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上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蒋文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答案填到一大题后面表格相应题次下) 1 、有关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中,不合理...
的是( ) A 、为使街道两侧的建筑物都获得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方位应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B 、为减少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工矿企业宜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C 、为保证飞机飞行安全,机场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小、风速较大的地方
D 、为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等资源,长江中下游地区应采取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 2、气候变化史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尺度,其中历史时期是指 ( )
A 、距今一万年以前
B 、 第四纪冰期后的近一万年来
C 、近一两百年来
D 、 近几十年 3、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有 ( )
①海水入侵 ②海岸侵蚀加强 ③沿海洪涝灾害加剧 ④陆地污水排放受阻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有关全球气温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全球气候变化即为全球气温变暖
B 、全球气温变暖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C 、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D 、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
5、属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是( )
A 、全球变暖、噪声污染
B 、海洋污染、生态破坏
C 、酸雨危害、臭氧层的破坏
D 、电磁污染、白色污染 6、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诞生在
A 、较为平坦的高原上
B 、河口地区
C 、河流中下游平原上
D 、沙漠中的绿洲上 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的措施主要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防止水污染
C 、兴建水库
D 、节约用水 8、青藏高原是高寒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生态环境脆弱,但这里也有丰富的清洁能源,如( )
A 、太阳能、地热能
B 、石油、天然气
C 、煤
D 、生物能 9、人们通过植树造林能预防或者减少的地质灾害是( )
A 、地震
B 、火山爆发
C 、滑坡
D 、暴雨洪涝
10、下列关于地形与交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东部平原人口密集,故交通网的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B 、四川省西部四川盆地地势较平坦,交通网高于四川东部高原区
C 、平原地区的交通网往往呈现网状分布
D 、山区公路为了减缓坡度,修建时往往呈现“之”字型弯曲
读图,回答11~13题。
11、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图中①的是:( )
A 、尼日利亚 B、韩国 C、新加坡 D、澳大利亚
12、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
A、① B、①→② C、②→③ D 、③ 13、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的国家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图,回答14--15小题
14、图中所示a 国家可能是:( ) A 、印度 B 、新加坡 C 、美国 D 、德国
15、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 、青藏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内蒙古地区
D 、新疆地区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荚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
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产,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条件,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
这个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完成20~21题
17、材料中反映了美国早期的人口迁移,其原因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
A 、五大湖的淡水
B 、内地肥沃的平原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历史悠久
18、美国有许多老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地形 D 、矿产资源
19、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 、矿产资源的开发 20、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35°
姓名 班次 座位号 考室号
……………………………装………………………订………………………线…………………
A、政治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交通和通讯因素 D 、经济因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21.读世界用水量增长图,回答:(8分)
⑴1900年到2000年城市居民用水年均 增长率为 %。
⑵从图中可知,自1900年到2000年,
增长最快的是 用水量,主要
原因是 。
⑶从图中可知, 用水量增长第二快,
原因是 。
⑷说说世界大部分地区出现“水荒”的解决途径。
(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2分) 2003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 降暴雨,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抗洪第
一线指导抗洪抢险。
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没有出现大的险情。
(1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③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⑤淮河以北水果为柑橘,以南为苹果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⑤
(2)此次淮河流域连降暴雨,主要原因是。
(3)制约该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的压力
B.河流冰期较长,含沙量大
C.交通闭塞,对外开放程度低
D.常规能源不足
(4)图示中铁路线A.为 线,影响该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3分)
(5)图13中C 为京杭大运河,它将成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组成部分,试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对
东线调水方案作出简要评价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三峡移民搬迁虽然十分艰苦复杂,但也存在着诸多有利条件。
从土地资源看,三峡工程淹没耕地、园地2.83万公顷,而库区荒山草地尚有103万公顷。
此外,库区现有耕地中60%约50万公顷属中低产田。
从宏观上看,资源开发、移民开发以及由于三峡工程建设所带动的各种产业,可以拓
展足够环境容量来安置库区移民…… (1)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库区潜在的环境人口容量在哪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移民应坚持( )(多项选择) A.就近后靠,就地安置 B.两条腿走路,就地安置为主,远迁、外迁为辅 C.坚持一次补偿的方针 D.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
(3)三峡工程建设,必然带动库区经济发展,请举出应运而生的第二、三产业的名称: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印度的自然增长率为 。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___型,韩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___型。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_______,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 __ ___。
(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______,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____。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21.(8分)
(1)--(3)每空1分 (1)21 (2)工业工业迅速发展
(3)城市居民人口增加、且污染严重
(4)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只要答对3个,每个1分,
共3分)
22.(12分)
(1)C (1分)
(2)南方来的暖湿气流与北方来的冷气流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滞留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1分)(3)A.(1分)
(4)京九线(1分)合理布局铁路网,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因素)(2分)(5)不利方面:①受地形影响,需多级提水,运营成本高;②沿途经人口稠密区及工业生产活跃区,易造成水质污染;③调水利用过程中,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
化;④沿海地区可能造成海水入侵。
有利方面:①缓解华北及京津唐地区用水紧
张问题;②有效利用水资源,使进调水沿线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6分,每
点1分)
23、(10分,每空1分)
(1)库区荒地的开垦因地制宜,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发展“大农业”
改良中低产田引导移民到由三峡工程建设带动的第二、三产业中就业
(2)BD (3)建筑业建材业(如水泥、钢材、石料等) 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等24.(10分,每空1分)
(1)尼日利亚1。
9% (2)高-低-高低-低-低
(3)人口增长过快劳力过剩,就业困难。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老化劳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鼓励生育或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