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霸王龙教学设计(共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课外阅读指导课《我是霸王龙》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课《我是霸王龙》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
2、
3、通过老师的念读,掌握故事大致内容。

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画面的能力。

从故事中感受小翼龙的善良。

阅读重点:
爸爸妈妈的话语。

阅读准备:
课件,阅读材料。

阅读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叫《我是霸王龙》。

(板书,齐读)大家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

(出示封面)这是一本绘本故事书,你们看,书的封面有什么?哪只是霸王龙?霸王龙的名字让你觉得它是一头怎么的恐龙?(教师介绍霸王龙)你觉得“我是霸王龙”这句话是谁说的呢?那该用什么语气读?(再读故事名)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讲故事。

1、读绘本:以前,以前,很久以前??“多吃点吧,你要成为一只强壮的恐龙!”师:爸爸希望宝宝成为怎样的恐龙?(板书:强壮)爸爸为什么希望他成为强壮的恐龙?让我们来读读爸爸的话。

(教读爸爸的话)
2、读绘本:妈妈抱着宝宝哄他睡觉??
师:妈妈希望宝宝成为怎样的恐龙?(板书:善良)妈妈为什么希望他成为善良的恐龙?让我们来读读妈妈的话。

(教读妈妈的话)
3、读绘本:爸爸教他怎么飞行??
师:爸爸教他怎么飞行的?演一演。

(出示句子,贴在黑板,教读。

) 4、读绘本:寒冷的下雨天里??
师:妈妈是怎样教育他的?(出示句子,贴在黑板,教读。


5、读绘本:翼龙宝宝朴棱朴棱地一天天长大了??“他一个人行吗?”师:妈妈在担心什么?
6、读绘本:“不要紧,这孩子已经长大了。

”??这是一个安安静静的夜晚。

师:爸爸妈妈这样就离开了小翼龙。

如果你是小翼龙,你希望爸爸妈妈离开吗?(不希望)虽然不希望,但爸爸妈妈还是离开了。

小翼龙醒来后见不到爸爸妈妈,会怎么样呢?(生猜)
7、读绘本:早晨,小翼龙醒过来??小翼龙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师:小翼龙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受)
教师带读这一段,读出小翼龙的心情。

8、读绘本:这个时候,从悬崖底下??
引导看图:猜猜会是谁爬了上来?
9、读绘本:“嘿嘿嘿嘿嘿??这个时候??
师:会发生什么事呢?大家猜猜看。

10、读绘本:轰隆,火山喷火了??爸爸曾经说过:“霸王龙是个粗暴可怕的家伙呀!”
师:此时,小翼龙怎么办呢?是帮还是不帮霸王龙呢?大家帮他做个选择吧。

11、读绘本:过了一会儿,霸王龙一动不动了??小翼龙把岩石一块一块地搬开师:小翼龙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再读妈妈的话)你觉得他是一只怎样的恐龙?(善良) 12读绘本:这个时候??不由得说:“我、我是霸王龙。


师:小翼龙为什么这么自己是霸王龙?他为什么“我、我”说得结结巴巴的?(读出小翼龙的语气)
13、读绘本:“啊,和我一样的霸王龙??喂好多好多
师:小翼龙对霸王龙怎么样呀?他为什么对霸王龙那么好?(读妈妈的话)
14、读绘本:过了好几天??再见,霸王龙!
师:小翼龙为什么飞走了?(再读爸爸的话)
引导观察:小翼龙飞走了,霸王龙怎么样了?(拿着鱼,流出眼泪)他为什么这么难过呀?
16、读绘本:霸王龙不再追赶小翼龙了??真的,谢谢你啊!”
师:霸王龙为什么要捉鱼?他怎么知道小翼龙喜欢吃鱼?他是怎么知道他是翼龙的?
17、读绘本:霸王龙一直一直望着小翼龙消失的地方??
三、续编故事,演故事。

1、说一说。

师:也许下次小翼龙在睡觉时还会遇到霸王龙,那时也许不会再有地震了,霸王龙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演一演。

(同桌互演,指名演。


3、推荐读书。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是霸王龙》这个故事好听吗?霸王龙系列的故事还有《你真好》《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大家可能让家长到网上订购或开书店找找看。

板书设计:
我是霸王龙(小翼龙)
强壮
善良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二:补制课件快乐分享
补制课件,快乐分享
一、问题的提出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进入幼儿园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式以来。

因为其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广泛性,尤其受语言活动教学老师的青睐。

而在教学过种中,能够随手用到的现成课件很少,特别是一些经典故事及诗歌的课件几乎没有。

怎样才能弥补这缺失,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快捷、方便、丰富、多彩的作用呢?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和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这就需要对教学素材进行分析、查找、收集和处理,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技术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很繁杂的过程。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细碎忙碌的,为了节省她们制作课件的时间,让教师们快捷方便地用到丰富多彩的课件,我决定补制课件,快乐分享。

补制课件
幼儿园语言活动,多以故事、诗歌、散文为主。

教学中发现,这些内容,有的能分享到别人的课件,但是课件制作的简单粗糙。

有的内容只有图片和视频。

针对这些,教学中,我边制作边运用,再利用课余时间补制不同年龄段活动内容的课件,以备后用。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补充制作。

1、截图视频打造完美
随着人们对各种节日的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把节日教育当作很宝贵的教育资源。

节日教育中蕴含许多科学价值,如节日的由来《年的由来》、《圣诞节的传说》。

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而所有这些由来传说,大多用动画视频来呈现。

幼儿课本中的故事如《问路》《三间树叶房子》往往也只有动画视频。

这样就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

于是就把视频截图,处理制作成符合上课节奏的课件,把视频放到最后作为完整欣赏。

做到动静交替,完美呈现。

2、摄影挂图重塑经典
挂图时代,相信每个幼儿园都会有一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图片,如诗歌《小猪奴尼》故事《门上的画》等,把这些挂图,用相机拍摄下,用美图秀秀进行图片处理制成课件,既弘扬了经典,又填补了的空白。

用同样的方法,把以前用水粉画保存下来的故事《嫦娥奔月》《帮月亮找朋友》《三只蝴蝶》等、儿歌《牵牛花》绕口令《过河》等也补制成课件。

这样重塑了经典,又丰富了教学资源。

3、补充绘本共同进步
随着绘本阅读的悄悄涌现,幼儿园又掀起了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的温馨场景。

和孩子们一起看图讲故事,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在欣赏图画中理解文学。

绘本教学是师生共同进步的活动。

选择蕴含“父母之爱”“同伴之爱”“爱护环境之爱”的绘本,奠定幼儿情感教育基础。

搜集了绘本大师的作品,如西宫达也的恐龙系列《你看起来好象很好吃》《你真好》《我是霸王龙》,罗布.斯科顿的《小羊罗素》系等。

从绘本中选择很多优美的故事制成课件如《蚯蚓日记》《1只猪和100只狼》补充到幼儿园教学中来,使幼儿得到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

快乐分享
分享是快乐的,它架起了人们情感的桥梁:分享是美丽的,它让每颗分享的心都充满阳光。

把自己制作的课件分享到百度文库,让更多人获得方便,也让知识传播的更远。

和同级部语言活动老师共分享,让我们在语言活动的教学中共同探讨,更同进步。

我们的心更近了,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

三、取得的成效
制作课件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

分享在百度文库中的课件下载量日日攀升。

这说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本园教师使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因为同时可以打包使用课件中插入的音频视频,真正做到了有声有色,生动逼真,优化了课堂教学。

四、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多媒体网络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活力,它让教师在课堂内更游刃有余;制作中从多角度去扩展知识点,添加各种材料,让课件的内容更丰富,更具实用性和科学性,使课件更充分的发挥辅助教学的功能。

篇三:幼儿园大班绘本课件教案:1只小猪和100只狼
幼儿园大班绘本课件教案:1只小猪和100只狼活动目标:
一、通过游戏化阅读,借助创造性表演,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二、采用单页、多页、跳页的多种阅读方式,感知绘本中文字及方向性等特质。

三、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提高解读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大绘本、幻灯片、ppt活动过程:
一、引题,介绍扉页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趣、很好玩的绘本,你们想看吗?我们先来看看绘本的扉页(所谓扉页就是打开书本后的第一页,在这页上往往会告诉我们一些这本绘本的信息,比如他的作者,出版社,也会画上关于这个绘本的一些图画,对于这类书,大家可要仔细观察图画)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画上,看看这个背对着我们的小动物,猜
猜他是谁上?它要去哪儿?树林里有什么呢?
二、阅读绘本的开始部分师:树林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绕到小猪的前面去看看吧!
(一)观察画面,通过模仿活动进行角色体验1.模仿狼的心理活动师:哇!树林里有谁啊?(很多狼),我告诉大家,这里足足有一百只狼,(指着题目说)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只小猪和100只狼的故事。

小猪为什么没有看到它们?这么多狼躲在树背后一动不动,他们想干嘛?(想吃掉小猪)我悄悄地告诉你们,这是一群饿了整整三天三夜狼,看到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走来了,观察他们的动作和表情,猜猜他们会怎么想?
2.观察、猜测狼之间的对话。

小猪越走越近,它们会对旁边的同伴说什么?看看狼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谁来猜一猜?
3.看看,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呢。

指导朗读狼的话。

4.小猪呢?它发现狼了没有?它才不知道大树后面躲着这么多狼,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哼哼:今天天气好,我到树林跑一跑。

(二)体验文字变形带来的阅读乐趣师:小猪刚一说完,哎呀,怎么啦?(教师翻页)1.观察狼说的话(1)狼怎么了?(冲出来)他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弟兄们,冲啊—)猜猜这句话是谁说的,(最大的狼)让学生上台指出。

猜猜这位狼的身份(首领)(2)谁发现了,这边的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要把狼
说的话变红变大呢?(3)指导朗读。

真奇怪,你看字的下面还拖着一条长线,这是什么意思?(念这个字的时候,要把声音拉得很长很长这样后面的狼的弟兄就会听得见,跟的上)我们一起再来学学,可以加上动作。

2.观察小猪说的话(1)看到100只狼追来了啊,小猪说了什么?为什么小猪会说两个“大”字呢?(小猪吓得连说话都发抖了)(2)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猪说的话。

3.分角色表演师:看来小猪今天遇到的麻烦可大了,真是太糟糕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三、阅读故事的发展部分(一)感受绘本的方向性特质1.下面接着来看,注意,我要连着翻三页,小朋友看仔细,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狼追猪)2.小猪是怎么逃的?往哪边逃?谁能够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说一说?(东逃西窜),词卡出现,读读这个词。

3.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猜想小猪逃生的办法师:这么快就把小猪包围了!你们想知道绘本中的小猪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吗?我们去看看吧。

1. 小猪怎么了?猪被狼群包围起来,而且包围圈变得越来越小,你看这时狼的心情怎么样?(得意)一高兴起来他们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先吃小猪的那一部分?(你能猜猜狼会怎么说呢?)
2. 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指导朗读狼的话。

2.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害怕极了,哭了)你看他的手和脚都怎么了(不停的发抖很害怕)谁来学一学小猪害怕发抖的样子。

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师:小猪吓得全身发抖,他会不会被这群狼吃掉呢?读到这,如果我们很想知道答案,不妨可以偷偷瞄一下封底!
(三)步步深入,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1.出示封底:结果怎么样?小猪有没有被吃掉?
2.怪了,小猪为什么没有被狼吃掉呢?这可是一群饿了三天三夜的狼啊,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他自己会想什么办法呢?或者有谁来帮助他?)
3.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呢,有没有人来救他啊?(看狼挥手和小猪再见的一页)在这页,请你仔细看看狼在做什么动作?狼有没有再去追小猪?(没有)这群狼为什么会把小猪给放了,这可真奇怪!
4.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就在狼群越逼越近的时候,有一只狼,站了出
来,(找到了吗是哪一只)他作了一个什么手势?(谁来学学)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5.这只狼手一挡说:“我们有100只狼,而猪只有一只,我们每只狼,只能分到一丁点,怎么会吃得饱呢?”原来狼是嫌猪太少,根本填不饱肚子。

现在你们能猜出这是怎么回事了吗。

(四)结尾:意想不到,结束活动师:到底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呢,教师读故事的结尾部分。

(五)延伸:作者及作品介绍这本有趣的书是谁画的呢?宫西达也!他最喜欢画画了,他还画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书呢!有《我是霸王龙》,《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你真好》等等,如果你们喜欢阅读这些书的话可以买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读一读。

一、教材分析:
《1只小猪和100只狼》是日本着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又一力作。

作品秉承了宫西达也一贯的创作风格,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

作品描写了1只小猪被100狼追捕、围困,最后却因为狼的贪婪和愚蠢而幸免于难的故事,急剧转折的情节设置和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读来忍俊不禁。

作者在画风方面则沿袭了他一贯的富有力度、夸张、变形的画法,巧妙地运用黄绿、棕、白三种简单的色彩,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

在这本绘本中,宫西达也运用了文字的变形、画面方向性的逆转、多种视角的呈现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如同动画片般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妙趣横生。

而在内容的安排上,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看似荒诞,却蕴含了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那就是,生活中的艰难和险境有时会以一种出乎人意料的方式自行化解和消除,因此,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太过紧张和在意了。

二、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情景猜测狼的心理活动,鼓励幼儿大胆用恰当的预期和词汇进行表达
2.学习观察图片,理解绘本的内容,体验阅读带来得乐趣3、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提高解读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结合《1只小猪和100只狼》的图书制作成ppt活动过程:
(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1只小猪遇到一只狼会发生什么事?
1只小猪遇到100只狼又会发生什么事?(幻灯片1)(二)师幼共读,理解绘本内容1.观察第一幅画面,感受狼发现小猪时的欣喜(1)(幻灯片2)画面上有谁?小猪在干什么?
(2)狼看到小猪过来了,心里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说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来表现狼发现小猪时的欣喜)2.观察第二幅画面,发现狼向小猪发起攻击时的各种想法。

(幻灯3)狼怎么了?这时候狼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从画面上找一只狼,学学它的动作。

(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狼的“夸张”)你是怎么出来的?出来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3.观察第三幅画面,体会狼群追跑时的迫切心情(1)接着发生了什么事?狼在捉小猪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2)现在我们来扮演其中的一只狼。

(引导幼儿模仿画面中狼奔跑的静止动作)
(3)(幻灯)你觉得狼会追到小猪吗?为什么?
4.观察第四幅画面,理解狼“希望有100猪”的想法产生过程。

(1)小猪怎么啦?小猪终于被狼群追到了。

这100只狼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这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2)狼会有什么担心吗?
5.自主观看第五、六、七幅画面,理解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变化。

(1)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看的时候没有声音,把你的想法放在心里,一会儿告诉大家。

(观察第五、六、七幅画面)(2)小猪是怎么逃跑的?你从哪幅画面上看出来的?
第五幅画面引导:这么多猪可能有多少只?他们是真的来了吗?狼和小猪会说些什么?
第六幅画面引导:小猪怎么了?狼又是怎样的?他做了什么动作?会说些什么?(鼓励幼儿模仿狼送小猪离开时的语言、动作。

)此环节用文字的变形让幼儿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绘本中所描写的情境,对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里让
孩子们模仿狼和猪说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这本绘本的有趣和好玩。

第七幅画面引导:小猪回来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些狼怎么样了?
(3)我们来演一演小猪和狼。

(师幼共同表演小猪逃脱的经过,进一步感受狼“希望——失望”的心理过程。

)(4)这时候,小猪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感受小猪的惬意,与狼的失望疲惫形成对比)(三)评价角色,讲述绘本故事1、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狼?一只怎样的小猪?
2、迁移一、教材分析:
《1只小猪和100只狼》是日本着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又一力作。

作品秉承了宫西达也一贯的创作风格,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

作品描写了1只小猪被100狼追捕、围困,最后却因为狼的贪婪和愚蠢而幸免于难的故事,急剧转折的情节设置和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读来忍俊不禁。

作者在画风方面则沿袭了他一贯的富有力度、夸张、变形的画法,巧妙地运用黄绿、棕、白三种简单的色彩,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

在这本绘本中,宫西达也运用了文字的变形、画面方向性的逆转、多种视角的呈现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如同动画片般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妙趣横生。

而在内容的安排上,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看似荒诞,却蕴含了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那就是,生活中的艰难和险境有时会以一种出乎人意料的方式自行化解和消除,因此,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太过紧张和在意了。

二、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情景猜测狼的心理活动,鼓励幼儿大胆用恰当的预期和词汇进行表达
2.学习观察图片,理解绘本的内容,体验阅读带来得乐趣3、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提高解读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结合《1只小猪和100只狼》的图书制作成ppt活动过程:
(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1只小猪遇到一只狼会发生什么事?
1只小猪遇到100只狼又会发生什么事?(幻灯片1)(二)师幼共读,理解绘本内容1.观察第一幅画面,感受狼发现小猪时的欣喜(1)(幻灯片2)画面上有谁?小猪在干什么?
(2)狼看到小猪过来了,心里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说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来表现狼发现小猪时的欣喜)2.观察第二幅画面,发现狼向小猪发起攻击时的各种想法。

(幻灯3)狼怎么了?这时候狼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从画面上找一只狼,学学它的动作。

(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狼的“夸张”)你是怎么出来的?出来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3.观察第三幅画面,体会狼群追跑时的迫切心情(1)接着发生了什么事?狼在捉小猪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2)现在我们来扮演其中的一只狼。

(引导幼儿模仿画面中狼奔跑的静止动作)
(3)(幻灯)你觉得狼会追到小猪吗?为什么?
4.观察第四幅画面,理解狼“希望有100猪”的想法产生过程。

(1)小猪怎么啦?小猪终于被狼群追到了。

这100只狼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这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2)狼会有什么担心吗?
5.自主观看第五、六、七幅画面,理解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变化。

(1)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看的时候没有声音,把你的想法放在心里,一会儿告诉大家。

(观察第五、六、七幅画面)(2)小猪是怎么逃跑的?你从哪幅画面上看出来的?
第五幅画面引导:这么多猪可能有多少只?他们是真的来了吗?狼和小猪会说些什么?
第六幅画面引导:小猪怎么了?狼又是怎样的?他做了什么动作?会说些什么?(鼓励幼儿模仿狼送小猪离开时的语言、动作。

)此环节用文字的变形让幼儿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绘本中所描写的情境,对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里让孩子们模仿狼和猪说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这本绘本的有趣和好玩。

第七幅画面引导:小猪回来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些狼怎么样了?
(3)我们来演一演小猪和狼。

(师幼共同表演小猪逃脱的经过,进一步感受狼“希望——失望”的心理过程。

)(4)这时候,小猪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感受小猪的惬意,与狼的失望疲惫形成对比)(三)评价角色,讲述绘本故事1、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狼?一只怎样的小猪?
篇四: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实录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会认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3、有条理的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2、恐龙的演化过程,激发探索求知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恐龙的有关资料、文章的相关段落。

设计理念:
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本课时,紧紧围绕“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这一问题,设计了课件、学习表格,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边读边悟,通过重点词句的分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会学习,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恐龙的名字,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约两亿年前,美丽的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师指黑板,学生读:恐龙) 师:喜欢恐龙吗?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课件出示雷龙图片) 生:梁龙。

生:蛇颈龙。

生:细鄂龙。

生:雷龙。

师: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雷龙”字样,猜对的学生疏起采欢呼,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真聪明,恐龙知识真丰富!
师:再猜!(出示梁龙图片。

)这个准能猜对!
生:梁龙。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梁龙特别长。

师:说得对。

(出示剑龙图片)它是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