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 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脱氧核糖、蛋白质
D. 若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2.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内膜上存在与水光解有关的酶
B. 质膜内、外侧的蛋白质呈对称分布
C. 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脂和膜蛋白有关
D. 膜蛋白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肽链具有亲水性
3. 同一条mRNA上移动的单个核糖体(M)能够逐步转变为核糖体二聚体(D1-D2、D3-D4),从而实现两条肽链的共翻译、共组装(co-co 组装),最终形成具有活性的蛋白二聚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rRNA都是在细胞核中经转录过程产生的
B.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过程中会产生水
C. co-co组装方式对保证蛋白质组装的高效率和正确性有重要意义
D. 利用RNA酶(主要水解mRNA)处理后可纯化出核糖体二聚体
4. 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
B. 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
C. 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
D. 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
5. 细胞色素C氧化酶(Cyi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电子传递体终末复合物。
正常情况下,外源性CytC不能通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但在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便能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增加ATP的合成,提高氧气的利用率。
若给相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体肌细胞补充外源性CyiC 了,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补充外源性Cytc会导致细胞质基质中[H]的增多
B. 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
C. [H]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合成,其中的[H]最终全部来自葡萄糖
D. 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参与生成CO2的反应
6. 端粒酶在染色体末端发挥作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序列
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
端粒酶存在或不存在时,染色体端粒部分随分裂次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端粒是有特殊序列的“RNA—蛋白质”复合体
B. 端粒和端粒酶的彻底水解产物中都含有脱氧核糖
C. 端粒酶可能促进细胞分裂后端粒DNA的合成
D. 细胞内端粒酶活性较高时能促进细胞衰老、凋亡
7. 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老年斑是由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B.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C. 癌细胞表面所有糖蛋白均减少,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D. 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8. 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菜花黄,蜂闹房”体现消费者对农作物传粉具有重要作用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存在的食物链为阳光→水稻→青蛙
C.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9.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食品制作中发酵条件合理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和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菌种相同
B. 果酒制备过程中发酵液出现的气体都是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
C. 夏季适合制作腐乳,因为夏季较高温度适合毛霉发酵
D. 含抗生素的牛奶不容易制成酸奶,因为抗生素会抑制乳酸菌发酵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90ml无菌水和振荡的目的是增加尿素分解菌的浓度
B. 纯化培养阶段使用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C. 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常比实际活菌数目偏高
D. 由图中数据可知1g土样中的菌株数约为1.6×107个
11.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花药育种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着丝粒分裂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B. 过程②都需提供光照条件诱导愈伤组织合成叶绿素
C. 过程③的培养基中需添加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以利于根的分化
D. 过程④培育的试管苗为纯合子,与亲本基因型可能不同
12. 下图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是()
A. 倒平板后需间歇晃动,以保证表面平整
B. 平板划线过程中,接种环共需灼烧灭菌3次
C. 图中I、Ⅱ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Ⅱ区挑取单菌落
D. 该实验结果因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
13. 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把食蟹猴的胚胎干细胞注射到猪的胚胎中,培育出了“猪—猴嵌合体”仔猪,如图所示,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动物体内培养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会因接触抑制而停止分裂,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后继续培养
B. 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才能与获能精子受精,进而获得猪胚胎
C. 囊胚期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此嵌合胚胎包含两种动物的组织
D. 该过程运用到的技术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显微注射、胚胎移植等
14.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不同浓度酒精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B. 用70%的酒精处理植物外植体30分钟目的是消毒
C. 在研磨植物绿色叶片过程中添加无水乙醇是为了使不同色素分离
D. DNA提取实验中使用95%冷酒精目的是为了促进DNA的溶解
二、多项选择题:
15. 精氨酸依赖型菌株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
如图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诱变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并进行筛选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紫外线照射目的是提高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率
B. 接种操作需用涂布器把菌液均匀涂到甲的表面
C. 甲为缺少精氨酸的选择性培养基
D. 目的菌M扩大培养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鸟氨酸
16. 番茄在较低温度下运输或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冻伤的现象。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抗冻的转基因番茄。
下图为外源DNA 和质粒上标出的酶切位点及相关基因,其中AFPs基因为抗冻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质粒
B. 获得的AFPs基因应插入质粒上的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
C. 应用BamHI和HindⅡ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以避免目的基因反接
D. 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的受体细胞中一定都含有AFPs基因
17. 蔗糖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植物细胞提供营养、能量和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如图为蔗糖分子进入植物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转运蛋白可转运多种物质,一种物质只能由一种转运蛋白转运
B. 结构①和②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载体且①具有催化作用
C. H+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蔗糖进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 该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浓度偏高)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
18. 在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的活跃期,线粒体通过中间分裂产生两个
生理状态相似的子线粒体(图1)。
当线粒体出现损伤(如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时,会出现外周分裂(图2),产生的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mtDNA,最终被线粒体通过自噬作用降解,而较大的子线粒体得以保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线粒体,在高倍镜下观察其分裂情况
B. 中间分裂产生的子线粒体中含有mtDNA的数量大致相同
C. 通过药物抑制DRP1的活性,线粒体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会受到抑制
D. 线粒体外围分裂可能由高Ca2+、高ROS导致DRP1蛋白在线粒体上的位置不同而发生
19. 下图是家庭人工养殖“鱼菜”共生流程图,下列关于鱼菜共生的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 养殖缸常采用多鱼种混养模式,利用它们占据不同生态位,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B. 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为种植缸中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C. 构建时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
D. 该生产模式可减少整个生产环节中“废物”的产生,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三、非选择题
20. 随着宿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下相公园、古黄河水景公园、河滨公园等相继建成。
公园可以净化空
气,然而公园也会受到虫害侵袭。
研究团队通过调查市区3个公园的植物配置状况和虫害发生情况,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图1是公园部分生物关系,图2是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A~E为能量数值。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基石”是____________,杂食性鸟和蜘蛛关系是____________,图1所示生态系统成分中缺少____________成分。
(2)图2蝗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同化量,图中蝗虫能量流动过程缺少____________途径,蝗虫与蜘蛛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科研人员调查三个公园植物配置情况、害虫种类,如下列表1和表2。
表1 3个公园植物配置情况
公园名称乔木灌木地被草花
种类(种)株数(株)面积(m2)覆盖率(%)种类(种)面积(m2)覆盖率(%)种类(种)面积(m2)覆盖率(%)
下相公园22 607 7201 33 7 625 3 9 10651 48
古黄河水景公园24 585 9572 42 14 3690 12 6 5783 25
河滨公园28 620 19138 87 8 6483 29 2 11401 51
表2 3个公园害虫发生种类(种)
公园名称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刺吸害虫
下相公园19 2 6 13
古黄河水景公园15 3 5 12
河滨公园12 4 3 10
表3 3个公园蜜源植物种类、面积和天敌昆虫种类
公园名称蜜源植物种类蜜源植物面积(m2)天敌种类
下相公园17 2922 9
古黄河水景公园17 2415 7
河滨公园6 1615 3
注:刺吸害虫、地下害虫、食叶害虫主要以地被草花为食,蛀干害虫主要以乔木树干为食。
根据表2数据分析____________公园最易发生虫害,结合表1试着从植物配置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河滨公园蛀干害虫种类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
(4)科研团队建议投放天敌昆虫进行虫害防治,该方法属于____________防治,天敌昆虫往往会因为食物减少而灭亡,根据表3数据分析____________可以提高天敌昆虫存活率,试着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21. 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一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特效药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
图1是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
该抗体可阻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抗体结构如图2所示。
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制备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时,要向小鼠注射
____________,从小鼠____________(器官)内可以获得免疫过的B 淋巴细胞,若想获得较多的该细胞,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化学诱导试剂是____________。
(2)经HAT培养基培养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特点,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
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通入95%空气+5%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3)图2所示,生产的抗体是鼠源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后,抗体的____________区会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该抗体失效。
目前有多种技术可以解决抗体失效问题,如从鼠杂交瘤细胞中提取编码鼠源单克隆抗体____________(填“V区”或“C区”)序列的基因,与从人体中获得的编码抗体____________(填“V区”或“C区”)的基因进行拼接,然后导入骨髓瘤细胞中,进行培养获得新的抗体。
(4)我国科学家破坏小鼠内源Ig抗体基因,利用人Ig抗体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鼠____________中,再将筛选后的受体细胞培养到____________(发育时期),移植到同种代孕母鼠体内,经分娩后培育、筛选获得能产生人Ig抗体的转基因小鼠。
22. 下图1是某同学做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图2是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微管(纺锤体成分)荧光显微图像,图3是细胞分裂各时期所占时间。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取材的根尖长度在2mm左右,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以获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该部分细胞形态特点____________。
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装片制作流程依次为:解离、____________、染色、制片、观察
(2)经图1制片观察,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处于图2中__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图2__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3)从事染色体研究经常要求得到较高的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总细胞数),最理想的措施是使细胞同步分裂,研究团队用各种动植物细胞为材料,尝试几种细胞同步分裂方法:
①coffeine(咖啡因)处理法,用5×10-5M的coffeine处理蚕豆根尖半小时,充分冲洗后恢复培养27小时,再用0.2%秋水仙素处理1.5小时,固定、制片、计数。
Coffeine可以阻断细胞质分裂,细胞停留在____________,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大量____________细胞。
②DNA合成双阻断法,高浓度TdR(脱氧胸苷)可以抑制DNA复制不影响其他分裂时期,对S期细胞毒性最小,洗脱(除去TdR)后细胞继续分裂。
团队利用两次阻断和两次洗脱方法处理细胞,过程如下表,结合图3细胞分裂各时期所占时间,完成下列实验。
顺序处理目的时间
第一次阻断加入过量TdR 使细胞群中细胞阻断在____________和G1/S交界处。
T1≥____________h。
第一次洗脱洗脱,更新培养液除去阻断剂,使细胞分裂正常。
6h≤T2≤15h
第二次阻断加入过量TdR 使细胞全部停留在____________。
T3取决于T2 T3+T2≥21h
第二次洗脱洗脱,更新培养液除去阻断剂,全部细胞同步进入细胞周期
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 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脱氧核糖、蛋白质
D. 若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 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A、Mg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与细胞的其它物质结合在一起,液泡中的水为自由水,B错误;
C、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只有C、H、O,吸收的氮元素不能用于合成脱氧核糖,C错误;
D、细胞生物的核酸都有DNA和RNA两种,若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应是DNA病毒或RNA 病毒,D正确。
故选D。
2.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内膜上存在与水光解有关的酶
B. 质膜内、外侧的蛋白质呈对称分布
C. 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脂和膜蛋白有关
D. 膜蛋白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肽链具有亲水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水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因此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才存在与水光解有关的酶,叶绿体内膜上没有,A错误;
B、质膜内、外侧的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如糖蛋白只存在质膜外侧,B错误;
C、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与膜脂、以及膜蛋白的种类有关,C正确;
D、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膜蛋白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肽链具有疏水性,D错误。
故选C
3. 同一条mRNA上移动的单个核糖体(M)能够逐步转变为核糖体二聚体(D1-D2、D3-D4),从而实现两条肽链的共翻译、共组装(co-co 组装),最终形成具有活性的蛋白二聚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rRNA都是在细胞核中经转录过程产生的
B.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过程中会产生水
C. co-co组装方式对保证蛋白质组装的高效率和正确性有重要意义
D. 利用RNA酶(主要水解mRNA)处理后可纯化出核糖体二聚体【答案】A
【解析】
【分析】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一条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最终形成的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翻译效率。
【详解】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发生,A错误;
B、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可形成多肽,该过程中会产生水并形成肽键,B 正确;
C、同一条mRNA上移动的单个核糖体(M)能够逐步转变为核糖体二聚体,这样的co-co组装方式能缩短蛋白二聚体的形成所需时间,对保证蛋白质组装的高效率和正确性有重要意义,C正确;
D、rRNA被核糖体蛋白所包裹,不易被核糖核酸酶降解,但mRNA容易被RNA酶降解,故可利用RNA酶处理后再纯化出核糖体二聚体,D 正确。
故选A。
4. 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
B. 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
C. 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
D. 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答案】B
【解析】
【分析】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的本质是RN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详解】A、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不会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也不会导致酶变性失活,A错误;
B、酶具有高效性,故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B正确;
C、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在一定pH范围内,随着pH升高,酶活性升高,超过最适pH后,随pH增加,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C
错误;
D、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将淀粉酶水解,则淀粉的水解速率会变慢,D错误。
故选B。
5. 细胞色素C氧化酶(Cyi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电子传递体终末复合物。
正常情况下,外源性CytC不能通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但在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便能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增加ATP的合成,提高氧气的利用率。
若给相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体肌细胞补充外源性CyiC了,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补充外源性Cytc会导致细胞质基质中[H]的增多
B. 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
C. [H]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合成,其中的[H]最终全部来自葡萄糖
D. 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参与生成CO2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详解】AB、分析题意可知,在相对缺氧的条件下给人体肌细胞补充
外源性CyiC,外源性CytC便能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据此原理,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该过程会导致细胞质基质中的[H]减少,A错误,B正确;
C、[H]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其中的[H]最终来自葡萄糖和水,C错误;
D、在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便能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该过程中产物是水而非二氧化碳,D 错误。
故选B。
6. 端粒酶在染色体末端发挥作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序列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
端粒酶存在或不存在时,染色体端粒部分随分裂次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端粒是有特殊序列的“RNA—蛋白质”复合体
B. 端粒和端粒酶的彻底水解产物中都含有脱氧核糖
C. 端粒酶可能促进细胞分裂后端粒DNA的合成
D. 细胞内端粒酶活性较高时能促进细胞衰老、凋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随着细胞的分裂,在端粒酶不存在时,染色体的端粒会逐渐减小,而在端粒酶存在时,可以保持端粒的完整性。
【详解】A、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A错误;B、端粒是有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DNA中含有脱氧核
糖,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中含有核糖,所以端粒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脱氧核糖,而端粒酶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核糖,B 错误;
C、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序列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结合图示可知,端粒酶能促进细胞分裂后端粒DNA的合成,使端粒保持完整,C正确;
D、细胞内端粒酶活性较高时染色体的端粒会保持完整,可抑制细胞衰老、凋亡,D错误。
故选C。
7. 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老年斑是由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B.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C. 癌细胞表面所有糖蛋白均减少,使其容易组织间自由转移
D. 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
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老年人出现老年斑是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积累造成的,细胞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会导致老年人头发变白,A错误;
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都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B错误;
C、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是黏连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于机体是有利的,人体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D正确。
故选D。
8. 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菜花黄,蜂闹房”体现消费者对农作物传粉具有重要作用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存在的食物链为阳光→水稻→青蛙
C.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