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K3 Cloud实施初始化——业务初始化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3Cloud V2。

0业务初始化流程
目录
K/3Cloud V2。

0业务初始化流程 (1)
1业务背景 (2)
1.1编写原则 (2)
2业务初始化流程 (2)
3系统管理 (2)
3。

1组织机构 (3)
3。

2组织隶属关系 (3)
3.3组织业务关系 (3)
3。

4基础资料控制类型 (4)
3。

5基础资料控制策略 (4)
3。

6角色 (5)
3。

7权限 (5)
3。

8用户 (6)
4基础资料 (7)
4.1币别(财务) (7)
4。

2汇率体系(财务) (7)
4。

3税务规则(国际化) (7)
4.1辅助资料(基础) (7)
4.2会计政策(财务) (7)
4。

3核算体系(财务) (7)
4。

4单据类型(基础) (8)
4。

5部门(HR) (8)
4.6岗位(HR) (8)
4.7员工(HR) (8)
4。

8业务组(供应链) (9)
4.9业务员(供应链) (9)
4.10仓位(供应链) (9)
4.11仓库(供应链) (9)
4.12客户(供应链) (10)
4。

13供应商(供应链) (10)
4.14物料(生产制造) (10)
4。

15物料清单(生产制造) (11)
4.16班制(生产制造) (12)
4。

17工作日历(生产制造) (12)
4.18账簿(财务) (12)
4.19核算维度(财务) (13)
4.20科目(财务) (13)
4.21成本中心(成本) (13)
4。

22核算范围(成本) (13)
4。

23资产位置(资产) (14)
5业务初始化 (14)
5.1库存管理 (14)
5.2固定资产 (19)
5。

3应收款管理 (20)
5.4应付款管理 (21)
5。

5出纳管理 (22)
5。

6总账管理 (24)
5.7成本管理 (27)
6供应链启用 (30)
6。

1采购管理 (30)
6.2销售管理 (32)
6。

3信用管理 (34)
6.4组织间结算 (36)
2。

1分销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订货管理 (38)
3生产制造启用 (39)
3。

1工程数据 (39)
3.2计划管理 (42)
3.3生产管理 (45)
3.4委外管理 (46)
4财务会计启用 (48)
4.1智能会计平台 (48)
4。

2报表 (50)
4.3合并报表 (52)
1业务背景
1.1编写原则
通过本流程,可以掌握K/3 Cloud的业务初始化内容、启用顺序以及启用流程,提升产品上线进度,缩短初始化时间。

2业务初始化流程
说明:上述流程是按照全部功能上线的顺序进行列示
3系统管理
业务内容启用顺序如下:
3.1组织机构
1、根据企业的业务运营情况搭建业务组织体系,注意如下:
1)法人性质的组织必须勾选核算组织=法人,因为其需要对外出具财务报告,且肯定需要核算的;其业务组织的组织职能根据实际业务选择;
2)需要进行内部考核以及核算的业务组织勾选核算组织=利润中心,必须选择所属法人,以明确其账务处理的载体;其业务组织的组织职能根据实际业务选择;
3)对于无需内部考核的业务组织(经营实体),无须勾选核算组织,但必须选择所属法人,其账务处理由所属法人进行处理;其业务组织的组织职能根据实际业务选择;
4)影响范围
A、核算组织属性影响参与核算体系的设置
B、业务组织属性影响业务数据的处理(业务单据的录入/查看,报表的查看等)
C、组织机构影响用户的组织范围,间接影响业务的数据隔离
2、组织机构暂不支持引入
3.2组织隶属关系
组织隶属关系就是业务数据汇总关系的体现,以便搭建业务数据的汇报体系。

1、组织隶属关系是按照组织职能建立的业务汇报体系,并且可以有多套隶属关系同时应用
2、销售利润表和销售员排行表支持按隶属关系方案进行数据汇总查询
3、业务单据列表查询和报表查询可以配置按组织隶属关系汇总,具体见产品论坛这个帖子:
http://club。

kisdee。

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6886&extra=page%3D4
4、组织隶属关系暂不支持引入
3.3组织业务关系
组织业务关系就是上下游协助关系的体现,以便选单或者下推进行单据转换时实现协同组织的处理.
1、组织业务关系目前只提供了九大类,具体说明如下:
1)组织业务关系可以按受托方和委托方两个维度设置
2)组织业务关系没有设置,则业务单据只考虑组织具有要求的组织职能即可;如果设置了,则业务单据还需要同时考虑组织业务关系和要求的组织职能
3)组织业务关系对业务单据上的主业务组织无效,只对协助组织有效;主业务组织只考虑具有对应的组织职能即可
4)组织业务关系影响业务单据进行选单或者下推时的协同组织携带
2、组织业务关系暂不支持引入
3.4基础资料控制类型
基础资料控制类型主要用于需要控制的基础资料,分为三个类型:共享、分配、私有。

1、产品对需要控制的基础资料预置对应的控制类型
2、基础资料控制类型可以调整,具体规则如下:
建议:控制类型的调整一般在初始化期间处理,且在没有录入基础资料数据前确定
3、适用场景
1)【共享型】:用于企业对该基础资料进行统控管理,只能由一个组织维护,其他组织使用
2)【分配型】:用于企业对该基础资料进行统控,但是允许多个组织维护,同时基于业务运营使用组织需要调整基础资料的部分属性以满足业务运作
3)【私有型】:用于企业对该基础资料不统控,每个组织各自维护
4、基础资料控制类型影响控制策略的设置
3.5基础资料控制策略
基础资料控制策略就是基础资料的管理规则,基于控制类型进行设置。

1、基础资料控制策略按照控制类型设置不同内容
1)共享型/私有型:只需设置创建组织即可,如果不设置则全部组织均可创建
2)分配型
A、需要设置创建组织和分配目标组织,同时设置字段的修改控制
B、分配目标组织影响分配时的组织范围
C、字段的修改控制是到“基础资料+创建组织+分配目标组织”级别,也就是说允许字
段的修改控制在同一创建组织下不同分配目标组织中是不同的
D、字段修改支持三个控制方式:携带(分配时携带创建组织的内容)、默认(分配时携
带策略中预置的内容)、留空(分配时该字段内容为空,以便分配后补充)
E、允许有多个创建组织,通过再次新增策略选择不同的创建组织即可
2、基础资料分配根据控制策略进行处理,只支持从创建组织分配,不允许从使用组织分配
举例:基础资料由创建组织A分配到使用组织B,使用组织B不能将该基础资料再分配到使用组织C,必须由创建组织A分配到使用组织C
3、影响范围
1)基础资料的创建除了考虑新增权限外,还需要考虑新增时选择的创建组织在基础资料控制策略的创建组织范围内
2)影响基础资料的分配处理
4、基础资料控制策略暂不支持引入
3.6角色
角色可以看成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工作岗位对应,这样就需要构建适合企业运作的角色体系.解决在哪个位置上的问题。

1、角色可以选择用户,一般在系统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后新增角色时即时选择用户,不适用
于初始化期间
2、角色分为系统管理员和普通角色两种类型
1)系统管理员主要用于减轻administrator的工作量,适用于需要按照业务性质或者类型设置独立系统管理员的场景,同时通过设置授权范围控制系统管理员的管理范围,
其无需授权即可使用
2)普通角色就是进行业务处理的角色,需要进行授权才可以使用系统
3、多组织模式下角色分为公有和私有属性
1)公有属性,必须由administrator维护和授权,适用于对应工作岗位的共性内容
2)私有属性,由administrator或者指定组织的系统管理员维护和授权,适用于对应单个组织中工作岗位的特性内容
4、角色设置时不考虑组织因素,私有属性除外
5、角色设置影响权限和用户
6、角色支持引入,可以通过角色列表的引入操作或者数据引入工具进行。

3.7权限
权限就是控制角色可以使用系统的范围,根据角色体系搭建权限体系。

权限分为功能权限(能干啥?)、数据权限(干多少行?)、字段权限(干多少列?)
3.7.1功能权限
功能权限控制角色可以使用系统的哪些功能,解决“能干啥”的问题。

1、功能权限的授权提供【子系统+权限组】和【业务对象+权限项】两种模式,企业是粗放
型管理可以选择前者,是精细型则选择后者
2、功能权限的授权提供批量授权,适用于多个角色批量处理授权
3、功能权限支持引入,建议初始化使用;可以通过数据引入工具进行
1)功能权限引入只支持【业务对象+权限项】模式
2)功能权限模板包含全部的业务对象,在模板中的权限状态下拉选择即可,支持复制
3)功能权限引入建议一个角色一个页签,便于查看内容
4)功能权限支持多个角色同时引入(通过参数设置“支持批量引入”实现)
4、功能权限的影响范围
1)主控台菜单根据功能权限显示
2)业务具体操作受功能权限控制
5、需要注意
1)功能权限控制只对单一业务对象
2)业务单据上的基础资料可不授权即可使用,适用于角色无需维护基础资料只可使用基础资料的场景
3)功能权限中的禁止权限主要解决由于多个角色合集造成冲突权限授予同一用户的场
景,在权限控制中禁止权限是最优先的
举例: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出纳员不能审核凭证,可以对出纳员角色授权时对凭证审核
的权限设置为【禁止】,这样只要具有出纳员角色的用户都不能进行凭证处理,即使
其具有的其他角色有凭证审核权限也不行
3.7.2数据权限
数据权限是设置角色的使用范围,避免敏感数据外泄.解决能干多少事情的问题,也就是可以看到多少行数据。

1、数据权限的设置
1)针对业务对象的查看设置数据范围,也就是业务对象列表/业务报表查看
2)针对业务对象新增时使用的基础资料设置数据范围
3)数据规则设置为方案,可以重用
4)数据范围是单一对象设置,不互相影响
2、数据权限以功能权限的查看作为前置权限
3、数据权限的控制是针对单一对象,不互相影响
举例:物料查看设置数据范围【物料分组=华南区】,不影响采购订单查看范围,采购订单的数据范围可设置为【物料属性=采购件】
4、影响范围:数据权限影响数据查看时的行数
5、数据权限暂不支持引入
3.7.3字段权限
字段权限是设置角色可以看到的内容,以控制敏感内容的查看,解决能看多少列/字段的问题.
1、字段权限是针对业务对象的具体字段设置权限
2、字段权限影响业务对象该字段的显示和修改控制
3、字段权限暂不支持引入
3.8用户
用户是可以使用ERP系统的使用者,解决谁可以使用系统的问题
1、用户通过选择角色获取系统权限,这样更加清楚用户在企业中的位置
2、用户通过选择组织实现多个组织业务的处理
3、用户支持密码策略的设置,以保证用户登录的安全性
4、用户支持引入,可以通过用户列表的引入操作或者数据引入工具进行.
5、用户在数据中心中名称是唯一的,如果姓名相同可以使用增加标示符号以区分
举例:企业中有两个人的名字都叫张亮,可以设置用户【张亮】和【张亮01253】
4基础资料
4.1币别(财务)
Cloud已经预置了常用的币别,在初始化时选择所需的币别提交审核即可。

4.2汇率体系(财务)
若启用外币业务,需在汇率体系设置不同汇率类型下的汇率,外币在特定日期的同一个汇率类型下只允许设置一个有效汇率。

4.3税务规则(国际化)
1、系统针对采购、销售业务,预置了常用的税务规则,用户可结合企业实际业务需要,生
效相应的税务规则进行应用。

2、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所涉及到的业务单据来进行修改和配置税务规则.
3、考虑到国际化企业的应用需要,税务规则出厂预置为分配型的基础资料,如企业是一国的
应用,且不涉及不同州有不同税规则的情况,则可在实施时将税务规则设置为共享型的进行应用.
4、税务规则不提供引入功能。

4.1辅助资料(基础)
1、辅助资料是业务应用上简单基础资料,比如:国家、地区。

2、辅助资料出厂预置按领域列示,在辅助资料类别下预置了各自领域的辅助资料。

3、辅助资料类别和辅助资料都支持自定义,辅助资料通过上级类别可以实现再次分组。

4、使用辅助资料需遵循权限控制,辅助资料本身作为一个业务对象进行授权,对于普通用户
授权后才能使用,Administrator不用授权就可以使用.
5、辅助资料支持引入,可以辅助资料列表的引入操作或者数据引入工具进行。

4.2会计政策(财务)
1、会计政策影响的业务系统:总账、固定资产和成本管理。

2、总账的账簿需根据核算组织的会计政策来建立,固定资产受会计政策的资产政策影响,成
本管理受会计政策的成本政策影响.
3、“适用核算组织”是不需要设置的,当会计核算体系审核完成后自动回填。

4.3核算体系(财务)
1、会计核算体系是对企业核算范围和口径的标准划分,企业可以根据管理需求不同划分多个
核算体系,可以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也可以进行责任中心考核.
举例:法人公司下面有不同的部门,需要对每个部门进行内部利润考核,则需要将这些部门设置为组织机构,并具有核算组织(利润中心)和业务组织的属性,这样建立会计核算体系时选择这些部门形态的组织机构作为核算组织。

2、设置方法:根据系统的组织机构以及实际管理需求,为每个会计核算体系指定对应的核算
组织及其下级业务组织。

核算组织即需要进行管理考核的组织,其财务数据的来源则是其下级业务组织。

下级业务组织的业务单据通过智能会计平台自动生成其对应核算组织的凭证数据。

4.4单据类型(基础)
1、单据类型主要是单据的细分类型,支持按单据配置编码规则、页面布局、字段属性控制、
业务流程、审批流、套打、参数设置
2、前置基础资料:页面布局(BOS IDE中设置)、业务流程、套打
3、单据类型不支持引入
4.5部门(HR)
1、部门信息设置完成后,可以为基础资料岗位和其他业务单据提供服务。

2、部门基础资料由于没有树形展示,建议将部门进行自定义分类,在浏览部门列表时可以
通过分类快速定位.
3、由于部门只是基础资料,并非严格的行政组织单元,是否维护“上级组织单元"可根据企
业实际情况而定。

4、部门基础资料支持引入,不支持引入部门分组。

4.6岗位(HR)
1、前置基础资料:部门.通过岗位设置,可以让人员与之关联,形成一个企业人-员工.
2、岗位与部门挂钩,一个部门下可以设置多个岗位;该部门的负责人岗位可以被记录下来。

3、客户的岗位之间汇报关系如果比较规范成熟,可以维护上级汇报关系,下级汇报关系会
直接关联显示。

工作流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汇报关系来流转。

4、岗位对应角色的设置在这个版本中只是起到一个记录的作用,并没有与角色权限挂钩。

5、岗位可以支持分配,前提是需要先分配部门,才能将部门对应的岗位进行分配。

6、岗位基础资料、上下级关系、岗位对应角色均支持引入。

4.7员工(HR)
1、前置基础资料:部门、岗位。

员工是ERP里最基础的一个要素,在基础资料-员工中,可
以新增人员并给人员任岗。

2、一个员工可以有多个任岗,但是只有一个主岗位,需要有主岗位标识.
3、可以通过“详细信息”按钮维护员工的基本信息和证件信息等,由于信息涉及到个人隐
私,所以在按钮权限控制上需要注意。

4、可以在员工单据上直接给人员设置岗位,也可以仅添加完基本信息后,在基础资料—员工
任岗中来进行添加。

5、用户可以给权限范围内不同的工作组织下的人员添加岗位,添加完成后可以在员工任岗
信息列表中查看。

6、员工以及任岗信息均支持引入。

4.8业务组(供应链)
1、业务组—指业务组织的进一步细化,组织结构比较简单的企业可以不使用。

业务组必须
在业务组织下,只属于一个业务组织。

2、启用业务组数据隔离参数后,用户只能看到所属业务组的数据。

没有分配业务组的用户
不受限制。

3、业务组支持引入引出.
4.9业务员(供应链)
1、业务员-指职员的业务职责分工,业务员必须在业务组织下,一个业务员可以属于多个业
务组。

2、业务员支持引入引出。

4.10仓位(供应链)
仓位是由不同的仓库划分维度的组合搭配而成,例如:楼层、货架、排、列,这些仓库维度存在公用性,例如:原料仓的仓位为:货架。

排.列,成品仓的货位为:分区。

排。

列,两个仓库公用“排”和“列",由于系统中的仓位值集(即:仓库维度)是数据中心级公共资料,因此需要收集整理所有组织的仓库的划分维度,同时收集整理公共维度的所有的仓位值,建立所有维度的仓位值集,和每个仓位值集的仓位值.
举例说明:
原料仓的货架包括:A、B、C,排包括:1排、2排、3排,列包括:1列、2列、3列、4列、5列;
成品仓的分区包括:东、南、西、北,排包括:1排、2排、3排、4排、5排、6排,列包括:1列、2列、3列;
则需要建立仓位值集:
货架:A、B、C;
分区:东、南、西、北;
排:1排、2排、3排、4排、5排、6排;
列:1列、2列、3列、4列、5列.
4.11仓库(供应链)
设置仓库时,需要关注:
1、仓库是否进行仓位管理:如果仓库进行仓位管理,则需要启用仓位;
2、仓库是否允许负库存:存货核算结账时不允许货主为业务组织的物料存在负库存,因此
建议仓库设置为不允许负库存;
3、仓库是否存在MRP计算:对于废品仓、样品仓等情况,一般是不参与MRP计算;
4、仓库是否允许锁库:对于废品仓等情况,一般是不允许锁库;
5、仓库属性:对于委外、寄售等业务,需要在系统中虚拟供应商、客户的仓库,对库存量进行
监控;对于车间在制品管理,需要指定车间仓。

仓库启用仓位管理的步骤:
1、设置仓位值集;
2、在仓库中启用仓位管理;
3、在仓库中选择使用的仓位值集;
4、确定仓库中每个仓位值集使用的仓位值。

4.12客户(供应链)
1、设置客户资料信息,在客户资料上设置销售员、价目表等,可以方便在单据录入客户时系统自动携带.
2、启用多组织时,可以通过分配功能将客户资料分配给其他业务组织使用。

3、客户档案上组织信息页签用于记录客户集团下的各地机构或业务组织信息,如果某地址
默认为收货地址,则可以在订单上默认携带;如果客户集团(A)下多个组织(A1、A2)均与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则需要在系统中将这些业务组织均建立相应的客户档案(客户A、客户A1、客户A2,将A勾选为集团客户)。

如何设置与客户的多方交易?
答:某集团客户A,下有业务组织B、C、D,业务组织B、C均与企业有业务往来,发生交易时,一般由集团A进行结算和付款。

在系统中则可以建立客户档案A(勾选“集团客户"),
客户档案B(“对应集团客户”设置为A),
客户档案C(“对应集团客户"设置为A)。

在销售业务单据上可以通过设置收货方为B、结算方为A来实现以上业务,信用管理也支持相应的客户集团信用管控。

4.13供应商(供应链)
1、供应类别—选择正确的供应类别,供应类别决定允许进行某种采购业务,影响采购单据上
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如委外类只能做委外采购业务,综合类可以同时做采购和委外。

2、默认价目表和折扣表—采购单据选择供应商时可以携带默认价目表和折扣表。

3、税分类和默认税率—税分类指供应商的纳税分类,税分类影响税率。

默认税率指供应商
的通用税率。

制定税务规则时会使用税分类和默认税率。

4、组织信息—指供应商属于多组织或有跨地域分支机构时,可以记录分支机构的信息。


应商业务地点只用于物流配送和票据送达地点。

5、联系人—指负责与企业进行业务交往的供应商职员。

供应商联系人是后台保存的基础资
料,也是联系对象的一部分。

6、供应商支持引入,引入供应商资料时不能引入联系人。

4.14物料(生产制造)
物料是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企业生产经营资料的总称,是企业经营运作、生存获利的物
质保障,物料资料的设置也成为设置系统基本业务资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物料包括:基本、库存、销售、采购、计划、生产等页签。

每一个标签页分别保存与某一个主题相关的信息。

例如:计划标签页用于保存MRP计划运算需要使用到的物料资料,采购页签用于保存采购管理需要使用到的物料资料.
物料初始化流程图如下:
1、物料属性和物料控制分开;
2、支持双库存单位管理;辅助库存单位必须为与基本单位存在浮动换算关系的单位;
3、物料初始化时,需要设定默认发料仓库和发料仓位,确保后续业务流程顺畅.
4、子项单位、销售计价单位、采购计价单位和委外计价单位支持固定和浮动换算。

5、设定生产车间默认值,便于MRP生成生产类计划订单和新建生产订单时,生产车间默认取
值;
6、入库数量不稳定的产品,需要设定入库上下限;
7、需要建立BOM的物料,需要勾选“可为主产品”;需要作为联副产品的物料,需要勾选“可
为联副产品”;
8、超发控制物料需要设置超发控制方式和最小发料批量。

9、齐套分析物料,需要勾选“是否齐套件”。

10、支持多页签引入和单页签引入;
11、基本单位、库存单位、辅助库存单位、批号、辅助属性启用和影响成本、BOM版本
启用和影响成本在物料被引用后,反审核不能修改;
4.15物料清单(生产制造)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简称BOM,是生产制造系统的一个基础数据,用来表达组成某个制成品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等的组成结构关系。

BOM反映了产品的组成结构,表明了产品各个层次物料的从属关系和数据关系。

1、BOM支持版本管理;
2、父项物料必需在物料上面勾选“可为主产品";
3、联副产品页签
a)物料上面必需勾选“允许可为联副产品”
b)可以维护联副产品信息;
c)联副产品支持辅助属性;
4、子项类型包括:标准件、替代件和返还件。

a)标准件:生产过程中正常需要使用的子项物料;
b)替代件:替代标准件使用的子项物料;
c)返还件:伴随原材料一起领入产线,生产完成后单独退入仓库的物料;例如:从医疗
设备上面拆卸的显示器,更换为另外型号的显示器,那么被拆卸下来的显示器就是
返还件。

5、用量类型包括:变动、固定和阶梯
a)固定:子项需求量与父项需求量无关,不论多少父项需求量,子项用量都是固定的;
b)变动:子项需求量与父项需求量线性相关,计算时,按父项需求量的多少,按比例计
算子项需求用量;
c)阶梯:子项需求量与父项需求量非线性相关,父项需求量在不同区间内,子项需求量取
不同的值。

6、损耗包含:变动损耗率和固定损耗;
a)变动损耗率:与父项物料用量成比例关系的子项物料的损耗比例.
b)固定损耗:与父项物料用量无关的子项物料的损耗。

7、配置管理;
a)配置BOM时,子项物料可设置【可选择】、【可替换】和【可修改】。

b)【可替换】表示在产品配置时,该物料可以被其他物料替换。

c)【可修改】表示在产品配置时,该物料的用量、损耗、发料组织等信息可以修改。

d)【可选择】表示在产品配置时,该物料不是产品的必备料件,用户可以根据客户需
求决定是否需要该物料。

8、子项物料支持辅助属性;
a)辅助属性影响计划时,辅助属性必录.
9、子项单位可选择与基本单位存在固定或浮动换算关系的单位;
10、支持多种发料方式:直接领料、调拨领料、直接倒冲、调拨倒冲和不发料;
a)直接领料:直接从仓库将物料发放产线;
b)调拨领料:先物料从大仓库调拨至线边仓,再从线边仓发放至产线;
c)直接倒冲:产品汇报或者入库时,根据产品数量自动生成倒冲领料单;
d)调拨倒冲:先将物料从大仓库调拨至线边仓;产品汇报或者入库时,根据产品数量
自动生成倒冲领料单,自动扣减线边仓库存数量。

11、支持替代设置和替代删除;
a)替代设置可选择系统中已有的替代方案,也可新增替代料.
b)Cloud将替代料放入了BOM中,成树形展示。

12、支持引入.
13、物料属性控制
4.16班制(生产制造)
班制:定义工厂具体的工作时间,是排产和能力计算的基本数据.
4.17工作日历(生产制造)
1、工作日历是在自然日历的基础上删除非工作日后顺序编排的日历,是ERP系统特有的日
历。

工作日历是计算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与工序计划等的基础资料,对系统运行结果有重大影响.
2、标准工作日历通过工作日历模板套用生成。

4.18账簿(财务)
1、总账的所有账务处理均是按照账簿的维度进行,账簿之间的数据目前是隔离不受相互影
响的。

2、一个核算组织只允许存在一个主账簿,但允许多个副账簿。

主账簿的会计政策、本位币、
默认汇率类型等必须和核算组织的默认会计政策一致.主副账簿之间没有控制关系。

3、设置方法:可以根据账簿的必录属性来决定是否设置多个账簿。

比如,是否要建立多个不
同本位币的账务数据,是否要建立不同科目表的账簿或者账簿启用期间不一致等。

4、关键字段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