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10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拉萨市10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50分)
(本卷共小25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2018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批判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哲学
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紧密联系
2、“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四月提纲》的提出
3、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在反腐败方面的作用表示欢欣鼓舞,他认为巴黎公社为了消除“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所引起的腐败,“能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所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B.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
C.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段情节:“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的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的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当时俄国掌握实际权力的是()
A.工兵代表苏维埃 B.罗曼诺夫王朝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5、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
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
”投票通过的这部“伟大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在我国五个民族区域自治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7、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
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
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运动直接促成了()
A.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B.连战的大陆“和平之旅”
C.海峡两岸“九二共识”的达成 D.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8、《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为此新中国建立初期采取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反对霸权主义
9、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
”为此中国政府()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10、结束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A.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D.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1、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
尔计划。
”而中国学者对此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B.把欧洲纳入美国势力范围
C.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D.推动了东西欧的分裂与对峙
12、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D.多极化趋势出现
13、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得到了美苏两国的支持 B.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
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14、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
A.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世界主题 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
C.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
15、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
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A.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牛耕技术的国家
B.体现了汉代中国铁犁牛耕技术的发展
C.可调节耕地的深浅,适用于各种土地状况
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6、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②出现地域性商帮③出现纸币“交子” ④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17、“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18、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B.富商的女儿难嫁
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19、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 实施“一五”计划
B. 组织人民公社
C. 进行三大改造
D. 发动“大跃进”
20、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形势下,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2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22、“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上述材料是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这个城市应该是()
A.广州 B.上海 C.珠海 D.深圳
23、昊然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农村的新变化》等并列的栏目。
如果再增加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从复关到入世》
C. 《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D.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24、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民主、平等的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5、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
要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下列有关互联网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三媒介”
B.互联网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D.有些同学沉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26、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材料二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行政体系改革逐渐深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我们将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的报告(2012年11月)(1)材料一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9分)如何理解“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12分)
27、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随时代变迁,我国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材料二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农民
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三下图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松太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的原因。
(4分)他们破产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客观积极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线段DE增长的原因有哪些?(8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答案
26、答案:
(1)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分)
理解: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5分)
(2)提出“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平反冤假错案;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重新召开“两会”;完善政协制度;重视民族工作;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任答四点即可给满分)(12分)27、答案:
(1)特点: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结自足;精工细作。
(8分)
(2)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外国商品的冲击。
(4分)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4分)
(3)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