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中语文总复习阶段检测三专题十三_十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检测三专题十三~十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题。
(20分)
那年冬天好大雪
连俊超
①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把粗糙的北风吹得没完没了。
②我们裹着棉衣或棉被在刚盖好的大楼里抽烟、打扑克。
我们在等着工头回来发工钱。
出来
半年了,我们才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
工头说他也没拿到钱,要找开发商要。
他开着轿车出去几天了,眼下风还没有把他给吹回来。
③下午,胡小兵正在那边打扑克,突然他披着他的破被子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
抽支烟!”胡小兵今年才跟他爹出来。
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
我
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
我抽了一口烟,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
④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说:“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笑着,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
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地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
当时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
”我不知说什
么好,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1000块钱,可那天我把打算
好的钱给糟蹋
..了。
”“怎么弄的?”我问。
“几个哥们儿在一块玩牌输掉了一半——我原来想捞点,多给家寄点的。
”胡小兵通红的脸上滚动着几滴泪珠,“现在我就剩500了,我给娘说过要给家寄1000的。
我怎么凑也得凑够1000块。
”
⑤我口袋里也没有几个子儿,家里老老小小的,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
我吞吞吐吐地说,口袋里没有钱了,都寄回家了。
胡小兵盯着我,说:“叔,
就借100,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出来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
⑥胡小兵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
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地嚷嚷了,而是把留意力都转向了我和胡小兵。
霎时,一片宁静。
屋内 A 窗外 B 。
⑦我忽然感到尴尬万分。
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
我翻了几层衣服,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搭理你!”我说完,有些手足无措,夺过酒瓶一气喝干了。
⑧“胡小兵,还差多少呢?”突然有人问。
胡小兵哽咽着说:“300。
”“既然答应过给娘寄
1000的,就不能寄500,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这50吧!”一只只粗糙皲
..裂的手伸进了
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
胡小兵流着鼻涕
..,不住地说着“感谢”。
⑨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我鼻子还没这么酸过。
我朝窗外瞟了一眼,望见了随风飘舞的雪花。
我在外跑了几年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雪好像把全部的大楼都塞满了。
我说:“北风得了势,把大雪也叫出来了。
”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
时常有人说:“咱家的雪确定比这里的要大得多!”
⑩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
坐在火车上,仍旧看得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粗糙.( )
(2)皲.裂( )
2.文章第①段写得好,好在哪里?(3分)
3.第⑤段和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各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4分)
第⑤段:
第⑦段:
4.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用括号中的词语代替。
(4分)
(1)说给她寄1 000块钱,可那天我把打算好的钱给糟蹋
..(输掉)了。
(2)胡小兵流着鼻涕
..(眼泪),不住地说着“感谢”。
5.细致品尝“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这句
话的表达作用。
(3分)
6.结合语境在第⑥段结尾A、B两处各续写一句描写性的句子。
(4分)
A:
B:
二、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第7~11题。
(30分)
家乡的密码
蔺丽燕
①直到今日,我才知道,家乡是有密码的。
②家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
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
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雪白的盐花。
打捞上来的盐,积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
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快。
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
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
的男壮劳力。
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全部。
④渐渐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
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
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
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⑤家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
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
把上等的颜料涂抹在苹果、梨子上。
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⑥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粱,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
和大白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熬煎,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
只有劳动,
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
⑦家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
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
它们时而聚集,叽
叽喳喳,像是开一场喧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⑧花开花落,冬去春来。
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晨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
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红尘,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
可是人呢?终究要接受庸常人
间的风雨吹打,在光阴的河流里,渐渐随水而逝,不见踪迹。
⑨家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
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而行,步履矫捷地走出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
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
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祥的母亲、缄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作烟火气息的羹与汤。
⑩从前,只是片面地以为,家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
流光辗转,才渐渐懂得,家乡是有密
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心灵深处。
吮吸着家乡的乳汁,品咂着家乡的味道,回放着家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家乡
的密码,却与家乡遥隔了万水千山。
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选自《思维与才智》,有删改)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④段的内容。
(5分)
8.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8分)
(1)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颜料涂抹在苹果、梨子上。
(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
(2)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
..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两个加
..。
发白
点词表达的意思是否完全相同?请简要分析)
9.文章以“家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10.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
(6分)
11.“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请你结合前文,写出“我”“黯然神伤”的缘由。
(5分)
三、阅读下面的争论文,完成第12~16题。
(25分)
弘毅与人格修养
张传燧
①“弘毅”一词,最早出自孔子的《论语》。
《论语·泰伯》:“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里的“弘”指“远大”,“毅”指“刚毅”,“弘毅”即志向远大,毅力坚韧。
这两句的意
思是:人应当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坚韧的毅力,才能担当社会重任、实现远大志向。
②所谓人格修养,既指每个个体思想、道德、性格、情感、意志、志向、信念、谈吐和举止的
训练、培植和完善过程,亦指每个个体通过这个过程所获得的综合人格素养和不断提升的人生境界。
③“弘毅”与“人格修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④首先,它是构成个体良好完善的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
人格内容中,志向、信念、看法、情感、意志等是其最重要的内容。
思维活跃、心地开朗、胸怀宽敞、达观向上、目光远大、信念坚决、审时度势、果敢决断、刚毅坚毅,无疑是我们要训练、培植和养成的健全和谐人格的重要品质。
这些心理品质的缺失,就会使个体出现特性心理疾病或曰人格障碍。
⑤其次,它是个体进行人格修养的重要心理条件。
人格的形成受到先天遗传、社会环境和后天
教化等多种困难因素的影响。
人的气质、智力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的性格、价值观、志向信
念等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教化或训练。
综合来看,人格主要是受后天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
由于
后天因素参差不齐、清浊难分、诱惑许多,由于人格的修炼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因此须
要个体具有良好健康、豁然达观的人生看法、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决的志向信念,还须要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抵挡诱惑的坚毅意志力和自我限制力,才能达成人格修炼的目的。
这就是朱熹所说
的“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
人格修养的价值就在于凸显弘毅坚韧、刚健进取的特性,张扬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追日”情怀,成就个体自我的魅力人生。
⑥所以说,弘毅在人格修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不仅历代名人都强调情感陶冶、意志磨炼,而
且当代许多大中小学都将“弘毅”作为校训的重要内容,用以激励青少年养成豁达乐观的人生看法、奋勉向上的进取精神、坚决执着的志向信念和坚忍坚韧的意志品质。
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历史又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人民华蜜的重任给予新一代青少年。
这就是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青年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养,坚决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
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同学们,让我们树立远大
的志向,磨砺坚韧的毅力,提升我们的人格修养吧!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大任,成就幻想。
(选自《中国德育》2014年第21期,有改动) 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分)
13.简析第③~⑥段的论证思路。
(6分)
14.请指出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分)
15.选文第④⑤段能否调换依次?请说明理由。
(6分)
16.请为本文添加一则道理论据。
(4分)
四、阅读下面的争论文,完成第17~20题。
(25分)
愚人不如愚己
汪亭
①消遣时代,愚人之事时有发生。
愚人简单,人人都会,恰到好处能令人发笑,没把握好分寸便
有危急,轻则使现场尴尬,重则让对方生气。
然而愚己就特别保险,既能博得大家欢乐,又可以显出
愚己者的聪慧豁达。
②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时常揶揄自己,以一颗平常心去化解郁闷苦恼,这样生活才会轻松
愉悦。
但是古往今来,愚人者众多,敢于愚己者却不多见。
思想家孔子算一位,他擅长嘲弄自己。
孔
子周游列国之时,境况特别尴尬。
有一次在郑国,孔子与弟子们走散了,子贡找人询问,那人告
知:“东门外站有一人,看上去像丧家之犬,那是不是你的老师?”子贡找到孔子后转述了此话,孔子
苦笑道:“我的确像条丧家之犬啊!”这种愚己,须要强大的志气。
从这看出,孔子胸怀坦荡。
③国学大师启功在他66岁时写下了自嘲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启功才学深笃、著作等身,
如此坦诚诙谐地愚己,让世人对他钦敬无比,宠爱有加。
④文学家苏轼多年谪居,仕途遇到很大的挫折。
在这期间他写过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
望聪慧,我被聪慧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此诗浅白易懂,以轻松戏谑的语气
自我调侃解脱,愚己中尽显苏轼的大度超脱。
苏轼表面愚己,实则反讽的是排挤贤能的宋朝政坛。
宋朝还有个人叫郑广。
郑广曾是闻名的海寇,他被招安做官后,其他官员因其出身常忽视他。
一日,
群僚一起谈论诗歌,郑广赶到后,群僚们根本无视他的存在。
郑广愤愤不平:“郑广粗人一个,现在
我也给众位作一首诗吧。
”大家新奇,默坐静听。
郑广言道:“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郑广坦率地嘲谑自己是海盗,实际讥讽了官如盗贼的腐败官场。
⑤愚己者敢于正视自身的缺陷、不足和失败。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自嘲:“有时我觉得自己是个
很丑陋的人。
”林肯的自嘲超越了自卑,升华为达观的人生看法。
懂得适时愚己的人,往往对生活
充溢自信与酷爱。
演员潘长江戏谑自己:“浓缩的就是精华。
”演员葛优也自嘲:“喧闹的公路不
长草,聪慧的脑袋不长毛。
”
⑥相比愚人而言,愚己更加突显才智。
愚己者大都心胸宽广,为人谦逊,处世聪慧,心态乐观。
愚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与其挖空心事愚人,不如轻松随性愚己。
(选自《渤海早报》)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6分)
18.文章第②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19.文章第⑥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6分)
20.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7分)
答案:
1.(1)cāo(2)jūn
2.点明白故事发生的时间,运用比方手法渲染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气氛,引出下文。
3.(第⑤段:)心理描写(第⑦段:)动作描写
4.(1)“输掉”仅能表现出胡小兵玩牌输钱这一事实。
而“糟蹋”不仅表示输了钱,更能表现出胡
小兵奢侈了自己的血汗钱之后的悔意。
所以不能代替。
(2)“眼泪”一词只表现了胡小兵被农夫工们的举动所感动。
而“鼻涕”一词既符合胡小兵农夫工
的身份,又表现出了胡小兵被感动的程度之深。
同时,也符合“腊月里”这一特定的气候环境。
所
以不能代替。
5.用“一只只”写出了给胡小兵凑钱的农夫工之多,“一张张”写出了农夫工们凑的钱之多。
而
“粗糙皲裂的手”和“皱巴巴的人民币”更形象地表达了凑的这些钱都是农夫工们千辛万苦挣来
的血汗钱。
6.示例A:(屋内)宁静无声,只听见披在身上的衣服和破棉被被风吹得啪嗒啪嗒的声音。
B:(窗外)是北风疯狂的怒号,只望见远处的树木在不停地东摇西晃。
7.写的是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的家乡密码。
8.(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水果在秋日夕阳下的迷人色调,表现了作者内心
的宠爱之情。
(2)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
前者表现了雨靴因为长时间浸泡在盐水里而老化的现象,
后者表现了人因为过度的操劳而显得苍老的样子。
9.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爱好;充当线索,贯串全文;点明中心,表现了作
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0.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林间百鸟图,表现了家乡的朝气与活力,表现了作
者对家乡的宠爱之情。
11.虽思念家乡,却因为距离遥远,不能回去。
12.参考答案弘毅在人格修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解析此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取。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争论的问题的主要见解和主见。
它是一个明
确的推断。
由标题可以看出,选文主要阐释“弘毅”与“人格修养”的关系。
由第⑥段首句“所以说”这个标记性词语以及该句揭示的“弘毅”与“人格修养”的关系可以推断出,该句为中心论点。
13.参考答案第③段用疑问句引领下文,第④段论证弘毅是构成个体良好完善的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第⑤段论证弘毅是个体进行人格修养的重要心理条件,第⑥段归纳出弘毅与人格修养的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争论文的论证思路。
要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按整篇文章或局部(几段或一段)来分析
论证的过程。
选文第③~⑥段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论点)”的依次来论述的,解答时按段落进行概括即可。
14.参考答案志向不远大不足以担当重任,毅力不坚韧不能够实现远大目标。
解析此题考查对争论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
解答此题可参看第①段,第①段说明白“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句意和“弘”“毅”的含义,读懂第①段,再来理解朱熹的话就简单了。
15.参考答案不能。
这两段是按由主到次的依次来进行论证的,这样论证显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假如调换依次,论证的思路就变得混乱了。
解析此题考查争论文的论证结构。
争论文段落之间有三种关系: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动、深化;主次式——论述时先
主再次;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假如段落间是并列关系,就可以调换依次;假如不是并列式,就不能调换。
选文第④⑤段之间是主次式,故不能调换。
16.示例(1)柳宗元说:“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2)明代张居正曾说:“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
17.参考答案论点:愚人不如愚己。
作者是在分析了当下愚人现象的普遍以及愚人的危害后提出中
心论点的。
解析此题要求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论点的提出方式。
找寻论点首先看标题,假如标题是完整的句子且表明作者的观点,那么就是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要结合中心论点的位置以及中心论点之前的内容来加以分析。
18.参考答案举例论证。
运用孔子借他人之话来愚自己的事例有力地论述了“愚人不如愚己”这一论点。
解析依据常见论证方法的特点来辨析文中的论证方法,画线部分举了孔子的事例,可见运用的是举例论证;分析其作用,可依据“举了×××的事例,有力地证明白××××观点(或中心论点)”的格式来解答。
19.参考答案删去不好。
因为此段总结了愚己的种种好处,使作者的论点得以彰显,从而提出了愚人不如愚己的中心论点,体现了争论文论述的严密性。
假如去掉了,争论文的严密性这一特点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不能去掉。
解析首先要概括文段的内容,然后分析此内容能否证明(或从哪个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再分析此文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最终要明确指出有了这一段“使论证更严密”。
20.答案示例做人要有愚己之心,而不是愚人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活得轻松。
解析依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来阐述自己的感受,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