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_专题一_地球与地图_专题1_第2讲_对点_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
2015年9月3日,在蓝天的映衬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据此,完成第1题。
1.9月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纪念活动开始。
此时,乌鲁木齐(约87°E)当地居民收看直播的时间是(C)
A.6时B.8时
C.10时D.12时
解析: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9月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李克强宣布纪念活动开始。
此时,乌鲁木齐(约87°E)当地居民收看直播的时间同样是10时,故C项正确。
(2016·河北唐山二模)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下图)。
回答2~3题。
2.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D)
A.35度B.40度
C.45度D.50度
3.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B)
A.9时B.11时
C.13时D.15时
解析: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第2题,在北京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纬度的余角,约为50度。
第3题,仔细读图,图中的日晷的晷针所指的时间为11时附近。
(2016·浙江温州二模)读甲乙两地某段时期内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回答第4题。
4.①日到③日的时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②日两地同时日落
B.②日甲乙两地都昼夜平分
C.甲地昼夜变化大于乙地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相反
解析:图中所示,甲乙两地某段时期内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均未知。
②日两地日出时间相同,但昼长不同,日落时间不一定相同,A、B错;从相同日期中,甲地与乙地日出时间
的变化看,甲地昼夜变化大于乙地,C对;难以判断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