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听、读、用、思”,切实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听、读、用、思”,切实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发表时间:2016-03-31T09:49:58.98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5期作者:朱锦松
[导读]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交流能力,探索能力变得越来越突出起来,为了达到高效、深入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点——听、读、用、思。

朱锦松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15000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自主地位在课堂上应当得到充分的体验。

由此,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学生课堂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再不是传统的“你讲我听”、“先讲后练”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探究和合作。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交流能力,探索能力变得越来越突出起来,为了达到高效、深入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点——听、读、用、思。

一、学会“倾听”
无论是师生间的交流还是生生之间的互动,无论是小范围的讨论还是大范围的研讨,学生在课堂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倾听”,倾听能融化学习中的一些困惑,能理顺自己的思路,能为自我表达积累素材,所以在数学课堂上,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听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倾听”做好准备
数学课堂上,学生一般会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在小结反思中得出结论,获取知识。

那么在交流前的环节中,学生一定要为接下来的交流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把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或者本小组在讨论中的矛盾记录下来,在全班交流过程或者教师答疑的过程中有侧重的“倾听”。

这样有针对性的“倾听”对于解决学习中的疑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重视“倾听”的过程
倾听的对象可能是教师,也可能是同学,无论是谁,倾听的过程需要是高效的。

这里首先要培养学生做到起码的尊重。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在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没有一个耐心的态度,而是做着自己的事或者一个劲儿地嚷嚷着“我我我”,甚至有的学生站起来回答的内容跟前面同学的发言一样而引起哄堂大笑。

这样的倾听就是无效率的,需要摒弃的。

其次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快速反应,用自己的思考过滤所听的内容,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内化,对于有疑问的内容在头脑中打上一个问号,并进行整理,稍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二、用心“审读”
数学课堂上的读与许多学科有所不同,不注重感情但注重准确,不注重速度但注重理解,所以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只有用心审视,仔细甑别题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事半功倍。

比较好的一个范例是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审题》一课,这节课许多教师在不同的场合接触过,引起了广泛共鸣。

原因在于现实教学中,学生不认真读题,走马观花,似是而非的现象比较突出,每次进行习题讲评时,都会发现好多错误的发生不是因为学生的知识性错误或者能力达不到,而是因为在读题时态度不端正或者方法不准确,导致理解有误,在这样错误的基础上去进行的练习自然是无效的学习行为。

华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是有针对性地针对这样的问题要在课上带给学生一个深刻的体验和反思的态度。

其中有一个环节至今让我记忆深刻:华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一份练习,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其中第1题是“请认真将整个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你的名字。

”第6题是“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

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看似和知识本身联系不大的环节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辩:到底是老师耍了我们了还是自己没有按照要求来“审读”?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简单重复的说教,学生会得到启发。

我们在教学中也应当向华老师学习,精心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感悟到“审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感悟到由于浮光掠影的读题而犯错是多么地令人惋惜,从而形成良好的“审读”习惯,这样的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灵活“运用”
有人说“学习的灵魂在于运用”,其实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知识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

所以现在的数学教学常常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这样的灵活运用中既不会感到枯燥,又可以起到“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在一节实践活动课《实际测量》上,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出足球场的宽度,学生在简单的商量之后采用了多种方式,有的小组用体育器材室里3米长的木杆依次测量,有的小组沿着操场用步测,有的找来了皮尺……,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多种测量方法的科学性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不可以直接测量,就可以采取间接测量的方法,而身边许多物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包括我们人体本身许多部分都可以用作测量工具。

甚至在要求不太精确的时候,还可以用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实践过程,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会显著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加深。

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存在多种方法,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自觉进行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教师要因人而异加以引导,让每一位孩子在数学上都得到应有的、不同程度的、最大最好的发展。

四、注重“思考”
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等系列活动都离不开思考这个根本要素,缺乏了思考的课堂是空空洞的,只有简单模仿的数学是没有生命力的。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应当引导所有的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以此来升华知识,发展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要放手让学生去自由的发展,教师做好组织引导的工作,让学生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具备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