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VFD-EL变频器使用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达VFD-EL变频器使⽤说明
⼀、变频器⾯板说明
VFD-EL 系列产品是以数字⾯板做显⽰功能
⾯板功能简介:
①显⽰画⾯选择键
按此键显⽰项⽬逐次变更以供选择
2
3 4 5
6 7
1
②主显⽰区
可显⽰频率、电流、电压、转向、使⽤者定义单位、异常等
③状态显⽰区
分别可显⽰驱动器的运转状态运转、停⽌、⼨动、正转、反转等
④停⽌/重置键
可令驱动器停⽌运转及异常重置
⑤运转键
可令驱动器执⾏运转
⑥数值变更键
设定值及参数变更使⽤
⑦频率设定旋钮
可设定此旋钮作为主频率输⼊
1 2
⾯板上有四种指⽰灯
STOP 停⽌指⽰灯:当指⽰灯亮起时,显⽰运转停⽌状态。

RUN 运转指⽰灯:当设定电机运转时,指⽰灯会亮起。

FWD 正转指⽰灯:当设定电机运转为正转时,指⽰灯会亮起。

REV 反转指⽰灯:当设定电机运转为反转时,指⽰灯会亮起。

⼆、功能显⽰项⽬说明
三、基本操作流程演⽰
1.按【MODE】,直⾄屏幕上显⽰
2.然后按【ENTER】进⾏参数设定
如:① 02.00(进⼊第⼀频率设定)→【ENTER】→04(由旋钮调节频率)→【END】
②02.04(调节正反转)→【ENTER】→01(禁⽌反转)→【ENTER】
3.转向设定
⼀、操作参数说明
PLC与变频器扩展设计
变频器调速技术是集⾃动控制、微电⼦、电⼒电⼦、通信技术于⼀体的⾼科技技术。

它具有很好的调速、节能性能, 在各⾏业中获得了⼴泛应⽤。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应⽤⾯极⼴的⼯业控制装置。

它是⼀种专为⼯业环境应⽤⽽设计的数字运⾏电⼦系统, 采⽤可编程序的存储器, ⽤来存储⽤户指令, 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 输出, 完成确定的逻辑、顺序、定时、计数、运算和⼀些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产过程。

它具有体积⼩,组装灵活,编程简单,抗⼲扰能⼒强和可靠性⾼等优点。

现代⼯业⽣产的许多领域采⽤变频器与PLC相结合使⽤。

⼀.时间继电器
TON使能=1计数,计数到设定值时(⼀直计数到32767),定时器位=1。

使能=0复位(定时器位=0)。

TOF使能=1,定时器位=1,计数器复位(清零)。

使能由1到0负跳变,计数器开始计数,到设定值时(停⽌计数),定时器位=0。

如下图:
图1:使能=1时,TOF(T38)的触点动作图
图2:使能断开后,计数到设定值后,TOF(T38)的触点动作图(其中T38常开触点是在使能由1到0负跳变后计数器计时到设定值后变为0的)
TONR使能=1,计数器开始计数,计数到设定值时,计数器位=1。

使能断开,计数器停⽌计数,计数器位仍为1,使能位再为1时,计数器在原来的计数基础上计数。

以上三种计数器可以通过复位指令复位。

正交计数器A相超前B相90度,增计数
B相超前A相90度,减计数
当要改变计数⽅向时(增计数或减计数),只要A相和B相的接线交换⼀下就可以了。

⼆.译码指令和编码指令
译码指令和编码指令执⾏结果如图所⽰:
DECO是将VW2000的第⼗位置零(为⼗进制的1024),ENCO输⼊IN最低位为1的是第3位,把3写⼊VB10(⼆进制11)。

三、填表指令(ATT)
S7-200填表指令(ATT)的使能端(EN)必须使⽤⼀个上升沿或下降沿指令(即
在下图的I0.1后加⼀个上升沿或下降沿),若单纯使⽤⼀个常开触点,就会出现以下错误:
这⼀点在编程⼿册中也没有说明,需要注意。

其他的表格指令也同样。

四、数据转换指令
使⽤数据转换指令时,⼀定要注意数据的范围,数据范围⼤的转换为数据范围⼩的发注意不要超过范围。

如下图所⽰为数据的⼤⼩及其范围。

(1)BCD码转化为整数(BCD_I)
BCD码转化为整数,我是这样理解的:把BCD码的数值看成为⼗进制数,然后把BCD到整数的转化看成是⼗进制数到⼗六进制数的转化。

如下图所⽰,BCD码为54,转化为整数后为36。

整数转化为BCD码(I_BCD)则正好相反,看成是⼗六进制到⼗进制的转化。

(2)整数转化为双整数(I_DI)
此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整数转化为双整数后,符号位被扩展,因为整数的精度⼩于双整数的精度,转化后,双整数除了表⽰整数的数值所占的位外,其余空位⽤符号位填充。

如整数45转化为双整数后,基⼆进制表⽰为:
2#0000_0000_0000_0000_0000_0000_0010_1101,⽽整数-45转化为双整数后则为:
2#1111_1111_1111_1111_1111_1111_1101_0011。

五、避免重复使⽤PLC输出线圈
基本逻辑指令中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作为使能的条件,在语法上和实际编程中都可以⽆限次的重复使⽤。

PLC输出线圈,作为驱动元件,在语法上是可以⽆限次的使⽤。

但在实际编程中是不应该的,应该避免使⽤的。

因为,在重复使⽤的输出线圈中只有程序中最后⼀个是有效的,其它都是⽆效的。

输出线圈具有最后优先权。

如图1和2所⽰。

图1:输出线路未重复使⽤图2:输出线路未重复使⽤
图1所⽰,输出线圈Q0.0是单⼀使⽤,表⽰I0.0和I0.1两个常开接点中任何⼀个闭合,输出线圈都得电输出。

图2所⽰,输出线圈Q0.0是重复使⽤,在⽹络1和⽹络2中重复使⽤两次,⽬的和图1所⽰⼀样,要求I0.0和I0.1两个常开接点中任何⼀个闭合,输出线圈得电输出。

⾸先需要肯定是图2所⽰的程序在语法上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Q0.0重复使⽤的输出线圈中,真正有效的是⽹络2,⽹络1是多余的、⽆效的。

也就是说,I0.0⽆论是闭合还是断开,都对Q0.0不起作⽤,Q0.0是否得电是由I0.1决定的。

这是因为PLC在⼀个扫描周期中,PLC输出点的刷新是在程序执⾏完毕后执⾏的,在⼀个扫描周期中,即使I0.0闭合,I0.1断开,在PLC程序执⾏⽹络1时,输出点Q0.0映像存储器为1,在执⾏⽹络2时,输出点Q0.0映像存储器⼜变为0。

程序执⾏完毕,PLC输出点才执⾏刷新,最终输出点Q0.0失电不输出。

同理,在⼀个扫描周期中,I0.0断开,I0.1闭合,输出点Q0.0映像存储器最终为1,在PLC输出点执⾏刷新时,输出点得电输出。

因此,图2所⽰的程序中,对Q0.0起作⽤的只是I0.1。

因此,在PLC编程时,重复使⽤数出线圈。

尽管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是应该避免使⽤的。

六、合理组织编写梯形图的结构
在编写梯形图时,宜将串联的回路写在上⽅,并联的回路写在左边。

如图所⽰:
采⽤右边的形式,可以减少PLC的扫描时间,可以让PLC拿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输⼊、输出和通讯部分程序。

这是因为,虽然是
梯形图,PLC最终还是把梯形图转化为指令语句来执⾏,⽽右边的梯形图转化为语句后,显然⽐左边的要简化的多,这样就可以减少PLC的扫描时间。

在⽐较⼤的程序中这点⼉尤其显得突出。

七、合理使⽤指令减少PLC扫描时间
PLC每种指令的执⾏时间是⼀定的,在编程时,⼀定要注意不要⼈为造成PLC 的扫描时间加⼤。

如下图所⽰:
当I0.0闭合时,⽹络1的执⾏时间是0.37µs+55µs=55.27µs,⽽⽹络2当I0.0未动作时,执⾏时间是0.37µs。

因此,当I0.0保持闭合的过程中,程序会反复执⾏⽹络1加法语句,会⼤⼤加长PLC的扫描时间。

这时可以采⽤⽹络2的形式,仅在上升沿或下降沿时执⾏该加法语句,可以有降低PLC的扫描时间。

⼋、尽量避免形参不同时,多次调⽤同⼀⼦程序
在程序中,多次调⽤同⼀个⼦程序,在语法⽅⾯没有什么错误,但我们要尽量避免这⼀做法,尤其是在带有形式参数时。

下⾯通过⼀例来说明。

如下图1
所⽰,⽹络13和14都调⽤protection⼦程序,这时,⽹络14调⽤时protection ⼦程序的运⾏状态如图2所⽰。

我们注意到,⽹络14调⽤时的形参#protection 的数值(1169,⽹络13调⽤该⼦程序时的参数值)并不是⽹络14调⽤protection ⼦程序所要的数值。

这样,就会造成我们所不希望的结果。

PLC控制变频与⼯频电路
图9 控制与⼯频电路
A段-----⼯频运⾏段。

⾸先将选择开关SA2旋⾄⼯频运⾏位,使输⼊继电器X0动作,为⼯频运⾏做好准备。

按启动按钮SF1,输⼊继电器X2动作,使输出继电器Y2动作并保持,从⽽接触器KM3动作,电动机在⼯频电压下启动并运⾏。

按停⽌按钮
ST1,输⼊继电器X3动作,使输出继电器Y2复位,从⽽接触器KM3失电,电动机停⽌运⾏。

如果电动机过载,热继电器触点KR闭合,输⼊继电器X7动作,输出继电器Y2,接触器KM3相继复位,电动机停⽌运⾏。

B段----变频通电段。

⾸先将选择开关SA2旋⾄变频变频运⾏位,使输⼊继电器X1动作,为变频运⾏做好准备。

按启动按钮SF1,输⼊继电器X2动作,使输出继电器Y1动作并保持。

⼀⽅⾯使接触器KM2动作,将电动机截⾄变频器的输出端。

另⽅⾯,有使输出继电器Y0动作,从⽽接触器KM1动作,使输出继电器Y1复位,接触器KM2复位,切断电动机与变频器之间的联系。

同时,输出继电器Y0与接触器KM1也相继复位,切断变频器的电源。

C段-----变频器运⾏段。

按SF2,输⼊继电器X4动作,在Y0已经动作的前提下,输出继电器Y3动作并保持,继电器KA动作,变频器的FWD接通,电
动机开始升速并运⾏,进⼊变频运⾏阶段。

同时,Y3的常闭触点使停⽌按钮ST1
暂时不起作⽤,防⽌在电动机运⾏状态下直接切断变频器的电源。

按ST2,数⽇继电器X5动作,输出继电器Y3复位,继电器KA失电,变频器的FWD断开,电动机开始降速并停⽌。

D段------变频器跳闸段。

如果变频器因故障⽽跳闸,变频器的30B-30A闭合,则PLC的输⼊继电器X10动作,⼀⽅⾯使Y1和Y3复位,从⽽输出继电器Y0,接触器KM2和KM1.继电器KA也相继复位,变频器停⽌⼯作。

另⼀⽅⾯,输出继电器Y4和Y5动作并保持,蜂鸣器HA和指⽰灯HL⼯作,进⾏声光报警。

同时,在Y1应经复位的情况下,时间继电器T1开始计时,其常开触点延时闭合,使输出继电器Y2动作并保持,电动机进⼊⼯频运⾏阶段。

E段———故障处理段。

报警后,操作⼈员应⽴即将SA旋⾄⼯频运⾏位。

这时,输⼊继电器X0动作,⼀⽅⾯使控制系统正式转⼊⼯频运⾏⽅式;另⼀⽅⾯,使与和Y5复位,停⽌声光报警。

当变频器的故障处理完毕,重新通电后,许⾸先按下复位按钮SB,使X6动作,从⽽Y6动作,变频器的RESET接通,使变频器的故障状态复位。

(三)变频器与PLC 联合使⽤应注意的问题
1 瞬时停电后的恢复运⾏
在系统联接正确的条件下, 利⽤变频器的瞬时停电后恢复运⾏的功能, 使变频器在系统恢复供电后将进⼊⾃寻速过程, 并将根据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动设
置相应的输出频率重新起动。

如果变频器出现运⾏指令丢失的情况, 则重新恢复供电后也可能出现不能进⼊⾃寻速模式, 仍然处于停⽌输出状态, 甚⾄会出现过电流的情况。

因此可以通过保持继电器, 如图10 所⽰。

在保持运⾏信号的同时将频率指令信号⾃动保持在变频器内部或者为PLC 本⾝准备不间断电源将变频器的运⾏信号保存下来, 以保证恢复供电后系统能进⼊正常的⼯作状态。

图9 PLC 保持继电器回路
2通过数据传输进⾏控制
在某些情况下, 变频器的控制(包括各种内部参数的设定) 是通过PLC 或其他上位机进⾏的。

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注意信号线的连接以及所传数据顺序格式等是否正确, 否则将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此外, 在需要对数据进⾏⾼速处理时,
则往往需要利⽤专⽤总线构成系统。

操作截图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RUN和FWD指⽰灯是红⾊的,⽽STOP 和REV是没有暗的,说明此时的变频器是运⾏的并且是正转。

代码段的‘F’是代表的频率。

频率指令来源。

变频器与电机的连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