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案:3.2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案:3.2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
的关系(无答案)
画川高中高一物理备课活页纸
课题: 3.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备课时间: 授课班级: 高一(1/7)班 授课时间: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用控制变量法实现。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3、帮助学生会分析数据表格,利用图象寻求物理规律。

〖重点〗1、控制变量法。

2、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3、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难点〗误差分析
授 课 过 程
【课前预习】
1.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________的物理量。

根据事实经验,加速度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物体________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就越大。

加速度还与物体_______的大小有关,物体________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2.控制变量法:加速度a 和质量m ,受力F 都有关系。

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________不变,测量物体在________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________,测量不同________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这种先控制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其余参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实验目的】 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自身质量的关系 【研究对象】 小车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1.控制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 2. 控制拉力不变,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自身质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
纸带
砝码m
长木板 小车M F
1、 控制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实验方案:不改变小车质量M ,通过改变砝码质量m (即重力G )改变小车所受拉力F ,通过打点计时器测算小车加速度a ,探究a 与F(F=G)关系。

存在的问题:1. 合力等于拉力F 吗?
解决方案:需要消除摩擦力,通常可将木板适当倾斜,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能匀速运动。

2、拉力F 砝码的重力G 吗?
解决方案:使小车质量M 远大于砝码质量m (1)操作部分:
①安装实验装置。

②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后释放小车。

③更换新纸带,增加砝码质量。

④重复上述过程,记录5组数据。

(2)计算部分:
②描点绘图
(3)总结部分: ① 结论:
② 误差分析: 3、控制拉力不变,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自身质量的关系
实验方案:不改变小车所受拉力F ,改变小车质量M ,通过打点计时器测算小车加速度a ,探究a 与M 的关系
操作部分: ①安装实验装置
②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后释放小车 ③更换新纸带,在小车上增加砝码
④重复上述过程,记录5组数据
计算部分:
②描点绘图
(3)总结部分:
①结论:
②误差分析:
【质量检测】
1.“在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的探究中发现()
A.同一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合外力越大
B.同一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大,受到的合外力越大
C.同一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越小,受到的合外力越小
D.同一物体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受到的合外力越大
2.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 D.图象法
3.一个由静止状态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由刻度尺测出________和打点计时器测出_______,由公式___________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4.在探究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精度是____mm,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

5.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案:3.2探究加速度和力、
质量的关系(无答案) 出来,该关系图象应选用(

A .a-m 图象
B .m-a 图象
C .m a /1-图象
D .a m -/1图象
6.如果m a /1-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A .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m 成正比
B .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成反比
C .物体的质量m 与加速度a 成正比
D .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a 成反比 7.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 与力F 和加速度a 与物体质量M 的关系时,测出了表1、表2两组数据,请在图甲、乙两个坐标上分别作出a-F 和M a /1-图线并分析总结。

表1
表2
a
F
a
1/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