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届高考地理 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9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检测检测十
[第二部分综合检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8·福建模拟下图是闽南某山区农作物及其销售市场构成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第一阶段,最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石漠化 B.水土流失
C.盐碱化 D.地面沉降
2.该地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农业科技
C.国家政策 D.生活习惯
解析:解答本题组关键是准确读取图中信息并正确分析。
第一阶段,该地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而题干已告知该地为闽南某山区,因此易导致水土流失。
第二阶段,农业生产以经济作物为主,销售市场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该地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答案: 1.B 2.A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
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
完成3~4题。
3.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解析:材料中显示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市对外交通还不便利,五大湖西部的铁矿石还不能大量运到此处,而图中显示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则当时该地主要工业部门可能是依托煤炭资源的煤炭工业;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其规模变化与劳动力缺乏关联度不大。
答案: 3.B 4.D
2018·抚顺模拟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5~7题。
5.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 B.14.3%
C.5.71% D.15.7%
6.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人口基数小
7.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解析:第5题,根据1997年、1998年的人口数值计算可得。
第6题,题干上明确告诉这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这样的城市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第7题,大量人口迁入会增加城市用地压力。
答案: 5.C 6.C 7.D
2018·成都模拟下图为印度某城市由西至东相距25千米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统计。
读图回答8~10题。
8.图示甲地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合理的解释是
A.位于城市中心,为市政中心广场
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利房地产开发
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
D.位于郊区,只适合电子工业发展
9.乙地土地价格高,人口密度低,应属于
A.中心商务区 B.园林
C.住宅区 D.工业区
10.丙地在城市中
A.为最普遍的类型 B.生态环境最佳
C.交通条件最佳 D.工业点最密集
解析:一般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地价最高,则图中乙地价最高为中心商务区;影响地价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甲地价很低,说明基础设施不完善;丙人口密度最大,为住宅区,是城市最为普遍的功能区。
答案:8.C 9.A 10.A
2018·浙江联考下图为某大城市郊区某村落3年内发展为城镇的示意图。
完成11~12题。
11.村落发展后,当地居民某日发现一直在使用的这口老井水有异味,经卫生防疫站抽
干井水消毒处理后,井水仍然有异味。
这口井水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A.动物落入水井,腐烂所致
B.地表水漫涨,灌入水井
C.生活废水污染了地下水
D.河流上游的水源被污染
12.村落发展后,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有
A.山体破坏,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B.垃圾增多,无法处理,污染环境
C.路面封闭,容易发生“雨涝”
D.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用电不足
解析:井水来自地下水,村落发展后,可能生活废水过多排放,导致地下水污染;图中显示村落都沿河而建,可能会因为修建交通线、占用河道等原因而使河流相对闭塞或流水不畅,从而降水后出现涝灾现象。
答案:11.C 12.C
旅游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
西藏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这是西藏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优势所在。
读图完成13~15题。
13.在现代旅游中,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
A .探亲访友
B .娱乐消遣
C .科学研究
D .调研采风
14.拉萨的城市建筑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该宗教传入我国的文化扩散方式属
A .迁移扩散
B .刺激扩散
C .等级扩散
D .传染扩散
15.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铁路属于
A .自然景观
B .物质文化景观
C .精神文化景观
D .旅游文化景观
解析: 第13题,在现代旅游中其目的性相对较单调,绝大多数是为了娱乐消遣。
第14题,拉萨的城市建筑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佛教从古印度传入我国,距离遥远,属于文化的迁移扩散。
第15题,青藏铁路属于物质文化景观。
答案: 13.B 14.A 15.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P 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
说出P 城市主城区的城市道路网的优点。
分
简要判断主城区对外交通运输线高速公路、铁路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分
市计划在A 、B 两处布局港口和旅游度假区,请给出合适的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分
市还计划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选择一处布局化工区。
请你给出合理的
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分
分析P 城市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对P 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分
解析:
图示城市交通网为环形—放射式;
图中高速公路没有过境城区,而
铁路从市区穿行会造成干扰;港口应考虑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而旅游区应重点考虑环境条件;化工厂污染大气,同时应考虑原料;城市新区建设可促进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新区选址沿海,可促进对外开放和联系。
答案:环形有利于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放射式有利于加强城市中心区与外界的联系。
高速公路布局合理,对外交通运输线布局应以不干扰市区交通为原则;铁路布局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得不合理,目前铁路对主城区市内交通有一定干扰。
处为旅游度假区,B处为港口。
A处有大面积沙滩,环境优美,适合布局旅游度假区。
B处等深线密集,水域较深,航行条件较好;存在较大的空地,发展空间较大;地势较平坦,有利于建设。
处。
理由:附近有盐场,接近原料地;位于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郊外,不会给居民区带来空气污染。
解决城市化问题;②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③成为P市新的经济增长点;③促进了对外开放和对外联系,对推动P市成为国际化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17.2018·深圳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分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区域放大图
材料一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地年降水量范围在______________之间。
分
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其东部主要是____________,西部主要
是________。
分
近年来,材料一中B处因地制宜种植葡萄、枸杞,简述其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
自然条件。
分
材料二为材料一所示C方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分
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
利的区位条件。
分
解析:本题借助我国的部分区域图,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材料一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局部降水量分布特点,从位置上看,A地区为我国的祁连山地区,受地形的影响,多地形雨;B地区为我国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区,光热充足,灌溉便利,发展农业的优势明显。
材料二显示了我国的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方向及交通布局状况、资源分布状况,可明显看出其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发展重化工基地的优势。
答案: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新疆西部略增多400~600毫米
水土流失荒漠化
光热充足;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且肥沃。
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大的企业;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
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海陆交通便利;市场广大;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