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单元试题及答案整理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我会填。
1.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一般主由玻璃管、玻璃泡和刻度三部分构成。
通常所用的温度计摄氏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用字母℃来表示。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这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液柱会上升,放入冷水中液柱会下降.
5.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温度计,读书时眼睛要平视. 6.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最明显,液体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较明显,固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化的最不明显.
7.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的缘故.
8。
零摄氏度写作0℃,零下20摄氏度写作
-20℃。
二、我会选。
1.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B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
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2. 在小喷泉的实验中,把瓶子放进热水中,会产生喷泉,原因是:( A )A。
瓶内空气受热膨胀B。
瓶内液体受热膨胀 C.瓶子受热膨胀
3.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A )的。
A. 密封
B. 敞开C。
都可以
4.宁得太紧的塑料瓶打不开时,可以把瓶盖部分放入( A ),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
A。
开水中B。
冷水中C。
都一样
5.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B )。
A。
春季B。
夏季 C.秋季
三、我会判断.
1.不同的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
2.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
膨胀损坏。
(√)
3.水结冰,体积会缩小.
(×)
4。
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人们的生活有害无益。
(×)
5。
因为任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破了的乒乓球用热
水烫一下也可以鼓起来.
(×)
四、我来告诉你.
1.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既能帮人们做事,又有一定破坏作用,
你能举个人们在生活中利用这一性质做事的例子吗?人们为了防
止热胀冷缩的破坏作用的例子呢?
架线时夏天比冬天架的松一些铁路的钢轨之间留有空
隙………
2.冬天经常会出现钢笔帽拧不开的现象,你是用什么方法拧开
的呢?说说其中的道理。
放在热水中就能拧开.因为钢笔内有空气,放入热水中钢笔内的
空气受热膨胀,这样能拧开。
五、实验研究。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的性质。
那么气体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你
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猜想: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我的实验方案:
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在锥形瓶口,把锥形瓶放入装有热水的
烧杯中,观察现象?
2、把锥形瓶取出,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我会填.
1.认识岩石主要从岩石的颜色、形状、结构、硬
度和滴盐酸后的反应几个方面。
测试岩石的硬度一般用手指甲、
铜钥匙、小刀进行刻画。
2.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页
岩、大理岩、石灰岩等。
3.滴盐酸后冒泡的岩石是大理岩和石灰
岩。
4.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的变化、植物生
长、和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
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岩石的风化.岩石不断地风
化,最终会变成碎石。
5.岩石的用途很多: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如建房、修
桥等;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烧石灰;岩石也是重要的生
活生产材料,如石磨、石碾等;岩石还可以雕刻磨制各种工
艺品,如玉器、石雕等。
二、我会选。
1.下列岩石,硬度最大的是( C )。
A、石膏
B、页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2.手指甲刻画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有刻痕的岩石
( B )。
A、较软
B、较硬 C 、很硬 D 、非常硬
3.从地下涌出的岩浆慢慢冷却后变成的岩石是( C )。
A、化石
B、钟乳石
C、岩浆岩
D、卵石
4.下列岩石中,可以用来雕刻工艺品的岩石是( C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砂岩
5.用盐酸检验岩石时,必须用( B )取盐酸。
A、铝勺
B、滴管
C、直接倒在岩石上
D、塑料勺
6.在( A )中含有动植物的化石.富含稀有矿物的
岩石是( C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7.( C )可以用来烧制石灰、水泥,( D )
用来雕刻工艺品。
A、砂岩
B、页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8.岩石按照成因可分为( B )。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石灰岩火山岩水成岩
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
三、有问必答。
1、结合生活中人们对岩石的应用,介绍一种岩石的用途:(举例说明)
作为建材;提炼金属矿物;作为装饰品;作为颜料等.
2、制作岩石标本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制作标本盒。
选择高4-5厘米左右的塑料盒或纸盒用硬卡纸把内部分隔成5厘米×5厘米左右的方格。
(2)将岩石砸成与标本盒方格大小相近的小块,洗净晾干。
(3)裁写小纸条,写上岩石的名字,作为标签贴在岩石上.
(4)将贴有标签的岩石放在小盒内,再把这些小盒放在大盒内,按顺序排好,便做成了岩石标本.制成的岩石标本要分类存放。
四、实验探究。
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受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吗?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并说一说为什么岩石会有这样的变化?
我的猜想:气温的变化是岩石发生破碎的原因之一。
我的实验方案:
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2.照上述方法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原因:当岩石受热时,体积膨胀,由于岩石从表面到内部受热程度不一样,因此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也就不同。
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
从岩石表面到岩石内部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
部分收缩的程度也不同。
时间长了,岩石各部分总是
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
脱落下碎石屑。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查漏补缺。
1.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
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
叫黏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
2。
土壤中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植物
根部的呼吸。
3。
植树造林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持
水土的根本办法。
4。
土壤能为植物提供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水
分、空气、养料等诸多因素。
5.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
土、腐殖质等。
6.我国的耕地面积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
二、珠海拾贝。
1. 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A ) .
A、多
B、少
C、一样
2.天然肥力最高的两种土壤是(、A ).
A、壤土和黑土
B、黑土和褐土
C、红壤和褐土
3.土粒间的空隙最小的土是(B );土粒间的空隙
最大的土是(A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4.土壤中的腐殖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B )%
~ (C ) %以上。
A、75
B、85
C、90
5.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是(C ).
A、红壤
B、冰沼土
C、荒漠土
D、
褐土
6.( A)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A、蚯蚓
B、蚂蚁
C、黄牛
7.透气性最好的土壤是(A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8. 既能较好地保持水分又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土壤是
( C )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三、我会判断
l.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
的矿物颗粒。
(√)
2。
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
弱。
( ×)
3.保护环境,也是保护土壤的表
现。
( √)
4。
无土栽培能够在沙漠、戈壁滩、海岛等无土地区种
植作物,具有省工、省水、实现作物早熟、高产、避免
土壤病虫害传播、无污染等特点。
( √)
5.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
同。
(√)
四、有问必答。
我国的土壤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保
护土壤做哪些事,请你写下来。
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成立环保宣传小
组;多植树造林;做“护绿小队”队员………
五、实验研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物
质,那么土壤中都含有什么物质?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
验方案。
我猜想:土壤中含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
物质。
我的实验方案:
把土壤放入到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把土壤放入到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
观察现象。
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观察现象,闻一闻气味。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查漏补缺:
1.像太阳、燃着的蜡烛、开着的电灯等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4.光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5.雨过天晴,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阳光被这些小水滴分解成了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6。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能合成新颜色的光.将红光、蓝光、绿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白颜色的光,红光与绿光能合成黄颜色的光,绿光与蓝光能合成青颜色的光,红光与蓝光能合成紫颜色的光。
7.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污染和彩色污染。
二、明辨是非.
1.我们能够产生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
2。
多个平面镜反射的光集于一点,那个“点”的温度会升高。
(√)
3. 阳光通过三棱镜能分散成七种色光。
(√)
4. 白光能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但各种颜色的光不能合成白光。
(×)
5. 光对我们的生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三、珠海拾贝。
1.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C )。
A、太阳
B、水母
C、燃烧的蜡烛2。
汽车后视镜是( A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3. 从侧面看上去,圆形鱼缸中的一条金鱼捞出后大小
会发生(B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4。
太阳光是一种( C )的光。
A、单色
B、多色
C、七色
5. 将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 B ).
A、红光
B、白光
C、浅蓝光
6. 小学生带黄帽子上学,目的是(A )。
A、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
B、好看
C、遮挡
阳光
四、我来告诉你:
1、自然界中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雨过天晴,空气中弥漫着许多小水滴,它们也会像三
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进而形成彩虹.
2、筷子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为什么“折"了?举例生活中类
似的现象。
因为筷子的下部浸入水中的时候,这部分的反射光从
水中进入到空气中,发生偏折,再进入人的眼睛,看
到的筷子的下部与水上部分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
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
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海市蜃楼云海佛光等
五、实验探究。
光在空气中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
验方案.
我猜想:光是沿着直线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我的实验方案:
用纸卷一个直径比眼睛稍大的圆筒,闭上一只眼,用另
一只眼先通过这个筒(此时筒是直的)看灯(也可看
蜡烛,或者看某一观察点,如黑板上的字)。
将直筒的前端弯折后观察.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一、查漏补缺: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2、我国地处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
3、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
4、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因为(地球引力)。
5、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400 )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6、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与经线
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
的纬线圈是(赤道),它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二、珠海拾贝:
1、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读数时,视线要与指
针( B )。
A、垂直B、相平C、平行
2、人们根据(C )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概貌,或
地区与地区的界限.A、地形B、地球仪C、地图
3、在地图上,蓝色表示( B )
A、高地
B、海洋
C、平原
4、在地球仪表面上,连接两极的线叫(A )。
A、经线
B、纬线
C、赤道
5、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B )平方千米。
A、3亿
B、5。
1亿
C、6.1亿
6、( A )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地球引力.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三、明辨是非:
1、气球松开手后会向上升,所以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 ×)
2、我们可以利用GPS或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确定物体
的位置。
(√)3、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
4、踢起的毽子会落到地面,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
5、古人对地球的形状、大小的猜想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认识
科学不能用猜想的方法.
(×)
6、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量时不要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
四、自然探秘: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生活中还有许多事实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举出三个例子说一说吗?
(1)地球仪
(2)太阳的东升西落
(3)月食时,被遮挡部分的边缘是弧形的
(4)海边行驶的船只,先看见帆或桅杆,后看到船体(写3条即可)
五、有问必答:怎样正确使用测力计?
答:1、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2、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再挂钩处挂上重物,把重物提起,注意不能让挂钩的上部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读书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力时不可超过该测力计的最大数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4、不用刻度已被损坏的测力计.5、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六、实验探究:
怎样解释“苹果落地”现象?你能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说明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猜想: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实验方案:
1、用一根细线拴住钩码,吊在铁架台上,用火柴把细线烧断,钩码会落回地面。
2、用手托住一木块,松手,木块会落到地面上。
3、用手拍皮球,球弹起很高,但总会落回地面。
(答案不唯一)
一、填空
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
3、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击、风吹日晒等因素,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4、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叫( 沙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
5、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6、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
7、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8、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
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
9、由于(光的折射),所以会发生筷子“折”了、鱼变大了和
海市蜃楼等现象.
10、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夜晚照明)等;光也会给我
们的生活带来污染,如(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等。
11、(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
(重力)。
二、判断题
1、岩石经过不断的风化最终将变成沙子。
(对)
2、相同情况下,固体受热膨胀体积最多,液体较多,气体较少
(错)
3、使用放大镜时,距离物体越近,观察的就越清晰。
(对)
4、手指甲刻画后留有痕迹的岩石较软。
(对)
5、黏土含沙量大,摸起来比较粗糙。
(错)
6、红色、紫色色、蓝色是色光的三原色。
(错)
7、不同的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情况不一样。
(对)
8、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对)
9、同一物体在两个平面镜前,夹角越大,成的像越多.(错)
10、电焊光,月光、云母光都是光源. (错)
三、选择题
1、我们做的“小喷泉"主要是利用(A )热胀冷缩现象。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2、下列自然土壤中最肥沃的是(C )。
A 红壤B红壤 C黑土
3、渗水快,保水性能差的是(A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
4、彩虹的形成原因是(B)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
5、关于土壤对植物的作用,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C )。
A土壤能使植物得以固定B土壤能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C 土壤既能使植物的以固定,又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
分、水分和空气。
6、我们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的像是(B)A正立的 B倒立的
7、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
这是因为(A )
A空中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B自动消失 C小水滴太小
8、彩虹的光环最内侧的颜色是(B).A红色 B紫色 C 蓝色
9、下列岩石遇盐酸不冒泡的是(A )A花岗岩B砂岩C大
理岩
10、不能成像的镜子有(C)。
A平面镜 B凹面镜 C三棱镜
11、夏天电线杆上的电线与冬天相比(B)A紧了B松了C没
有变化
1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在(C )里长得茂盛A沙质
土B黏质土 C壤土
13、(C)镜中的像是倒立的。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14、(A)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硬度大,遇盐酸冒泡。
A
石灰岩B花岗岩 C大理岩
四、实验技能.
实验一:研究土壤的成分。
(1)在研究土壤成分时,我们可以借助的工具有(烧杯酒精灯)等.
(2)在用加热的方法检验土壤成分时,开始加热冒出的“白烟”
是(水蒸气)。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继续加热看到冒出的“白
烟"应是(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腐殖质)燃烧,同时还会闻到
(烧糊)气味。
(3)通过我们的实验研究,土壤中含有(砂、黏土、空气、腐殖
质)等物质。
五、知识应用题
1、商场超市的瓶装饮料为什么都不装满?
2、为什么农民伯伯经常要给农田翻土、施肥,特别是随着土地
的污染加剧,都多增加有机肥,提倡绿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