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防护架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2)
3. 防护架设计概况 (2)
3.1 防护架选型 (2)
3.2 防护架材料选择 (2)
4. 防护架搭设措施与构造 (3)
4.1 搭设顺序 (3)
4.2 立杆搭设 (3)
4.3 水平杆搭设 (3)
4.4 剪刀撑、斜杆的设置 (3)
4.5 防护架搭设其它注意事项 (4)
5. 防护架的拆除 (4)
5.1 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4)
5.2 拆除应符合下列要求 (4)
6. 防护架的质量检查及验收管理 (5)
6.1 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 (5)
6.2 防护架的检查与验收 (5)
7. 安全文明施工规定 (6)
1. 编制依据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4 永丰新技术成果转移科技研发中心工程设计图纸。

2. 工程概况
由于首层南侧清水字母墙及悬挑休息平台尚未施工完毕,其上结构暂无法施工,结构施工时在(C)-(D)轴之间留设施工缝,所以在南侧施工缝处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搭设单排临时防护架,待(A)-(C)轴处结构施工时搭设落地双排脚手架(双排架见地上结构脚手架施工方案)。

防护架下首层顶板支撑在架体拆除前严禁拆除。

3. 防护架设计概况
3.1 防护架选型
防护架由二层开始向上搭设。

由于架体位于结构楼板外侧,所以采用每层楼板预埋地锚,层层设水平悬挑,采用单排悬挑架形式,步距取1.8m,纵距取1.5m,详细设置见附图。

防护架仅起防护作用,严禁用于施工操作架。

架体搭设与拆除施工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3.2 防护架材料选择
3.2.1 钢管:防护架采用φ48Q235钢管,壁厚3.5mm,其材质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相应规定。

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的钢管采用长度为4m、6m规格,便于工人操作。

严禁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3.2.2 扣件: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合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可端铸铁扣件或玛钢扣件。

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疏松或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

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扣件扭力矩一般应为40~50N·m。

3.2.3 安全网:立网采用安全网L—1.8×6m的密目安全网,平网采用P—3×6m的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网在100cm2面积上不少于2000目。

4. 防护架搭设措施与构造
4.1 搭设顺序
根据楼层情况放出挑架架体位置线→安装水平挑杆(及固定挑杆的纵向水平杆)→从一端开始立立杆→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根据立杆间距逐根补绑立杆→调整立杆垂直度→安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安装挑架挑杆并固定→安装第三、四步纵向水平杆→立立杆→加设剪力撑→立挂安全网→第五、六步……(剪刀撑、斜杆等拉结杆件随搭升的架体一起设置)。

拆除顺序与此相反。

校正立杆垂直之后再予以固定。

防护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

4.2 立杆搭设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起步立杆长为6m和4m(将接头错开),以后均用6m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接头,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能设在同步同跨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3 水平杆搭设
(1) 纵向水平杆一般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与相邻立杆距离≤500mm。

(2) 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三跨,并不大于6m。

(3) 大横杆采用4m和6m钢管,使其接头错开不在同一跨内。

(4) 悬挑水平杆采用扣件与楼板预埋地锚固定,且设置纵向水平杆将悬挑杆连成整体,见附图。

因单排杆无法做连墙件,因此层层设水平悬挑。

(5) 水平挑杆安装时,根据楼板及梁内预埋的环形钢筋,固定水平挑杆,水平挑杆的外挑部分与挑架连接,并放在纵向大横杆之下。

4.4 剪刀撑、斜杆的设置
4.4.1 斜杆的设置
(1) 纵向每跨均设置斜杆,斜杆下端与地锚或纵向水平拉接钢管固定;
(2) 斜向挑杆按照水平悬挑杆件布置;
(3) 斜杆采用长短斜杆交替布置。

4.4.2剪刀撑设置
(1) 剪刀撑搭设高度为6步,宽度为4跨;外侧立面两端各设一道,并由底
至顶连续布置。

(2) 剪刀撑斜杆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m,采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5 防护架搭设其它注意事项
(1) 防护架搭设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下称《规范》)的要求。

(2) 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

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提交技术部人员解决。

(3) 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4) 防护架外侧满挂密目网。

5. 防护架的拆除
5.1 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5.1.1全面检查架体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1.2应清除遗留在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1.3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5.1.4拆除时要设立警戒区,并派专人看护。

5.2 拆除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2.2连接钢管应随防护架逐层拆除,不允许将固定用钢管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防护架。

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

5.2.3拆下的杆配件应使用塔吊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

5.2.4在拆除过程中,应做好配合、协调工作,禁止单人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5.2.5当架体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高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接杆件。

5.2.3当架体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架体两端,应根据情况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6. 防护架的质量检查及验收管理
6.1 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
6.1.1 钢管的检查与验收
钢管采用外径48 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钢管应符合《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要求,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Q235-A级钢相应规定。

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长度宜为4~6m,便于工人操作。

钢管严禁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钢管上严禁打孔。

所用钢管均外涂防锈漆。

6.1.2扣件的检查与验收
扣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扣件的附件要用的材料应符合GB700─88《碳素结构钢》中Q235钢的规定,螺纹均应符合GB196—81《普通螺纹》的规定,扣件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无出厂合格证,表面裂纹,变形,锈蚀的扣件,扣件活动部位应灵活转动,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扣件表面应涂刷防锈漆。

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6.2 防护架的检查与验收
6.2.1 防护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 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
(2) 达到设计高度后;
(3) 遇到六级大风与大雨后;
(4) 停用超过一个月。

6.2.2 防护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 是否超载。

7. 安全文明施工规定
7.1 防护架的搭设、拆除及维护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严禁对防护架动、拆、改任何杆件或连墙件等。

7.2 防护架必须经过工程、安全部门验收之后方可使用,并在使用期间定期派专人检查,安全员每天应对架体巡查。

7.3 此架体仅起施工防护作用,严禁作为施工操作架。

7.4 架子工必须戴好安全帽、佩挂安全带并穿防滑鞋,严禁雨后作业。

7.5 上下必须走安全防护的斜道,严禁攀援防护架上下
7.6 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防护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

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7.7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天应停止架体作业。

防护架计算书
1、 基本参数
1.1 防护架设计参数
1.2 钢管参数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205N/mm
2。

1.3 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扣件抗滑力计算
因为防护架设计参数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表6.1.1-1的范围,纵、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刚度、抗弯强度及扣件抗滑移均满足要求,所以扣件抗滑力可不予计算。

2、 荷载计算
防护架步距=1.8m ,纵距=1.5m ,所以g k =0.1248kN/m ,则18m 单立杆自重为:
N G1K =H ×g k =18×0.1248=2.246kN
水平杆自重为:
N G2K =18/1.8×g k =10×0.1248=1.248kN
新密目安全网自重为0.003kN/㎡,每根立杆构配件产生的轴向力为:
N G3K =0.081kN
3、 荷载组合
N=1.2×(N G1K +N G2K +N G3K )=4.29kN
4、 稳定性验算
防护架各层均设卸荷斜杆,此处计算取最不利荷载,即上部重量均由最底层较长杆件承担,计算简图如下:
斜杆计算长度:
0 5.54m l ==
由于斜撑钢管中部设置拉接杆以减小长细比,所以长细比为:
0 5.5417520.0159
l i λ===⨯<[λ]=210,长细比满足要求。

验算AC 杆稳定性:
224290 5.5428/205/0.367424 5.5
N mm N mm ⨯=<⨯⨯,满足要求。

水平AB 杆验算:
AB 杆承担上部传递的1/3的力,验算其承受弯矩:
M=N/3×0.7=1.001×106N ·mm
W=M/f=1.001×106/215=4656mm 3=4.65cm 3<5.08 cm 3,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