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遵义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八下·江津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诘责(jié)文绉绉(zhōu)掺和(cān)颔首低眉(hàn)
B . 脚镣(liáo)黝黑(yǒu)创伤(chuāng)相形见绌(chù)
C . 驰骋(chěng)瞥见(piē)飞窜(cuàn)汗流浃背(jiā)
D . 囿于(yòu)发怔(zhèng)挑剔(tì)长吁短叹(xū)
2. (2分)(2012·呼和浩特)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玲珑剔透黯然失色无人问津断壁残垣
B . 相提并论顾名思义根深蒂固恃材放旷
C . 尽态极妍锋芒必露眼花缭乱正襟危坐
D . 翻来覆去重峦叠嶂五彩斑澜前仆后继
3. (2分) (2017七上·柳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不能换为括号中的词语的一项是()
A . 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句末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字)
B .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兼顾)
C .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自豪)
D . 朗读的时候,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注意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在琅琅书声中感受汉语之美。
(默读)
4. (2分) (2017八上·成都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 .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 . 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确实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5. (2分) (2017七上·永定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B . 一些沿海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现在的景象日新月异,和内地相比真可谓世外桃源。
C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D . 这些含有三聚氢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乳制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 (2分)(2016·河源模拟) 仿照所给例句,用下面的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
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________。
友情:________。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7九·平邑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2)
夫战,勇气也,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3)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4)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
(5)
____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6)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8)
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7九下·万盛开学考)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的精彩章节,请借助阅读经历,完成下面两小题。
(1)
简要说出“智取生辰纲”这一故事情节中的两个关键的行动步骤。
(2)
智取生辰纲能够成功,除了人的因素,也离不开自然条件的“相助”,请简要说出有利于智取的两个自然条件。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
9. (2分)班级墙报也将切合这次文化旅游的主题出个专栏,分为四个板块,其中已开辟两个,请你再开辟两个,并拟好名称。
板块一:品宁波美食美味;板块二:听宁波古调古韵
板块三:________;板块四: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10.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
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
(2)
为什么斯科特五人到达极点时,“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3)
画横线句子中讲“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该如何理解?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感情?
(4)
文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
(5)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11. (17分) (2019九上·徐闻期末)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
①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
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各自成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
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已恍如梦境,母亲的家冷清了。
②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
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便急着去看母亲,母亲看到我高兴极了,她不知拿
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
③“喝酒吗?”母亲问我。
我说喝,母亲便忙给我倒酒。
我才喝了3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
”我就准备不喝了。
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
”我又喝。
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
”我停杯了。
母亲又笑了,说:“喝了5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
”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
我就又喝了。
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
”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
“不许喝了,不许喝了。
”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
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
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
“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
”母亲说完,看着我喝。
④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
⑤我的母亲!
⑥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
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4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然后要看我睡觉的那张六尺小床放在什么地方。
那时我的女儿还小,随我的妻子一起睡大床,我的六尺小床放在那间放书的小屋里。
小屋真是小,床只能放在窗下的暖气旁边,床的一头是衣架,一头是玻璃书橱。
⑦“你头朝哪边睡?”母亲问我,看看小床。
⑧我说头朝那边,那边是衣架。
⑨“不好,”母亲说,“衣服上灰尘多,你头朝这边睡。
”
⑩母亲坐了一会儿,突然说:“不能朝玻璃书橱那边睡,要是地震了,玻璃一下子砸下来要伤着你,不行不行。
”母亲竟然想到了地震!百年难遇一次的地震。
⑪“好,就头朝这边睡。
”我说,又把枕头挪过来。
⑫待了一会儿,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又突然说:“你脸朝里睡还是朝外睡?”“脸朝里。
”我对母亲说,我习惯右侧卧。
“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太干燥,嗓子受不了;你嗓子从小就不好。
”母亲说。
“好,那我就脸朝外睡。
”我说。
⑬母亲看看枕头,摸摸褥子,又不安了,说:“你脸朝外睡就是左边身子挨床,不行不行,这对心脏不好。
你听妈的话,仰着睡,仰着睡好。
”“好,我仰着睡。
”我说。
⑭我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上来。
我没想过漫漫长夜母亲是怎么入睡的。
⑮我的母亲!
⑯我的母亲老了,常常站在院子门口朝外张望,手扶着墙,我每次去了,她都那么高兴,就像当年我站在院门口看到母亲从外边回来一样高兴。
我除了每天去看母亲一眼,帮她买买菜擦擦地板,还能做什么呢?
⑰我的母亲!我的矮小、慈祥、白发苍苍的母亲……
(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2)第⑤、⑮两段,“我的母亲!“两次独立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赏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
②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四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2. (15分) (2015八上·江苏期中) 阅读下列文章,按要求答题。
从微博到微信
陆高峰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
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
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
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
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
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
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
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
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
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
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
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
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
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
文章开头从最近“两条消息”写起有哪些作用?
(2)
根据第⑥段内容,回答问题。
①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第⑦节说一些政府将“微博”当成“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
13. (21分) (2017九·平邑期中)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
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
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
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会天大雨________ 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_______
③援谓之曰________ ④确为烈士,当如此矣________
(2)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 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3)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的句子。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②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
【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5)
【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
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
八、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9八下·宁波期中) 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是生命中美好的一段时光,青春代表着一团朝气和一份激情,无畏无惧,没有困难,没有探险,只有奋斗和热血。
请你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要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1、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8-1、
8-2、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
9-1、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
13-1、
13-2、
13-3、
13-4、
13-5、
八、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