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
题库与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包括()。

A.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行政隶属的关系
B.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生物过程的关系
C.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气候过程的关系
D.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水文过程的关系
【答案】 A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的内容不包括()。

A.环境风险措施
B.环境风险类型
C.环境危险单元
D.环境危险物质
【答案】 A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以下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点位设置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常规监测点作为预测重点
B.将补充监测点作为预测重点
C.将水环境保护目标作为预测重点
D.预测排放口所在水域形成的混合区范围时,可不加密预测点位
【答案】 D
4、某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开展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一级或二级评价
D.三级评价
【答案】 B
5、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可选在()。

A.农业保护区
B.山谷型填埋场
C.供水远景规划区
D.矿产资源储备区
【答案】 B
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不属于环境敏感目标调查内容的是()。

A.土壤盐渍化区域与工程的位置关系
B.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内容
C.有特殊价值的生物物种资源分布区域的位置、规模
D.实际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敏感目标的变化情况
【答案】 A
7、某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河段宽100米,水深4米,弯曲系数为1.25,采用模型预测时该河段应概化为()。

A.弯曲矩形河流
B.平直矩形河流
C.弯曲非矩形河流
D.平直非矩形河流
【答案】 B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功能区质量评价量的是()。

A.昼间等效声级
B.夜间等效声级
C.昼夜等效声级
D.最大A声级
【答案】 C
9、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
A.1.5m,10d
B.1.0m,10dB
C.1.0m,5dB
D.2.0m,5dB
【答案】 B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调整时,考虑的因素可不包括()。

A.污染源的排放高度
B.环境影响预测因子
C.评价区域的主导风向
D.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
【答案】 B
11、开发区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应满足:()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

A.地方政府
B.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国家和地方政府
D.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答案】 C
12、下列关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监测点不少于3个
B.可做一期不利季节的监测
C.每期监测时间至少5天
D.如果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监测数据满足有关规定,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
【答案】 B
13、(2016年)关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适用于船舶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B.标准适用于染料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C.标准适用于汽车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D.标准适用于电子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答案】 A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水质调查时,选择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
B.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水域水质
C.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
D.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答案】 D
15、不属于各环境要素专项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A.建设项目工程时间
B.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C.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D.环境功能区划
【答案】 A
16、(2013年)某新建乡村道路拟穿越的区域无明显声源,现状声级较低。

下列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要求的是()。

A.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测点
B.在全部敏感目标处布设测点
C.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距离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
D.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高度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
【答案】 A
17、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以及开发建设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

A.开发区周边地域
B.开发区周边环境
C.开发区地域范围
D.开发区地域环境
【答案】 A
18、污染物负荷确定应覆盖预测范围内的所有与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相关的污染源或污染源负荷占预测范围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超过()。

A.80%
B.85%
C.90%
D.95%
【答案】 D
19、下列不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内容的是()。

A.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
B.识别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
C.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
D.水文、地质条件
【答案】 D
20、(2018年真题)某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周期为10h,排放含砷废水。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及采样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
B.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
C.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
D.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
【答案】 C
21、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的()作出了限制性规定。

A.有害物质和因素
B.控制标准
C.环境监测
D.检测方法
【答案】 A
22、(2017年)下列污染物中,排放管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
B.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颗粒物
C.铅冶炼装置排放的铅及其化合物
D.石化企业工艺加热炉排放的颗粒物
【答案】 B
23、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风险识别
B.源项分析
C.后果计算
D.风险预测
【答案】 D
2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项目不包括()。

A.烟(粉)尘
B.SO2
C.NOx
D.汞
【答案】 C
2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时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以()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A.勘察期和施工期
B.施工期和运营期
C.运营期和退役期
D.退役期和勘察期
【答案】 B
26、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当Ⅱ类场场址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cm/s时,需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

A.1×10-7
B.1×10-9
C.1×10-11
D.1×10-12
【答案】 A
2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可吸入颗粒物PM
A.0.05和0.04
B.0.15和0.10
C.0.25和0.15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28、某化工园区预计SO2年排放量为150t/a,NOx年排放量为450t/a,VOCs年排放量为1150t/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属于评价因子的二次污染物的是()
A.PM10
B.O3
C.PM2.5
D.VOCs
【答案】 C
29、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数学模型法
B.收集资料法
C.现场调查法
D.现场测量法
【答案】 A
30、(2017年)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期间噪声等效声级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连续 20min 的等效声级
B.测量连续 1h 的等效声级
C.测量全部施工作业时段的等效声级
D.测量昼间 16h、夜间 8h 的等效声级
【答案】 A
31、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应从建设项目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环境影响,以()的方式,估算建设项目所引起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建设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中,作为判断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依据之一。

A.定性
B.定量
C.定性与定量结合
D.定性与半定量结合
【答案】 C
32、(2017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最小容量是()
A.10t/h
B.20t/h
C.35t/h
D.40t/h
【答案】 B
33、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 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 处,各取样()个。

A.1
B.2
C.3
D.4
【答案】 A
34、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属于哪个工作阶段()。

A.第二阶段
B.第三阶段
C.第四阶段
D.第一阶段
【答案】 B
35、以下污水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造纸厂污水
B.染整厂污水
C.磷肥厂污水
D.炼油厂污水
【答案】 D
36、下列施工作业不适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2013年)
A.桥梁建造工程
B.桥梁垮塌事故抢修
C.建筑物室外装修工程
D.建筑物拆除工程
【答案】 B
3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矿山爆破施工作业环境噪声的测量量是()。

A.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
B.A声级及脉沖声级
C.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
D.线性声级及倍频带声压级
【答案】 C
38、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地下水监测因子应根据填埋废物特性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下列不属于常规测定项目的是()。

A.大肠杆菌总数
B.浊度
C.pH值
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答案】 D
39、(2015年)下列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的是()
A.苯
B.苯胺
C.二甲胺
D.三甲胺
【答案】 D
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化工企业向Ⅲ类水域排放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排污口下游有一个城市取水口,则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处的安全余量至少是()
A.20
B.10
C.2
D.1.6
【答案】 C
多选题(共20题)
1、海水水质第三类适用于()。

A.一般工业用水区
B.与人类使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C.滨海风景旅游区
D.海洋开发作业区
【答案】 AC
2、下列哪些污染物属于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A.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pH小于6
B.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pH大于9
C.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且pH在6~9
【答案】 ABC
3、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基本内容包括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包括()等。

A.年平均风速
B.主导风向
C.年平均气温
D.年平均相对湿度
【答案】 ABCD
4、下列建设项目中,其竣工环保验收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的有()。

A.风力发电
B.海洋开发
C.流域开发
D.高压输变电工程
【答案】 ABCD
5、流动声源将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分为()分别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A.运行近期
B.运行远期
C.运行中期
D.运行后期
【答案】 ABC
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预测()
A.生态系统组成变化趋势
B.生态系统现存生态问题发展趋势
C.生态系统演替方向变化趋势
D.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
【答案】 AD
7、某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噪声预测覆盖全部敏感目标
B.在缺少声源源强资料时,通过类比测量取得源强数据
C.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
D.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前后不同类别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答案】 ABCD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河流的简化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大、中河流预测河段的断面形状沿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考虑
B.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C.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
D.大、中河流断面上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视为非矩形河流
【答案】 ABD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利用附录A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型分别计算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进行分级。

B.对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GB 3095中1 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C.对仅有8 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D.对于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一般选用GB 3095中1 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答案】 CD
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来筛选确定评价因子。

A.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
B.区域环境功能要求
C.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制约因素
D.评价标准
【答案】 ABCD
11、(2019年)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位于黄土地区,缺乏近3年内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和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A.水位监测频率为枯、平、丰水期
B.水位监测频率为一期
C.水位监测频率为二期
D.水质监测频率为一期
【答案】 BD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总则中,应包括()等内容。

A.编制依据
B.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C.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D.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答案】 ABCD
1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有()。

A.拟定监测计划
B.开展公众参与
C.拟定跟踪评价计划
D.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答案】 ACD
14、生态影响评价的原则有()。

A.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
B.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ABC
15、利用污水回灌、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A.可行性论证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影响分析
D.环境水分析
【答案】 AB
16、下列属于验收调查工作环节的是()。

A.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
B.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
C.初步调查、详细调查、重点调查
D.编制实施方案、编制调查大纲、编制调查报告
【答案】 AB
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属于水环境保护目标的是()
A.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B.工业用水取水口
C.重要水生生物人工产卵场
D.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答案】 AD
18、有关对环境现状调查基本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方法是()。

A.收集资料法
B.现场调查法
C.类比预测法
D.现场测量法
【答案】 ABD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内容包括()
A.取水口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
B.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
C.河流、湖泊及水库的水力条件
D.排放口处污染物浓度
【答案】 AB
2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评价方法选取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应采用定量评价方法
B.优先采用导则推荐的技术方法
C.在导则已推荐的技术方法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其他先进技术方法
D.在导则未推荐的技术方法的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的,应分析其适用性
【答案】 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