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_农粘2号_选育及栽培技术_王蕾1_历艳志1_马建1_邢少辰2_魏益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rice; new variety; nongnian 2; selection and breeding; cultivation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 量均居粮食作物的第二位[1]。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粮食供求量以及农产品质量的 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开发 前景广阔,而且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是提高单产、增加 总产、改进稻米品质的有效途径[2-8]。粘稻, 是人民生 活中粘食的原料之一, 又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细粮作 物,近年来, 由于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 各地化 肥施用量的普遍增加, 现有的粘稻品种, 已不能适应 新的生产条件, 影响了粘稻生产的发展。“农粘2号” 是吉林农业大学经过多年培育和选育而成的高产、优 质糯稻新品种,2011年已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为吉林省粘稻生产的发展, 创造了有利 条件。
kg/hm2,比对照“通粘一”增产 7.8% 。该品种于 2011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吉林省吉林、
长春、松原、四平、通化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农粘 2 号;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684(2012)
网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22.1100.S.20120814.0926.003.html
“农粘 2 号”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 140 d,需≥ 10 ℃积温 2 800℃。
6 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应区域
4 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依据农业部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 准,“农粘2号”糙米率82.2%,精米率70.7%,整精米 率60.0%,粒长5.2 mm,长宽比1.7,垩白率糯,垩白 度糯,透明度糯,碱消值6.5级,胶稠度100 mm,直 链淀粉含量1.2%,蛋白质含量8.0%。米质检测结果符 合五等食用糯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农业大学学报,2011,33(4):364-366.
王蕾等:水稻新品种“农粘 2 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 试验结果
2.1 区域试验结果 2009—2010 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2 年吉林
省 7 个试验点平均产量 8 093.2 kg/hm2,比对照 “通 粘一”增产 6.6%,具体各试验点增产状况见表 1。
∗ 基金项目: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162),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20100211),吉林省财政厅科研育种项目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the New Rice Variety—Nongnian 2
WANG Lei,LI Yan-zhi ,MA Jian,XING Shao-chen,WEI Yi-fan,MA Jing-yong 1.College of Agronomy,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2.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chun 130033,China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2 ,August
“农粘 2 号”适宜吉林省的吉林、长春、松原、四 平、通化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参考文献:
[1] 曹静明.吉林稻作[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70-80. [2] 杨福,马景勇,凌凤搂,等.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号”选育报告[ J] .吉林
农粘 2 号
通粘一号
增产/% Yield increase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8 270.5
7 792.8
6.1
sciences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9 687.5
8 965.0
8.1
Agronomy college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农业大学学报,1998,20(3):8-11. [3] 马景勇,杨福,凌凤楼,等.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的成就、进展与前景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4):1-5. [4] 杨福,马景勇,凌风楼,等.水稻新品种“吉农大13 号”选育报告[J].吉
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 6):1-3. [5] 历艳志,王晓丽,马建,等.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春 130118;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长春 130033
摘 要:水稻新品种“农粘 2 号” 是以“恢粘一”为母本、“藤系 150”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
2009—2010 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 8 093.2 kg/hm2,比对照“通粘一”增产 6.6% ;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 8 597.7
5 品种特征特性
“农粘 2 号”稀播育壮秧,4 月上旬播种,采用钵 盘育壮秧,每个钵孔 4~5 粒,5 月中、下旬插秧。栽 培密度行株距 30 cm×20 cm,每穴插 3~5 苗。农家肥 和化肥相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施纯氮 150~160 kg/hm2,底、蘖、补按 40%、30%、20%比例分期施 用,纯磷 80~95 kg/hm2,作为底肥一次施用,纯钾 120 kg/hm2,分两次施用,底肥和拔节期各施 50%,盐碱地 要配施锌肥。田间水分管理采用浅深浅间歇灌溉方 式。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稻瘟病、二化螟。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8 420.0
7 486.7
12.5
7 493.9
7 036.0
6.5
7 828.3
7 449.5
5.1
8 473.0
7 946.0
6.6
8 428.6
7 928.6
6.3
7 982.3
7 539.7
5.9
8 093.2
7 590.1
6.6
平均产量 8597.7 kg/hm2,比对照“通粘一”增产
试验地点 Place
产量/(kg·hm−2) Yield
农粘 2 号
通粘一号
增产/% Yield increase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7 824.4
7 528.9
3.9
2009
2010 平均 Average
2.2 生产试验结果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通化市田禾种业公司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作者简介:王蕾,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水稻优质高产育种。
收稿日期:2011-07-21
网络出版时间: 2012-08-14 09:26
**通讯作者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 Year
2012 年 8 月
表 1 2009—2010 年“农粘 2 号”区域试验结果 Table 1. Results of regional trials of nongnian 2 ( 2009—2010)
Abstract:Nongnian 2 was selected through compound sexual hybridization using pedigree technique, its female parent was huinianyi and its male parent was tengxi150. Its yield was 8 093.2 kg/hm2 in the 2-year regional test, 6.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variety tongnianyi ; its yield was 8 597.7 kg/hm2 in the production test, 7.8% higher that of the control variety tongnianyi. Tongnian 2 was examined and approved by Jilin Evaluation Committee of Crop Variety in 2011. It had such advantages as good quality, high yield and wide adaptability. It suits to be planted in the middle late regions of Jilin, Changchun, Songyuan, Siping, Tonghua, Yanbian, etc.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6):694-696. [6] 马景勇,侯军梅,张文忠,等.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28”选育及栽培技术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33(3):269-271. [7] 马景勇,历艳志,马建,等.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33(1):14-16. [8] 马景勇,关峰,马贵龙,等.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38”选育报告[J].吉林
表120092010年农粘2号区域试验结果table1resultsofregionaltrialsofnongnian220092010年份year试验地点place产量kghm2yield农粘2号通粘一增产yieldincrease2009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782447528939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8420074867125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749397036065通化市田禾种业公司782837449551201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847307946066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842867928663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798237539759平均average80932759016622生产试验结果2010年农粘2号吉林省生产试验中3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85977kghm2比对照通粘一增产78各生产试验点增产状况见表2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8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mail:jlndxb@
水稻新品种“农粘 2 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 蕾1,历艳志1,马 建 1,邢少辰2,魏益凡1,马景勇1**
1 选育经过
水稻新品种“农粘 2 号”是吉林农 Nhomakorabea大学于 1999 年以“恢粘一”为母本、“藤系 150”为父本,经人工 有性杂交,当年获得F0,2000—2005 年分别种植为 F1~F6, 2006 年进入鉴定圃种植,产量为 8 600 kg/hm2,比对照“通粘一”增产 3.0%,2007 年升入 品种比较圃,产量达到 8 825 kg/hm2,比对照“通粘 一”增产 3.8%,2009—2010 年参加吉林省糯稻组区 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009—2010年,“农粘2号”在17个抗纹枯病田间 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病级5级,表现中抗。
5.1 植物学特性 “农粘 2 号”平均株高约 104 cm,株型收敛较好,
分蘖力较强,每 667 m2有效穗数 23.0 万株。穗长 17.3 cm,弯穗型,平均穗粒 101.4 粒,结实率约 86.5%。 谷粒椭圆形,子粒黄色,无芒,千粒重约 28.5g。 5.2 生物学特性
2010 年吉林省生产试验 3 个试验点全部增产, 7.8%,各生产试验点增产状况见表 2。
表2 2010年“农粘2号”生产试验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production trials of nongnian 2 ( 2010)
试验地点 Place
产量/(kg·hm−2) Yield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lin city academy of
7 835.0
7 175.0
9.2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平均
Average
8 597.7
7 977.6
7.8
3 抗病鉴定结果
2009—2010连续2年采用苗期分菌系人工接种、 成株期病区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 “农 粘2号”对苗瘟表现中抗(MR),对叶瘟表现抗(R), 对穗瘟表现中抗(MR)。2009—2010年,在19个抗纹 枯病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稻瘟率为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