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历史-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在最后2分钟才登上历史舞台
地球的一天
02 地球的演化历程

冥古宙
太古宙元古宙ຫໍສະໝຸດ 显生宙代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4600
541
252
66
2.6
隐生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地球的演化历程
活动探究
小组成员合作,按地质年代为时间顺序,从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地球的演化历程。
03 课堂检测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1.3 地球的
历史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
课标要求: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01根据地层和化石,推测其形成时期以及古地理环境特征
02运用地质年代表,说出主要地质年代的大致时间,了解地球的演化简史
03从生物演化、构造运动和矿产形成等方面,说明地球演化的过程。
恐龙化石
DINOSAUR
B
D
(2020·山东淄博期中)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叫作地层,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5~6题。5.水平地层( ) A.下新上老 B.同时形成 C.下老上新 D.陆地缺少6.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 ) A.生成顺序 B.新老关系 C.地表环境 D.时间长短
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
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
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一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思考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由__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
形成现代海陆格局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联合古陆
联合古陆解体
现代海陆格局
规律:海陆演变
规律:生物进化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活动探究
①蓝细菌②无脊椎动物③蕨类④氧气⑤联合古陆⑥爬行动物 ⑦两栖动物⑧哺乳动物








将以下选项分别填入文字空白中,以完成关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描述
海陆演变大气演变植物演变动物演变主要成矿期
地质年代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显生宙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大气演变
海陆格局
矿产
生命演化
植物
动物
规律
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现代大气:氮、氧
海陆形成
地壳剧烈运动,形成联合古陆
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现代海陆分布格局,高大山脉形成
地球周围逐渐形成大气,出现阴晴雨雪等天气变化,原始海洋慢慢形成。出现单细胞生命。
原核生物出现,海藻、细菌繁盛,出现无脊椎动物。
古生代·奥陶纪(4.85亿年~4.43亿年前)21:28~21:4121:41分,地球上发生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奥陶纪生物大灭绝
中生代·侏罗纪( 2亿年~1.45亿年前)22:57~23:14 恐龙鼎盛期
当堂检测——————————————
地质年代表
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诞生(46亿年前)
0:00
冥古宙·地球的雏形( 46亿年~40亿年前)0:00~3:07
0:00
中生代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漂移重要成煤期末期生物大灭绝
裸子植物兴盛被子植物(出现)
爬行动物时代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新生代
现代海陆格局,高大山脉形成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目前处于温暖期被子植物兴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开始形成大气、海洋、陆地
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
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
成矿期:铁、金、镍、铬
成煤期
成煤期
有机质蓝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
早:低等植物晚:蕨类植物繁盛,森林 裸子植物开始出现末:物种灭绝
裸子植物兴盛
被子植物兴盛草原面积扩大
早:无脊椎(三叶虫)晚:脊椎、鱼、两栖 爬行开始出现末:物种大灭绝
爬行动物时代鸟类哺乳动物出现末期:物种大灭绝
B
C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4.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海平面高于现代 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
C
D
(2021·山东菏泽期中)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诺木洪乡境内的努尔河附近,有一道长约2千米,宽约70米的小丘陵,当地人称贝壳梁。揭开贝壳梁表面薄薄的盐碱土盖,下面竟是厚达20多米的瓣鳃类和腹足类生物贝壳堆积层。从古地磁磁性年龄来看,贝壳梁的形成是在距今约15万年前,而青藏高原造山运动是在1亿年以前。贝壳梁是迄今为止我国内陆盆地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古生物地层。据此完成9~10题。9.青藏高原发生造山运动始于(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0.贝壳梁形成前的古地理环境可能是( ) A.冰天雪地 B.气候干燥 C.汪洋大海 D.森林茂密
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石灰岩
页岩反映了静水环境
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1)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2)发现地球演化呈明显的阶段性。
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化石的形成过程
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特殊条件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变成化石
沉积
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海洋
陆地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右图为当地的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
3:07
10:57
21:10
太古宙( 40亿年~25亿年前)3:07~10:57
元古宙( 25亿年~5.4亿年前)10:57~21:10
古生代( 5.4亿年~2.5亿年前)21:10~22:41
中生代( 2.52亿年~6500万年前)22:41~23:40
新生代( 6500万年前~至今)23:58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人类出现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地球的演化历程
前寒武纪
有机质——蓝细菌——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
海洋、陆地、大气慢慢形成金属矿:铁、金、镍、铬
古生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爬行(出现)
联合古陆形成重要成煤期末期生物大灭绝
蕨类繁盛、出现森林裸子植物(出现)
C
C
C
D
(2022·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2021年9月29日,科研人员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了生活于4.3亿年前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混翅鲎(hòu)化石,并将这一新属新种命名为秀山恐鲎,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据此完成7~8题。7.秀山恐鲎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太古宙8.秀山恐鲎生存的地质年代( ) A.恐龙称霸地球 B.现代海陆形成 C.重要成铁时代 D.蕨类植物繁盛
01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火山爆发板块碰撞要了解这些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地层和化石
沉积岩:层理构造上新下老可能含有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岩层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砾石、沙子、黏土等,这些碎屑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