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常用的二十六种药物,懂用就是好药,不懂用就是毒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常用的二十六种药物,懂用就是好药,不懂用就是毒药
01
菊酯类杀虫药
水质清瘦,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对鲢、鳙、鲫毒性大;如沿池塘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鲢鳙鱼死亡。
虾蟹禁用。
02
阿维菌素溶液
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和鲫鱼的死亡。
海水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易导致死亡。
03
含氯、溴消毒剂
当水温高于25℃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造成河蟹死亡,死亡概率在20-30%。
在水质肥沃时使用,会导致缺氧泛塘。
04
杀虫药(敌百虫除外)或硫酸铜
当水深大于2米,如按面积及水深计算水体药品用量,并且一次性使用,因药物渗水深度一般不会超过2-3米,如果仍按实际深度计算用药则会容易造成鱼类死亡,概率超过10%。
05
氯硝柳胺
用于绦虫治疗有特效,但对鱼类剧毒,注意把握好用量。
06
甲苯咪唑溶液
优点:甲苯咪唑是治疗三代虫、指环虫的理想药物,杀灭效果好,不会引起鱼儿停食。
缺点:容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影响治疗效果。
无鳞鱼不能使用。
07
海因类含溴制剂
有效成份大于20%的,在水温超过32℃时,若水体内三天累计用量超过200克/亩·米,会造成在脱壳期内的甲壳水生动物死亡。
08
菊酯类和有机磷药物
除生物菊酯外,其余种类不得用于甲壳类水生动物。
09
辛硫磷
优点:一是治疗大型的寄生虫病效果好,如三代虫、指环虫、锚头蚤,还不会引起鱼儿停食;
二是治疗暴发病的主要药物,和敌百虫、硫酸铜搭配治疗草鱼出血病效果明显;
三是对无鳞鱼敏感性不强,可以低剂量使用。
而敌百虫、甲苯咪唑就严禁对无鳞鱼使用。
缺点:辛硫磷不能与氯制剂合用,易引起死鱼现象,与强氯精、漂白粉合用的毒性强一些,与二氧化氯合用毒性轻一些,杀虫效果没有敌百虫、甲苯咪唑好;大剂量使用后,鱼体易变黄。
010
碘制剂、季铵盐制剂
对冷水鱼类(如大菱鲆)有伤害,并可能致死。
011
一水硫酸锌
用于海水贝类时应小心,有可能致死,特别注意使用后缺氧。
012
代森铵和代森锰锌
不可应于鳜鱼。
代森铵用后易导致缺氧,使用后应注意增氧。
013
维生素c
不能和重金属盐、氧化性物质同时使用。
014
硫酸铜、硫酸亚铁
贝类禁用,用药后注意增氧,瘦水塘、鱼苗塘适当减少用量;30日龄内的虾苗禁用。
鲂、鲟、乌鳢、宝石鲈慎用。
015
硫酸乙酰苯胺
注意增氧,珍珠、蚌类等软体动物禁用;放苗前请试水;鱼苗及虾蟹苗慎用。
016
大黄流浸膏
易燃物品,使用后注意增氧。
017
硫酸铜
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
当水温高于30℃时,硫酸铜的毒性增加,硫酸铜的使用剂量不得超过300克/亩·米,否则可能会造成鱼类中毒泛塘。
烂鳃病、鳃霉病不能使用。
鳜禁用。
缺点:硫酸铜对鱼的鳃组织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使用硫酸铜后有两个副作用:是硫酸铜伤鳃,使用硫酸铜后鳃组织黏液增多,传统收敛伤口的说法值得商榷。
二是硫酸铜使用后易引起缺氧,使用硫酸铜之后3天内(特别是第二天),池塘水体极度缺氧。
原因是鰓组织的黏液和死亡的藻类影响了鱼体的呼吸。
018
敌百虫
敌百虫:主要成分是有机磷杀虫剂。
优点:敌百虫对治疗三代虫、指环虫等大型鲤鱼寄生虫具有很好的效果。
敌百虫与硫酸铜、辛硫磷搭配治疗草鱼出血病效果明显。
缺点:敌百虫具有很强的麻痹作用,易造成鱼停食,无鳞鱼禁用。
虾蟹、淡水白鲳、鳜禁用;加州鲈、乌鳢、鲶、大口鲶、斑点叉尾鮰、鳜、虹鳟、海水章鱼、胡子鲶、宝石鲈慎用。
019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的杀菌效力与水中有机物含量及水温有关:在有机物含量高时,本品易分解失效,此时可适当调整其用量。
水温高时,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增强。
以高锰酸钾作消毒剂时,其用量要根据水质和水温条件而灵活掌握。
斑点叉尾鮰、大口鲶慎用。
020
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
若用于软体水生动物,轻者会影响生长,重者会造成死亡。
海参不得使用。
021
盐酸氯苯胍
若做药饵搅拌不均匀,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特别是鲫鱼。
022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
内服时,无鳞鱼或乌鳢会出现强烈的毒性。
023
季铵盐碘
瘦水塘慎用。
024
杀藻药物
所有能杀藻的药物在缺氧状态下均不能使用,否则会加速泛塘。
025
外用消毒、杀虫药
早春,特别是北方,鱼体质较差,按正常用量用药,会发生鱼类死亡,特别是鲤鱼,死亡概率5-10%,且一旦造成死亡,损失极大。
026
内服杀虫药
早春,如按体重计算药品用量,会造成吃食性鱼类的死亡,概率10-20%。
水质因素
当水质恶化,或缺氧时,应禁止使用外用消毒、杀虫药。
施药后48小时内,应加强对施药对象生存水体的观察,防止造成继发性水体缺氧。
水产抗虫联盟
我们的目标:
打败一切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