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但具体作年有多种 说法.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 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 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 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诗歌诵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参考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基础知识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海楼: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 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蜀地,把蜀地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初读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原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何处。
注释: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
帆:船,这里喻指星星。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殷勤:情意恳切。
报:回答。
初读感知
译文:
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连着早晨的雾气弥漫飘移,银河流 转,星星点点如千帆荡移。迷迷糊糊中(我觉得)灵魂归回到 天帝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哪儿去。
小结
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 烦闷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小结
语言豪迈,气势磅礴,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此词语工词妙,天、云涛、晓雾有机地连在一起,气势磅礴,格调雄奇,大 有豪放气派。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奔向缥缈的神山,寻 求幸福,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歌赏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 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 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 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 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 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诗词五首》
感谢各位的聆听
主讲人: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唐诗五首》
读经典唐诗 学古人情怀 主讲人:
渡荆门送别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 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 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 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 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 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 吟》《早发白帝城》等。
诗歌赏析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 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随、尽”的动 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 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 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主题概括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 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原 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 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 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 挚感情。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感谢各位的聆听
读经典唐诗 学古人情怀 主讲人:
学习目标
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5),济南(今属山东)人,号 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词风格婉约, 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富有生活气息, 人称“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诗词五首》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主讲人:
新课导入
李清照前期时题材多为自然风光和思念之情,清丽、明快。后期因国破家亡后政 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词变得凄凉而又深沉,多抒发伤时念旧 和悼念亡夫之情。今天,我们学习这首《渔家傲》,看一看是什么风格的诗词呢?
初读感知
精读品味
1.赏析“接”“连”两个动词的妙处。 【合作交流】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 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2. “路长”“日暮”两个词写出了什么? 【合作交流】写出了词人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和辛苦求索、遭逢坎坷的境遇。
4.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词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的? 【合作交流】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 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 这首词就是这样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浪漫主义胸怀的。
初读感知
原文:我报路长 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谩:同“漫”,空,徒然。 举:高飞。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初读感知
译文:
我回答路途遥远,叹息天色已晚,我虽能写出惊人的诗 句,却毫无用处。(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你 不要停,把我所乘的如飞蓬般轻快的小船吹到仙山上去吧。
诗歌赏析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 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诗歌赏析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 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 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 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 离情别绪。
写作背景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 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 孤单寂寞地度过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李清 照性格爽直,不愿受生活的束缚,所以有时她会乘着想象的 翅膀飞向另一个世界,去那里寻求自己的理想。
读一读
殷勤( yīn ) 嗟日暮( jié ) 学诗màn( 谩 )有惊人句 péng(蓬 )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