念: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科学思维:
(1)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2)能灵活处理多过程问题.
用两种方法求解)
答案:7 s
60 m/s
针 对 训 练
3.如图所示,某次蹦床运动员竖直向上跳起后,在向上运动的过程
中依次通过O、P、Q三点,这三个点距蹦床的高度分别为5 m、7 m、
8 m,并且从O至P所用时间和从P至Q所用时间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
g取10 m/s2,蹦床运动员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距离蹦床)为(
)
A.8.125 m B.9.125 m
C.10.5 m
D.11.5 m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OP=2 m,PQ=1 m,根据Δx=gT2可知,
蹦床运动员从O至P所用时间为T=
OQ
1
10
s,过P点时的速度为vP
= ,设最高点距P点的高度为h,有2gh=vP2 ,解得h=1.125 m,
2T
故蹦床运动员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H=7 m+h=8.125 m,A正
测到正前方22 m处有静止障碍物时,系统立即自动控制汽车,使之做
加速度大小为1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
员在此次测试中仍未进行任何操作,汽车继续前行至某处时自动触发
“紧急制动”,即在切断动力系统的同时提供12 000 N的总阻力使汽
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求:
2
gt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________.
2gx
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________.
二、竖直上抛运动
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
自由落体
速运动,下降阶段做________运动.
2.基本规律
v=v0-gt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
t
10
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
1.重要特性(如图)
(1)对称性
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 和下
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
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
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
答案:
22
3
m/s
v0 −v
解析:“紧急制动”前的时间t1=
=2
a1
x 22
总时间t=t1+t2=3 s,തv= = m/s.
t
3
v
s,“紧急制动”后的时间t2= =1
a2
s,
之比为1∶2∶3∶…∶n.( √ )
(4)水滴滴在屋檐下的石板上后,又竖直向上溅起,水滴到达最高点
时处于静止状态.( × )
关键能力·精准突破
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
律解题.
(1)从运动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3∶5∶7∶….
答案:C
反思总结
(1)此类问题中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如果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则与竖直上抛运
动特点类似.求解时既可对全过程列式,也可分段研究.
(2)可逆类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物理量的符号,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
正,则加速度为负值.
考点三
多过程问题
1.基本思路
v2
v2
x2 = =
,
2a2 16m/s2
已知“紧急制动”前的加速度a1 =1
20−v2
,
2 m/s2
2−v2
m/s2 ,则紧急制动前的位移为x1= 0 =
2a1
已知总位移x=x1+x2=22 m,v0=10 m/s,由以上各式得v=8 m/s,x2=4 m.
(3)汽车在上述22 m的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3)能够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模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
相关运动问题.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
关键能力·精准突破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
一、自由落体运动
g
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的匀加速直线
0
运动.
2.基本规律:
gt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________.
h v 1
(2)从运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തv= = = gt.
t 2 2
(3)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下落高度之差Δh=gT2.
(4)相同时间内,竖直方向速度变化量相同.(Δv=gΔt)
针 对 训 练
1.一名航天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全.某地消防员为了测试高空抛物的危害,将一个物体从某高楼的楼
顶自由下落,物体落地速度的大小为50 m/s,g取10 m/s2,求:
(1)楼顶的高度;
答案:125 m
解析:由vy2 =2gh解得楼顶的高度
vy 2
502
h= =
2g
2×10
m=125 m
(2)最后2 s下落的高度;
答案:80 m
vy
50
确.
4.(拓展:双向可逆类问题)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
初速度从一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开始上滑,在上滑过程中的
最初5 s内和最后5 s内经过的位移之比为11∶5.忽略空气阻力,则此物
块从底端开始上滑到返回斜面底端一共经历的时间是(
)
A.8 s B.10 s C.16 s D.20 s
下列关于超级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与减速的时间不相等
B.加速时间为10 min
C.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如果加速度大小为10 m/s2,题中
所述运动最短需要35 min
答案:B
针 对 训 练
5.为了测试智能汽车自动防撞系统的性能,质量为1 500 kg的智能汽
车以10 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直线前进,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检
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2.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分
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段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法
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程
法
例1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
度h=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
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建议同学
(
)
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D.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答案:C
2.2021年10月14日,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对一起高空抛物案件作
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玉某某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
元.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威胁着行人安
2
v
t-
gt
0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____________.
走进生活
在无风的雨天,水滴从屋檐无初速度滴落,不计空气阻力.
(1)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与时间成正比.( × )
(2)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等于9.8 m/s2.( × )
(3)水滴下落过程中,在1 T末、2 T末、3 T末、…、nT末的瞬时速度
g
10
1
则最后2 s下落的高度为Δh=h- g(5-2)2=80 m
2
s
(3)10 s内的平均速率.
答案:12.5 m/s
解析:10 s内物体共运动5 s,运动的路程是s=h=125 m
s 125
10 s内的平均速率为v= =
m/s=12.5 m/s.
折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例2 如图所示为未来超高速运行列车,时速可达600 km至1 200 km,
被称为“超级高铁”.如果乘坐超级高铁从广州到长沙,600 km的路
程需要40 min,超级高铁先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1 200 km/h后匀速
运动,快进站时再匀减速运动,且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
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
各段的纽带,可按下列步骤解题:
(1)画:分清各阶段运动过程,画出草图.
(2)列:列出各运动阶段的运动方程.
(3)找:找出交接处的速度与各段的位移—时间关系.
(4)解:联立求解,算出结果.
2.解题关键
多运动过程的转折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转
(1)汽车在“紧急制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8 m/s2
F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紧急制动”过程的加速度a2= f,将Ff=12 000 N,
m
m=1 500 kg代入得a2=8 m/s2.
(2)触发“紧急制动”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和其到障碍物的距离;
答案: 8 m/s 4 m
解析:设触发“紧急制动”时汽车速度大小为v,其到障碍物的距离为x2,则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课 程 标 准
定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运动,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素 养 目 标
物理观念: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科学思维:
(1)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2)能灵活处理多过程问题.
用两种方法求解)
答案:7 s
60 m/s
针 对 训 练
3.如图所示,某次蹦床运动员竖直向上跳起后,在向上运动的过程
中依次通过O、P、Q三点,这三个点距蹦床的高度分别为5 m、7 m、
8 m,并且从O至P所用时间和从P至Q所用时间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
g取10 m/s2,蹦床运动员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距离蹦床)为(
)
A.8.125 m B.9.125 m
C.10.5 m
D.11.5 m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OP=2 m,PQ=1 m,根据Δx=gT2可知,
蹦床运动员从O至P所用时间为T=
OQ
1
10
s,过P点时的速度为vP
= ,设最高点距P点的高度为h,有2gh=vP2 ,解得h=1.125 m,
2T
故蹦床运动员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H=7 m+h=8.125 m,A正
测到正前方22 m处有静止障碍物时,系统立即自动控制汽车,使之做
加速度大小为1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
员在此次测试中仍未进行任何操作,汽车继续前行至某处时自动触发
“紧急制动”,即在切断动力系统的同时提供12 000 N的总阻力使汽
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求:
2
gt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________.
2gx
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________.
二、竖直上抛运动
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
自由落体
速运动,下降阶段做________运动.
2.基本规律
v=v0-gt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
t
10
考点二 竖直上抛运动
1.重要特性(如图)
(1)对称性
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 和下
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
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
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
答案:
22
3
m/s
v0 −v
解析:“紧急制动”前的时间t1=
=2
a1
x 22
总时间t=t1+t2=3 s,തv= = m/s.
t
3
v
s,“紧急制动”后的时间t2= =1
a2
s,
之比为1∶2∶3∶…∶n.( √ )
(4)水滴滴在屋檐下的石板上后,又竖直向上溅起,水滴到达最高点
时处于静止状态.( × )
关键能力·精准突破
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
律解题.
(1)从运动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3∶5∶7∶….
答案:C
反思总结
(1)此类问题中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如果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则与竖直上抛运
动特点类似.求解时既可对全过程列式,也可分段研究.
(2)可逆类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物理量的符号,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
正,则加速度为负值.
考点三
多过程问题
1.基本思路
v2
v2
x2 = =
,
2a2 16m/s2
已知“紧急制动”前的加速度a1 =1
20−v2
,
2 m/s2
2−v2
m/s2 ,则紧急制动前的位移为x1= 0 =
2a1
已知总位移x=x1+x2=22 m,v0=10 m/s,由以上各式得v=8 m/s,x2=4 m.
(3)汽车在上述22 m的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3)能够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模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
相关运动问题.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
关键能力·精准突破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
一、自由落体运动
g
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的匀加速直线
0
运动.
2.基本规律:
gt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________.
h v 1
(2)从运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തv= = = gt.
t 2 2
(3)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下落高度之差Δh=gT2.
(4)相同时间内,竖直方向速度变化量相同.(Δv=gΔt)
针 对 训 练
1.一名航天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全.某地消防员为了测试高空抛物的危害,将一个物体从某高楼的楼
顶自由下落,物体落地速度的大小为50 m/s,g取10 m/s2,求:
(1)楼顶的高度;
答案:125 m
解析:由vy2 =2gh解得楼顶的高度
vy 2
502
h= =
2g
2×10
m=125 m
(2)最后2 s下落的高度;
答案:80 m
vy
50
确.
4.(拓展:双向可逆类问题)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
初速度从一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开始上滑,在上滑过程中的
最初5 s内和最后5 s内经过的位移之比为11∶5.忽略空气阻力,则此物
块从底端开始上滑到返回斜面底端一共经历的时间是(
)
A.8 s B.10 s C.16 s D.20 s
下列关于超级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与减速的时间不相等
B.加速时间为10 min
C.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如果加速度大小为10 m/s2,题中
所述运动最短需要35 min
答案:B
针 对 训 练
5.为了测试智能汽车自动防撞系统的性能,质量为1 500 kg的智能汽
车以10 m/s的速度在水平面匀速直线前进,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检
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2.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分
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段
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法
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程
法
例1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
度h=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
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建议同学
(
)
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D.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答案:C
2.2021年10月14日,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对一起高空抛物案件作
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玉某某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
元.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威胁着行人安
2
v
t-
gt
0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____________.
走进生活
在无风的雨天,水滴从屋檐无初速度滴落,不计空气阻力.
(1)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与时间成正比.( × )
(2)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等于9.8 m/s2.( × )
(3)水滴下落过程中,在1 T末、2 T末、3 T末、…、nT末的瞬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