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余干一中生物高三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余干一中生物高三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某雌雄同花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研究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
B.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突变
C.乙组亲本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1
D.乙组的杂交结果中红花植株都为杂合子
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雌雄异体的生物都具有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参与性别控制
C.具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一定是雌性
D.果蝇的所有细胞理论上均含性染色体
3.Ca2+泵分布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能催化ATP水解并将Ca2+运出细胞,以维持细胞内Ca2+的低浓度水平。
下列
叙述错误
..的是
A.Ca2+泵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Ca2+泵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Ca2+泵运输Ca2+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Ca2+泵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来测量H2O2酶催化H2O2反应放出的O2含量,在最适条件下将反应室旋转180°,使滤纸片与H2O2溶液混合,每隔30s读取并记录注射器刻度,共进行2min,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仅改变滤纸片的数量,可以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B.若仅提高环境温度,实验结果如曲线②所示
C.若仅提高H2O2溶液pH,实验结果如曲线③所示
D.若仅改变滤纸片数量,实验结果均如曲线①所示,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菠菜绿叶中色素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利用鸡血细胞提取DNA时,需用0.14mol/L的NaCl溶液将DNA溶解
C.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可观察低温诱导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D.根据C0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6.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尖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原因是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B.小鼠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最多为4条
C.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中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
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中,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染色体在后期倍增
7.将所有DNA链均被3H标记的洋葱(2n=16)幼根转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剪取根尖,制片并检测染色体的放射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的根尖伸长区细胞一定没有放射性
B.根尖分生区的一个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有32条
C.增殖两次后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中,放射性染色体的数量可为0
D.进行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有放射性
8.(10分)已知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用适宜剂量的化学诱变剂EMS饲喂雄性果蝇(纯
合正常翅),并与正常雌蝇(纯合正常翅)杂交,在子一代发现了具有卷翅的果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卷翅性状的出现是显性基因突变的结果
B.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用EMS化学诱变剂饲喂果蝇不能定向产生卷翅突变体
D.若控制翅型基因用A、a表示,则子一代中卷翅果蝇基因型为Aa
二、非选择题
9.(10分)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含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
下图表示从基因文库提取胰岛素基因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结构分析,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cDNA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少了________等结构(至少写两个)。
基因文库中cDNA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相比,前者较小,原因是______ 。
(2)将获得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受体菌内,并在受体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 。
(3)过程⑤需将纤维素膜上的细菌裂解,释放出__________,再用32P标记的__________作为探针进行杂交。
依据杂交结果,应选取培养基上____(填字母)菌落继续培养,才能获得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受体菌。
(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从大肠杆菌中获得的“胰岛素”未能达到期待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
(5)与从基因组文库获取目的基因相比,图示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在受体菌中更容易表达,原因是_____。
10.(14分)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提取血细胞时,首先进行红细胞的洗涤,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
洗涤次数过少,________;离心速度________和时间________会使血细胞等一同沉淀。
(3)蛋白质分离方法中常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________分离蛋白质。
(4)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等。
11.(14分)如图是利用克隆技术进行人类疾病治疗的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细胞,A-C表示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A表示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该过程用患者的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用[①]____作为提供细胞质的细胞。
(2)对②进行培养时,需将培养瓶置于含适量CO2的培养箱中,以维持培养液的____相对稳定;培养液中需添加一定量的___,以防止污染;培养液中加入____因子,可促进C过程的进行。
(3)胚胎干细胞可从图中[③]____获取,用某染料鉴定该胚胎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活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具有____。
若胚胎正常发育,④将发育成_____。
12.北方盛产山植,常添加白砂糖和酵母菌进行发酵,酿成甜美的山楂酒。
如果将山楂酒过滤后稀释下,再添加醋酸菌,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还可生产山楂果醋,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2)酒精发酵前加入的白砂糖主要是为菌种提供______(碳源或氮源或生长因子)。
下图表示白砂糖的添加量对酒精生成量的影响,白砂糖的添加量为______ %左右最为合理。
(3)科技人员计划培养“自养”型的菌种,即这些菌种可以固定CO2,从化学反应中获取能量。
他们首先对菌种进行基因改造,转入几种固定CO2和获取化学能所需的关键基因,再将它们放在______环境中续连续选择培养,200天后,
能够“只吃CO2”的菌种终于诞生。
(4)为节省资源,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可利用同一个装置,但要将温度______,保证空气______。
(5)借鉴前面发酵的经验,某工厂计划大批量生产山楂果醋。
为进一步提高产量,预探究果醋的最佳发酵温度。
请你简单说明实验思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B
【解析】
分析表格:甲组实验中,红花和红花杂交,后代出现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设控制红花的基因为A,则甲组亲本基因型有AA×AA、AA×Aa、Aa×AA、Aa×Aa;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
【详解】
由分析可知,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由分析可知,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因此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B错误;乙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7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产生的配子比例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7:1,即红花植株中AA:Aa=3:1,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故乙组杂交的后代中红花均为杂合子,D正确。
故选B。
2、D
【解析】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直接的关系,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详解】
A、多数雌雄异体的生物都具有性染色体,而有些由环境条件决定性别,如大多数龟类无性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温度有关,A错误;
B、性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参与性别控制,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如色盲基因等,B错误;
C、具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不一定是雌性,如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同型性染色体为雄性,C错误;
D、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理论上果蝇的所有细胞均含性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
肌肉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2+浓度发生变化。
Ca2+与相应蛋白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2+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详解】
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a2+泵是蛋白质,A错误;
B、Ca2+泵能催化ATP水解,可见Ca2+泵具有ATP水解酶的作用,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Ca2+泵是存在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的一种酶,能催化ATP水解并将Ca2+运出细胞,可见Ca2+
泵运输Ca2+的方式消耗ATP,为主动运输,C正确;
D、Ca2+泵是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D正确。
故选A。
4、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滤纸片经过肝脏研磨液浸泡,故其数量可代表酶的数量,因变量为反应放出的O2含量,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滤纸片上有H2O2酶,若仅改变滤纸片的数量,可以探究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A错误;
BC、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是在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的,故若提高环境温度或改变溶液的pH,酶促反应速率均下降且最终生成的02量不变,结果如曲线③所示,B错误,C正确;
D、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若仅改变滤纸片数量,并无相应的不同酶或底物的对照,无法证明酶的专一性;仅改变滤纸片的数量,实验结果均如图①所示,说明底物有限,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明确题干中各种物质的实质,并把握题干信息“最适条件”,进而分析作答。
5、D
【解析】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详解】
A、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是分离菠菜绿叶中色素的原理,A错误;
B、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B错误;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植物细胞,没有分裂能力,因此低温诱导不能使之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比无氧呼吸快,且量比无氧呼吸多,因此根据C0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1.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根尖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分裂间期时间长,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A错误;
B、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含两条X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含1条或2条X染色体,所以小鼠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最多为2条,B错误;
C、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C错误;
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中,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染色体在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而倍增,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C
【解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伸长区细胞是由分生区细胞分裂、分化成的,故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的根尖伸长区细胞也可具有放射性,A错误;
B、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在根尖分生区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有64条,B错误;
C、增殖两次后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中,放射性染色体的数量可为0,但可能性极小,C正确;
D、进行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单体都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根据题意,科研人员用适宜剂量的化学诱变剂EMS饲喂雄性果蝇(纯合正常翅),并与正常雌蝇(纯合正常翅)杂交,子一代出现卷翅,故推测卷翅的出现是突变的结果,而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普遍性、多害少利性、随机性等特点,据此分。
【详解】
A、用化学诱变剂EMS饲喂雄性果蝇(纯合正常翅),并与正常雌蝇(纯合正常翅)杂交,子一代出现卷翅,可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若正常翅是隐性,则杂交后子代仍为正常翅,故正常翅性状是显性,卷翅性状的出现是显性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
B、卷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用EMS化学诱变剂饲喂果蝇导致产生卷翅突变体的过程是不定向的,C正确;
D、若控制翅型基因用A、a表示,据选项A可知,正常翅性状是显性,用化学诱变剂EMS饲喂雄性果蝇(纯合正常翅),并与正常雌蝇(纯合正常翅)杂交,在子一代发现了具有卷翅的果蝇,设aa为正常翅,亲本雄果蝇突变为Aa,则F1中卷翅为Aa,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启动子、终止子、内含子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在这个时期并不是每个基因都进行转录,而基因组文库包含该生物所有的基因转化DNA 目的基因(或胰岛素基因) a 受体菌中基因表达获得的蛋白质未加工(或大肠杆菌中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无法对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行有效的折叠、加工)cDNA中不含有内含子,转录出的RNA不需要经过加工,可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分析题图:①表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表示将细菌转移到纤维素膜上;⑤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
【详解】
(1)cDNA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由于基因中的启动子、内含子、终止子等结构不表达,因此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cDNA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少了启动子、终止子、内含子等结构。
基因文库中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在这个时期并不是每个基因都进行转录,而基因组文库包含该生物所有的基因,因此基因文库中cDNA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相比较小。
(2)将获得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受体菌内,并在受体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转化。
(3)过程⑤需将纤维素膜上的细菌裂解,释放出细菌的DNA,再用32P标记的目的基因(胰岛素基因)作为探针进行杂交。
依据杂交结果中杂交带出现的位置可知,应选取培养基上a落继续培养,才能获得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受体菌。
(4)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而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其进行加工,因此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从大肠杆菌中获得的“胰岛素”未能达到期待的生物活性。
(5)由于cDNA中不含有内含子,转录出的RNA不需要经过加工,可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因此与从基因组文库获取目的基因相比,图示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在受体菌中更容易表达。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把握目的基因获取是方法,理解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及与基因组文库的区别与联系,把握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的过程,理解转化的概念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组成的区别,把握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10、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无法除去血浆蛋白过高过长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分子的形状
1、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3、红细胞的洗涤要点: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
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血浆蛋白;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详解】
(1)因为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血红蛋白,经常选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来提取血红蛋白。
(2)提取血细胞时,首先进行红细胞的洗涤,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
洗涤次数过少,获得的血红蛋白质中会有较多的血浆蛋白;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血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3)由分析可知蛋白质分离方法中常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
(4)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分子因为带电性质的差异、分子的形状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
【点睛】
熟知蛋白质分离和提纯的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核移植次级卵母细胞pH 抗生素分化诱导内细胞团选择透过性胎膜和胎盘
【解析】
使用该技术对人某些疾病进行治疗时,需要患者提供相应的遗传物质进而通过细胞工程等培育相应的组织和器官。
核移植技术需要利用患者的细胞核提供遗传物质,需要次级卵母细胞提供细胞质。
胚胎在正常发育时,会产生胎盘和胎膜以便保护胚胎发育并获得营养物质。
【详解】
(1)过程A显示将患者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去掉核的细胞中,该过程为核移植;其中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一般来充当受体细胞;
(2)保证环境中二氧化碳的稳定可以使得维持溶液中pH的稳定;为防止杂菌和其它生物的影响,一般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抗生素;C过程是由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组织和器官,所以需要加入分化诱导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3)当受精卵开始发育时可以产生滋养层和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可以从内细胞团中获取;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当细胞存活,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会阻止染料进入细胞;胚胎正常发育时,滋养层后续会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点睛】
该题重点考察了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综合性问题,运用克隆的技术来培育新的器官和组织进行移植,因此需要患者来提供细胞核,后续进行胚胎发育时,内细胞团表层的细胞形成外胚层,下方的细胞形成内胚层,滋养层细胞发育为胎儿的胎膜和胎盘。
12、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碳源15 不含有机物升高流通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进行发酵,果醋产量最高的温度即为最适温度
【解析】
果酒发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增加数量,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醋酸菌是需氧菌,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
【详解】
(1)醋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白砂糖可以为菌种提供碳源,由图可知,白砂糖添加量小于15%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多,酒精含量增加,大于15%,白砂糖含量再增加,酒精含量也不再增加。
故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5%左右最合理。
(3)要培养“自养”型的菌种,应该将经过基因改造的菌种放在不含有机物的环境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即为自养型菌种。
(4)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故若利用同一个装置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进行醋酸发酵时需要将温度升高,且需要保证空气流通,保证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5)要探究果醋的最佳发酵温度,需要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分别进行醋酸发酵,醋酸产量最高时对应的温度即为最佳发酵温度。
【点睛】
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