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语文 综合质量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质量测评(一)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热词与社会热点
①网络热词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件当事人的话,比如“打酱油”、“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一种是网友的发挥创造,比如“山寨”、“猪坚强”、“范跑跑”。
无论是否网友原创,这些语言之所以流行,皆有赖于网友的认可与传播。
在传播中,网友发挥聪明智慧,或戏谑,或嘲讽,或借题发挥,或添油加醋,或曲径通幽,都是一种表达,在表达中完成了自己的好恶与爱憎。
曾有学者称,在五花八门的网络热词中,时政类语词的喷吐量最大,它已成为体现世情民心的一个维度和观测点。
事实上,通过忖度网络热词,我们同样可以窥视到网友乃至民众的所思所想。
进一步说,网络热词其实是社会热词——每个网络热词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
这种连接一方面昭示了网络热词滥觞于现实,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风格。
没有现实的纷繁芜杂,就没有网络热词的风生水起;没有一起起社会热点事件,就很难惊动网友,网友也就无意于传播网络热词。
另一方面则说明,网友不单纯是当年那些只会聊天、玩游戏的少年,他们关注现实,介入现实,不吝于表达,而且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
②同时,从侧面也说明,这些社会热点事件,不是孤立的,不是凭空而成的,他们具有共性,让每个人都为之唏嘘或慨叹,对世道人心造成了强大的冲撞与影响,因此让网友产生共鸣。
诚然,没有谁是一片孤岛,那些不幸的人,那些忍无可忍的表情,乃至那些骄横的权力,那些张牙舞爪的身体语言,无不让我们刻骨铭心。
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现实面前,网友怎能装作视而不见,又怎能心平气和?
③学者认为,以前公众的表达渠道很少,知情渠道也未必通畅,因此网络的巨大传播能力使之成为了公民表达看法、参与社会进程最为便捷和普遍的方式。
正因为如此,每一个网友才不放弃表达,义无反顾地参与与干预。
比如,贵州瓮安事件新闻发布会上,有官员抛出“做俯卧撑”后,原本成为网友口头禅的“打酱油”失宠了,“酱油族”迅速改口,“以后不打酱油了,改做俯卧撑”。
更耐人寻味的是,以后凡是表达对权力不信任或对官方说法存疑,网友皆用“俯卧撑”、“做了三个俯卧撑”来戏谑之,这种戏谑何尝不是一种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网友聚焦的社会热点,多是关系到公共利益,因此网友乐此不疲地运用这些网络热词,一定程度而言,既是公民表达权的运用,也是公民监督权的具体化。
④有人追问,目前正以迅雷之势蔓延的网络热词,究竟能沸腾多久呢?哲人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可以断言,只要社会热点事件不断,只要现实主义不被边缘化,最关键的是,只要公民的权利意识依然蓬勃,网络热词就会沸腾,即便有些词语消失了,肯定还会有更富意味的热词出现。
1.根据文意,下列对“网络热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热词可以是事件当事人说的话,也可以是网友凭空发挥创造的话。
B.网络热词无论是否网友原创,之所以流行,皆有赖于网友的认可与传播。
C.网络热词在流行的过程中,能够表达网友强烈的好恶与爱憎情感。
D.通过忖度网络热词,我们可以窥视到网友乃至民众的所思所想。
2.结合原文,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热词“背后的故事”基本上是能够对人心产生巨大冲撞与影响的社会热点事件。
B.网络热词“背后的故事”大多与公共利益相关,并且能让人产生共鸣。
C.网络热词不断地被网友传播,体现了网友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积极关注程度。
D.网络热词的风生水起,使得社会现实繁芜丛杂,产生了一起起社会热点事件。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具有巨大的传播能力,使得网友们能及时地传播网络热词,表达对社会的看法。
B.五花八门的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体现世情民心的一个维度。
C.网络热词起源于现实,它的出现与传播都体现了网友的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
D.网络热词能否有持久的生命力,最关键的是公民权利意识是否依然强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戆子记
【清】谢济世①
梅庄主人在翰林。
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②。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③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
”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④,而自往召之。
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
”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
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
天寒,瓶已罄,颜未酡⑤,黠者眴⑥朴者再沽。
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
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主既而改御史。
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
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
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
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
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糵⑦,劝主人逐之。
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
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
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⑧以从。
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
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①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广西全州人。
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
雍正年间官御史,因上书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而流放戍边。
后来又因注释《大学》不遵循程朱理学,几乎处以死罪。
清高宗乾隆登位后,曾做过地方官,不久遭谗言解任。
一生仕途坎坷。
②戆(zhuàng):刚直,憨直。
③侑(yòu):劝人饮酒进食。
④司阍(hūn):守门。
⑤酡(tuó):酒后脸红。
⑥眴(xuàn):用目光示意。
⑦媒糵(niè):酝酿,比喻诬构陷害。
⑧粱糗(qiǔ):干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辈兴阑.矣阑:残尽。
B.主人强颔.之颔:点头同意。
C.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伺:伺候。
D.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果:实现。
5.下列句子都能表现戆者“忠直”的一组是(3分)()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②挥拳逐去
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④多酤伤费,多饮伤生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A.②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借戆子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三件事情,描写了主人由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的情感转变,阐明了明辨忠奸的重要意义。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与黠者的言行对比,黠者自身前后的行为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仆人的“可用”与“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本文是一篇文字简练、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
其中黠、朴二人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化身,而戆子则是忠诚正直官吏的写照。
D.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
(3分)
(2)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
(3分)
(3)一梦耳,唯恐其非梦,又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5分)
答: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其一))
(4) 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
天歌
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300;混得不好的,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
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
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说:九度能来吗?
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
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
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
还有,他给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纳了,人家给了50块钱。
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阶级兄弟一场。
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样了,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
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
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
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
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
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噌”地蹿了九度。
其实,九度说的是39度,不过冻得嘴一哆嗦,“30”就吞了下去。
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
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
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
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
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
九度打着哈哈,跑前跑后张罗着。
席间,大家喝酒聊天,牢骚怨气差点就把酒店的天花板顶起来:什么股票太没谱了,说套牢就套牢,十几万转眼就打了水漂儿;什么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钢琴说白买就白买,那玩意儿放家里死占地方,又不能当写字台使;什么现在的官场简直就没法混,大领导之间都别扭着,听谁的话站谁的队,有学问着呢!九度笑着给大家布菜、倒酒,一哥们儿喝得有点大,硬着舌头说:九度,你说你点背的,啥啥没赶上,要不咋也弄个副局干干。
我们都拦着那哥们儿不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同学聚会整成富人对穷人的颐指气使就没劲了。
没想到九度却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我九度这些年是遇到些事,但是,还好,都扛过来了。
我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呢,今年我闺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学费全免。
”我的天!我暗叫一声,给儿子找了4个补习老师,结果连市重点的门都没摸着。
九度说:“我也重新上岗了,电视台聘我当特约记者,咱也混进新闻界了。
还有,我爱人从得癌症到今天已经8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九度一口干掉了杯里的酒,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些牢骚满腹或者臭显摆的哥们儿都有点蔫,咋好像自己的日子过得没九度带劲呢?
聚会结束时,班长拿出了账单。
账单上,九度的名字下面没有写交钱的金额,而是写着一行字:物品搬放、保管,接送……。
班长说,九度不肯白白占大家的便宜,他没交钱,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
还有,他的那身西装是他从前在机关时做的,他的妻子最近很不好……
看着依旧忙忙碌碌送同学的九度,我说,换了我们,谁可以做到像九度那样贫穷却不潦倒,活得生气勃勃的呢?
是的,我们眼里要面子的九度,其实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一点上,九度表现得相当有风度。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小说第二段班长的担心,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毕业后的九度生活境遇不佳,却在校友录上只报喜不报忧,并且拒绝大家的帮助,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
C.一句“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被同学们演绎出了各种版本,这虽然是在开九度的玩笑,但玩笑中却包含着大家对九度“瘦死不倒架”的敬佩。
D.小说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主人公九度的形象。
E.小说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2)小说的主人公九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陈述。
(6分)
(3)“同学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4)结尾两段,有人说是画蛇添足,有人说其必不可少,你的观点呢?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
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
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
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
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
”“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
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
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
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
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
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
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
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
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
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
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
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
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
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
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
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
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B. 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E. 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
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题3分)
1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渔樵.(qiáo)聒.噪(guā)悄.无声息(qiāo)焚膏继晷.(guǐ)
B.晕.车(yùn)纤.细(qiān)面面相觑.(qù)蹑.手蹑脚(shè)
C.晌.午(shǎng)度.曲(dù)雕栏玉砌.(qì)嵌岩窦.穴(dòu)
D.桎梏.(kù)旌旆.(pèì)偃.旗息鼓 (yān)妃嫔.媵嫱(pín)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飘飖瀚海义愤填膺珊珊来迟
B.褥暑崔嵬抱薪救火豆寇年华
C.厮守调济黄粱一梦望风披糜
D.遐想告罄仓皇东出大梦将寤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黍离之悲
....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B. 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
....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C.为了参加“红歌汇”合唱比赛,我班文娱委员精心设计了不少演唱方法,虽屡试不爽
....,但同学们仍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中。
D.为使广大莘莘学子
....早日受益,我公司决定在吉林市区设独家连锁推广机构。
15.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被誉为政坛“黑马”的原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宇因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救灾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220余万元,经中纪委查处而“落马”。
B.作为朝鲜的邻邦,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战事,所以不会像朝鲜战争时那样支持朝鲜以武力改变现状。
C.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本着良心用笔杆服务世界的作家,要从人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历史上的扬州,属于“贵人多难”一类,,,,,。
①且每遭蹂躏之后
②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
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④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
⑤虽屡遭兵火
⑥却不掩其繁华的锦绣的气象
A.②①④⑤⑥③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②④①⑤⑥ D.③⑤④②①⑥
17.仿照所给句子的格式,补写一组句子,使它们构成排比句,并保持句意的一致性。
青春是一道美丽的彩虹,有绚丽的色彩,妩媚的身姿;
,,;
青春是一段多彩的生活,有会心的微笑,真诚的鼓励。
18.请任选一题,写出上联或下联。
(1)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下联:,。
(2)上联: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
下联:。
六、作文(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前不久,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电视台从2012年1月1日起,禁止在每节电视剧放映过程中插播广告,与此同时再次强调:各电视台要减少各种类型的娱乐节目。
发言人解释说:生活需要娱乐,但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思考”!
请以“思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1.答案:A
解析:原文没有“凭空“这样的说法
2.答案:D
解析:颠倒了因果关系,应该是现有“一起起社会热点事件”,才使得“网络热词风生水起”。
3.答案:B
解析:句中“它”指代“时政类语词”,只是“五花八门的网络热词”中的一部分。
【参考译文】:
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
他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憨直。
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助酒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
”接着他又担心憨直的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
歌伎还没有来,憨直的仆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为什么到这里来?”聪明人说:“这是奉主人的命令。
”憨直的人厉声说道:“我在这里当仆人十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人进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他挥动拳头把歌伎赶了出去。
客人们闹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对不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