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移动开发平台大回顾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e70ec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8.png)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探讨其对社会和经济的深远影响。
1. 初期阶段:手机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当时中国的手机普及率开始迅速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信市场的开放,手机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999年,中国移动推出了首款WAP (无线应用协议)手机浏览器,标志着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3G时代: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中国正式商用3G网络,这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人们通过手机可以方便地上网冲浪、社交、购物等。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也开始迅速涌现,如微信、支付宝等。
3. 4G时代:高速网络推动移动互联网创新2013年,中国正式商用4G网络,这使得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和带宽得到了大幅提升。
高速网络为视频、音乐、游戏等内容的传输打开了新的可能。
此外,4G网络的推广也促进了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4. 移动支付和出行服务的崛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率也大大提高。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工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对出行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滴滴出行等打车软件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交通选择。
共享单车也成为了城市中常见的交通工具。
5. 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融合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平台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
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渠道。
同时,社交媒体也为广告和营销提供了新的机遇。
6. 移动互联网与新兴技术的结合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结合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移动互联网领域,推动了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智能推荐等应用的发展。
2010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2010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402a62e647d27284b735195.png)
• 2009年是3G元年, 3G与移动互联网的密 集宣传,极大推动了 手机上网的普及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 能终端、上网终端价 格不断下降,普及率 不断提升
• 受竞争与舆论压力影 响,运营商的手机上 网资费不断下调,降 低了用户上网门槛
手机网民已成为促进网民增长的新动力
网民规模
2.98 1.18
4.2 2.77
够难以形成对用户的吸引力
注:节选自第1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3-07)
小结
网民规模
个人应用
企业应用
发展隐忧
发:
•网民规模继续攀 升,手机网民成增 长主力。
•互联网应用深度 不断提升,但手机 上网应用深度偏低
• 互联网在网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个人互联网应用 繁• 荣应拉用动多企元业化互,联内容精细化 网应用快速发展 • 应用结构深化,发展重心从娱乐转向商务
仅使用手机上 网:8%
数据来源:CNNIC
2010年6月
使用过PC上 网:88.3%
仅使用PC上 网:34.1%
既使用PC又使用手机 上网:5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使用过PC上 网:92%
2009年12月
仅使用PC上 网:39.2%
既使用PC又使用手 机上网:5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25000 20000
网络
16118
:
19890
22960
15000
10000
5000
1010
1490
2206
0
2009上半年
2009下半年
2010上半年
B2B网络交易
盘点:2010年中国互联网热点大事
![盘点:2010年中国互联网热点大事](https://img.taocdn.com/s3/m/f058066aaf1ffc4ffe47ac64.png)
时至岁末,中国互联网在即将过去的2010这一年中,经历的事件细细数来可谓多如牛毛,但总有一些是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力的,也总有一些是能够令我们牢记在心的。
每至此时,我们都会回忆一下这一年来的大事,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起回忆一下属于中国互联网的2010大事记。
一、谷歌退出中国大陆2010年4月,谷歌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用户在访问谷歌中国网址时,发现其网页自动跳转至谷歌香港页面,而谷歌中国的服务器已迁移至香港。
在谷歌退正式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后,其在大陆的市场份额一直呈下降趋势,在下半年还曾爆出谷歌与华东代理商的纠纷事件。
二、团购网站好比雨后春笋国外的团购网站风生水起好久了,中国的团购网站似乎来的迟了一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快速前进的步伐。
虽然2010年并不是国内网络团购的起始年,但却在今年达到了一个遍地开花的程度。
国内刮起的这一阵Groupon单品团购风,各个网站纷纷推出团购网,百团大购的局面正在形成或许单品团购正在成为年轻一代新的消费方式。
三、微博战的爆发2009年8月,“新浪微博”内测版的推出,中国的微博之旅已经悄然开始,但是在2009年,微博对于中国的网民来说,只是一个预热阶段,而真正发光发热的却是2010的微博大战。
2010年是国内微博的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
四大门户网站也均开设微博,为了争夺用户,各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围脖”战如火如荼。
在2010年12月10日20时53分,刘翔的腾讯微博听众人数突破800万,超过twitter网站的第一名LadyGaga近70万人,更是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微博。
四、互联网公司上市忙酷6网、乐视网、优酷网、当当网……一个接着一个,一步接着一步,全都迈入了纳斯达克的大门。
有人调侃说,现在的股市,你要选择中国加互联网。
虽然一些公司在上市之前并不被看好,不过就目前的形势看,例如当当优酷却都有不俗的表现。
互联网公司上市的脚步远未停止,先迈出去的已经尝到甜头,后面隔岸观火的人自是蠢蠢欲动。
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概况
![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a9d44c7d5bbfd0a79567365.png)
2010 年,我国软件业实现新的突破,产业增速稳步回升,业务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发展和区域布局出现新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收入规模突破万亿,产业地位稳步提升2010 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364 亿元,同比增长31。
3%,产业规模比2001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38%,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 年的6%上升到18%。
在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所占份额由不足5%,上升到超过15%。
软件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2001 年不足0.3%上升到超过1%,软件业从业人数由不足30万人提高到超过200 万人,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带动力不断增强。
二、增速高位趋缓,产业步入发展新阶段“十五”期间,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平均增速为47%,“十一五”平均增速为28%,收入增速有所趋缓,软件产业开始从高速增长转入相对平稳的新阶段。
但2010 年收入增长明显快于2009 年,增速提高5.4 个百分点,且一至四季度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2573、3475、3634 和3682 亿元,增长25.7%、31.8%、32.3%和34%,收入数和增速呈逐季上升态势。
三、业务结构调整加快,服务化趋势更加突出服务收入增长带动软件业务调整,特别是与网络相关的信息服务发展迅速。
2010 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1233 和2178 亿元,同比增长37.2%和44.6%,高于全行业5.9 和个13.3 百分点,两者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25.5%,比2001 年提高18.9 个百分点。
软件产品收入4208 亿元,同比增长28.6%;嵌入式系统软件受通信类产品增长放缓影响,完成收入2242 亿元,同比增长15.1%,低于全行业16.2 个百分点。
受集成电路行业复苏和软件外包市场增长带动,设计开发实现收入593 亿元,同比增长73.1%;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实现收入2910 亿元,同比增长31.8%。
CSDN_软件开发2.0大会_2010_csdn
![CSDN_软件开发2.0大会_2010_csdn](https://img.taocdn.com/s3/m/3fa150781711cc7931b716bd.png)
• IT应用和互联网移动化
需求强劲 市场广阔
2010-12-15
中国市场应用的挑战
• 国内App免费习惯?
2年内销售盈利困难 需要本地化模式
• 平台商垄断模仿? • ???
未来2年是中国优质应用的黄 金窗口期!
先发有优势
2010-12-15
开发者迎来黄金十年
• 开源和云计算降低开发成本 • 无处不在的开放平台和Appstore Mobile App store SNS App/Plugin Store Mac/Windows App store Web App Store TV App store • 无所不在的IT应用
�快速度
六天内就达到10万个download 万,四周用户数突 2010年10月21日正式推出,两周内用户过 100 100万 破250万
•
�高盈利
ios版本累计下载1200万次 收入800万美元 Android版本月收入 100万美金 成立于2007年 Facebook上最红的应用商 年收入超过 8亿美元 8
迎接黄金10年
CSDN创始人 蒋涛 2010-12-09
移动应用开发者火热
• • • • • • • • 10.19 手机支付与移动互联网峰会 Android游戏高峰论坛 10. 20 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 10. 21 诺基亚中国开发伙伴峰会 10.29 天翼空间能力开放高峰论坛 11.10 联想乐phone开发大会 11.12 新浪微博开发者大会 11.16 …
为开发者创造商业价值
• 是技术圈社交平台
实名认证的开发者和团队社区
• 是增值服务的平台
social coding,协作,评测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e55a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7.png)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起步阶段、爆发阶段和创新阶段。
一、起步阶段(1994-200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
1994年,中国互联网接入开始,国内首个互联网接入点建立,开启了互联网时代。
然而,在这个阶段,互联网的普及率非常低,因为上网需要使用电话线连接,且费用高昂。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接入设备价格的下降,互联网逐渐普及。
到了2000年,中国拥有互联网用户约2千万人。
这一时期的互联网使用主要集中在个人电脑上,手机仍然是通信工具,而一个名叫“移动互联网”的概念还未出现。
二、爆发阶段(2008-2016年)2008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年。
在这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转折点,各种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应用开始出现。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观看奥运会直播、查询赛事结果和购买门票。
同时,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也意识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继推出了手机上网业务,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在这一时期快速增长,到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4亿。
2010年代初,智能手机的普及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
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廉价的智能手机,使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并且使用互联网。
同时,移动应用程序(App)开始兴起,人们可以通过下载各种App来满足日常生活和娱乐需求。
在这一时期,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交媒体。
微博和微信成为人们分享信息和社交的主要平台。
正是通过微博和微信,人们可以获取新闻、互动交流,并且参与社会事件的讨论。
三、创新阶段(2017年至今)2017年以来,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了创新阶段。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持续创新,激发了新产业的发展。
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7亿人。
5G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和带宽得到大幅提高,为更多创新应用提供了基础。
2010移动开发者大会文字直播稿
![2010移动开发者大会文字直播稿](https://img.taocdn.com/s3/m/83eef532eefdc8d376ee32d7.png)
做的也都是移动。这个现象其实让我想起来了一个词,这个词可能不太好,就是“泡沫”。
我们最近一次“泡沫”是99年网络泡沫,那时候就是这样,所有的人都要去做网络,所有人都要去做网站,觉得网站是一个巨大的金矿。
我们这次有很多赞助商,有很多跟我们联络但是因为时间原因赶不上。包括我们交通行业跟移动应用结合,
还有我们金融行业,包括我们所有网站都应该有一个移动板。这一切这是第一拨我们移动开发者面临最现实的市场,
为此CSDN搭建一个专门面向移动开发者社区,这个社区不仅是一个技术交流平台,也为我们移动开发者提供增值服务平台,
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当然它也是公开。
大背景,整个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桌面互联网用户,智能手机销售量将超过我们笔记本销售量。我们可以看到下一个数据,
智能手机的一个井喷,刚才看到了我们iPhone在前9个数量是最高一个数量,这是移动设备销售量。而且,这个速度还在爆增,
相比前一年增长了63.3%,刚刚苹果在发布第三季度的数据超过1200台,比他自己预期1100台还要高,超过了70%的增长速度。
这样一个增长速度给我们带来一个巨大终端平台。
而对于用户来说,我们整个这个时代进入一个信息消费时代。原来我们是用功能,到现在更重要我们的物质已经非常丰富了,
我们需要的是精神消费,需要的是文化消费。所以,中国电影市场也在井喷。
那么,我们这个手机成为一个文化娱乐的终端,也会带来更大的市场,我们很多用户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都会消耗在信息世界。
很多隐私的东西,你看过《手机》这部电影就很清楚。另外手机有很多很有趣的用户交互的一些技术在里面,
三大运营商2010年业绩统计
![三大运营商2010年业绩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0b18b565ce050876321371.png)
16
三大运营商2010年收入情况比较表
财务指标/运营商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经营总收入(亿元) 净利润(亿元)
总收入同比增长(%) 净利润同比增长(%)
1075.52
2298.18
821.1
88.11
576.43
24.0
4.9%
7.9%
7.6%
4.7%
4.2%
-62.2%
17
三大运营商2010年收入情况比较图
1 2 3 中国联通 24亿元
18
三大运营商2010年3G用户数比较
19
三大运营商2010年用户数情况比较
中国电信
名称 CDMA 用户 宽带 用户 固定 电话
中国 移动
移动 用户
中国联通
宽带 用户 固定 电话
2010年上半年 客户数 (万户)
增长率
7452
5833
18100
55404
14940
4375
营业收入 通信服务收入 营业收入 移动业务 通信服务收入 营业收入 固网业务 通信服务收入
7.6% 6.6% 17.7% 14.3% -2.4% -1.1%
14
中国联通2010年业绩情况—用户数
名称
2010年上半年 用户数达到 (万户) 14940.2
2010年上半年 净增量 (万户) 455.7
名称
2010年 (人民币亿元)
比上年同期变化
营业收入
调整后本期盈利 调整后EBITDA
821.1
24.0 301.9
7.6%
-62.2% -4.7%
13
中国联通2010年业绩情况—运营收入
移动终端发展趋势
![移动终端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6b38c03f90f76c660371a53.png)
调研报告移动终端发展趋势引言: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所说;“手机已经成为信息的瑞士军刀,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信息设备,直接取代和融合传统很多的运用设备和装备,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因此,手机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三大DNA之一。
而手机操作系统更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枢纽。
本文将分别介绍PC操作系统和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终端市场发展趋势、终端各部分发展趋势、PC客户端发展趋势和移动终端发展趋势。
最后,将说明3G会随着智能终端发展而发展。
一、发展历程回顾和对比(中国通信网)1.PC操作系统历史在对3G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PC的发展历史,同样作为用户终端,二者的发展历程有相似之处,研究PC发展的过程对于3G移动终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早的计算机其实并没有操作系统,在那个时候人们只能通过各种不同的操作按钮来控制计算机,然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就出现了汇编语言,并将它的编译器内置到电脑中。
这个时代的计算机是一个专用的名词,只有专业的计算机工程师才能使用和操作计算机。
计算机对普通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神秘甚至是遥不可及的名词。
这些将语言内置的电脑只能由操作人员自己编写程序来运行,不利于设备、程序的共用。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就出现了操作系统。
从一开始的DOS到图形化的Windows以及后来出现的源代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很好地实现了程序的共用以及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管理,使人们可以从更高层次对电脑进行操作,而不用关心其底层的运作。
通用的操作系统逐渐地发展起来,使得基于操作系统上层的应用与底层的硬件系统无关,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难度,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门槛,使得一大批应用开发商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应用,同时图形化的操作界面也大大降低了普通用户使用的难度,从而使计算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使其真正地走进了千家万户。
2.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我们再来看一下手机的发展,移动通信在刚出现的时候只是扮演单一的固定电话移动化的角色,所支持的功能也只是单一的通话功能。
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ad143bed5ef7ba0d4a733b8f.png)
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1、百度遭黑客攻击2010年1月12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遭到黑客攻击,长时间无法正常访问。
影响范围涉及北京、四川、广东等国内大部分省市。
2、国务院推动三网融合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6月30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3、四海商舟成立2010年2月起江苏科泰集团于2009年在国内首推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海外营销整体解决方案正式定名为“四海商舟”(BizArk),旨在帮助有进取心的外向型企业扎根海外市场,实现其海外本土化营销、打造本土品牌的战略目标。
4、QQ同时在线用户超过一亿2010年3月5日,即时通信工具腾讯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显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海量用户运维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团购网站大规模兴起从2010年3月起,团购网站在中国逐渐兴起,网络团购以价格折扣低、小额支付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网民参与,成为2010年热点互联网应用之一。
6、首批互联网电视牌照发放2010年4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放首批三张互联网电视牌照。
获得牌照的企业将具备在数字电视网、通信网和互联网上开展跨网跨屏融合新业务的条件。
7、《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10年6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公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促进和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行政规章。
8、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6月20日,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人民网转企改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这将对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体制机制创新以至整个网络宣传事业繁荣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9、央行出台管理办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易观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易观](https://img.taocdn.com/s3/m/bb9c683383c4bb4cf7ecd136.png)
高
产 品 重 要 度
平台化产品运营能力 业务支付方式相对便捷 多业务可以进行业务整合和交叉营销
整体业务不足
原有平台业务与新品牌业务的资源整合 不足(如百宝箱和游戏平台) 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耦合及平台 开放还存在不足 终端基础较为薄弱
低 低 移动能力优势 高
产品序列号:P-B-A-2010Q21737
Page 7
重点产品研究——MM
产品介绍:2009.8.17正式推出,由公司和个人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开发为消费者提供开放、 丰富以及便捷的手机软件和应用下载平台
目前产品的市场表现: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手机客户端注册用户 数突破100万人,WWW门户注册用户数突破30万 人,累计下载用户数突破60万人,累计下载次 数突破220万次,提交应用总数累计达到 13,470个,上架在售商品累计达到6,116个。
少
市场,推动全线发展 Page 14
产品序列号:P-B-A-2010Q21737
重点规划: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互联网化改造
n
在业务层次: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在内容和应用上趋于一致, 但产品推出速度多于互联网,大量的产品在互联网上开设 相关门户供用户下载,拓展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平台。
n
在网络层次: 移动互联网开始拥有更宽的带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 用户可以尽量像在互联网中一样有更完善的用户体验。
上网本 网络设备
其他移动 终端
核心网 运营
低 低
移动能力优势
服
高
终端内容 务 网络
产品重要度:盈利能力,用户体验相关,掌控客户数据 圆圈大小:竞争者激烈程度
产品序列号:P-B-A-2010Q21737
android发展历程
![android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6506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b.png)
android发展历程Android是由Google公司开发的一种开源移动操作系统,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3年。
以下是Android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和里程碑事件:1. 2003年,Andy Rubin成立了Android公司,致力于开发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操作系统。
2. 2005年,Google收购了Android公司,将其作为移动操作系统项目并把Andy Rubin任命为Android部门负责人。
3. 2007年,第一部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T-Mobile G1(也称为HTC Dream)发布。
这是Android系统第一次在商业设备上亮相。
4. 2008年,Google与Open Handset Alliance成员合作发布了Android 1.0版本,引入了通知栏、应用程序市场和多点触控等功能。
5. 2009年,Android系统开始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并且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和用户认可。
6. 2010年,Google发布了Android 2.2(代号为"Froyo")版本,引入了Wi-Fi热点共享、Adobe Flash支持和增强的性能等功能。
7. 2011年,Android系统开始在平板电脑领域取得突破,发布了面向平板电脑的Android 3.0(代号为"Honeycomb")版本。
8. 2013年,Google发布了Android 4.4(代号为"KitKat")版本,引入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和优化性能。
9. 2014年,Google推出了面向低端手机的Android One计划,推动智能手机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
10. 2015年,Google发布了Android 6.0(代号为"Marshmallow")版本,引入了指纹识别、Doze省电模式和应用程序权限控制等功能。
11. 2016年,Google发布了Android 7.0(代号为"Nougat")版本,引入了分屏多任务、即时应用和虚拟现实支持等功能。
回看中国移动3G(TD-SCDMA)的发展史
![回看中国移动3G(TD-SCDMA)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6da46738e9951e79b8927ab.png)
回看中国移动3G(TD-SCDMA)的发展史1、移动3G上网试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发放了三张3G牌照,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全面进入3G时代.因此,2009年也被海内外业界人士普遍称为我国真正的"3G元年".其实,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由中国移动运营的3G(TD-SCDMA)早在2008年4月1日便开始了试商用. 对于中国3G的发展来说,2008年3月28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外宣布,为进一步推动3G(TD-SCDMA)技术和产业的成熟,将于4月1日起面向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正式启动3G(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从4月1日开始,中国移动首批邀请了2万名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客户参与3G(TD-SCDMA)终端,网络,业务等全方位测试.中国移动还委托社会权威调研机构,及时,准确地收集客户在测试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通过第一手市场反馈信息促进3G(TD-SCD-MA)各项技术和业务的改进和完善,以加快推动产业发展.6月5日开始,中国移动通过其官方网站再次招募6万名3G(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友好客户,这些用户的行业分布,参与面更加广泛.与首批客户的最大不同是,本次测试采取客户通过网站报名参加申请的方式.通过扩大测试规模,中国移动进一步调动了用户积极参与3G(TD-SCDMA)测试,充分收集客户意见和建议,在对3G(TD-SCDMA)网络,终端和业务平台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继续优化网络质量,保证了之后在北京奥运期间提供更加优质的3G(TD-SCDMA)网络服务.今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3G牌照,中国移动同步发布了中国移动3G标识———移动G3,这意味着中国移动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同时,中国移动还推出了专属188号段,广东和上海两地作为试点省市率先放号,目前扩大至已运营3G (TD-SCDMA)网络的8省10市.2009年2月,移动G3正式商用.2、夯实移动3G上网的基础2006年2月至8月,3G(TD-SCD-MA)在青岛,厦门,保定三大城市开始建设3G(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网.中国移动自2007年1月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启动了3G(TD-SCDMA)试验网一期工程.中国移动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等困难,集中资源和力量建设3G(TD-SCDMA)试验网,8城市累计投资超过150亿元,一年多时间完成的基站建设量相当于这些城市以前十三年的建设总量.经过超常规建设,中国移动如期完成了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广州,深圳,厦门等八城市3G(TD-SCDMA)试验网建设任务,按要求接收了青岛,保定试验网.在顺利完成10城市3G(TD-SCDMA)网络建设的基础上,2008年8月,中国移动又启动了第二阶段的3G(TD-SCDMA)网络建设,将TD覆盖范围扩大至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随后,中国移动于2009年1月又启动了TD网络三期工程.3月9日,中国移动发布了"中国移动3G(3G(TD-SCD-MA))网络三期工程无线网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正式启动了TD三期无线网设备招标采购工作,并计划于5月完成.三期工程将新建200个地市3G(TD-SCD-MA)网络,建成后3G(TD-SCDMA)网络覆盖地市将达到238个,三期计划2009年底完成建设工作,具备商业运营条件.根据中国移动公布的3G(TD-SCD-MA)网络发展规划,2009年将投资588亿元,新建3G(TD-SCDMA)基站约6万个,此举将使3G(TD-SCDMA)网络基站总数超过8万个,实现网络覆盖238个地级城市的业务热点区,占全国地级城市数量的70%以上,其中东部省(市)的地市将实现全覆盖.据统计,中国移动在2009年至2011年新建基站约14万个,基站总数超过16万个,实现全国100%地市的3G网络覆盖.为使用户更方便地体验3G,中国移动通过对现有GSM网络的升级改造,2008年底顺利完成了3G(TD-SCDMA)与2G网的核心网融合工程,实现了现有的2G 客户可以"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只要换一部双模手机就可以方便地使用移动G3服务,从而实现2G向3G的平滑过渡.在网络建设的同时,网络质量也得到不断优化.3、客户体验3G魅力与2G相比,3G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基于超高带宽的丰富应用,而这一切则需要用户真切地体验方能感受得到.正因为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中国移动把"体验"作为自己的王牌,在移动G3试商用刚刚运行了3个月之际,便在应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此前,中国移动面向移动G3用户开放了总共20种业务,包括可视电话及其补充业务,彩信,梦网彩信,手机报,WAP门户,数据上网(数据卡),语音及语音补充业务,短信,梦网短信,彩铃,航信通,主叫显示,来电提醒,12580综合信息服务,12586移动沙龙,12590语音杂志等.2008年7月,中国移动针对参加3G(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的用户又开通了六项增值业务,包括两项奥运亮点业务--奥运视频点播,奥运快讯,以及四项2G迁移业务———手机搜索,无线音乐俱乐部,飞信和手机证券.在移动G3的丰富业务列表中,可视电话,视频留言,视频会议,多媒体彩铃等特色业务最为引人瞩目.为充分发掘移动G3无线宽带的潜力,让用户畅享无线宽带的快捷和方便,中国移动在推出移动G3无线上网数据卡的基础上,联合主流厂商积极研发上网本等新产品,以期让用户拥有更多移动宽带业务的选择,享受更完美的移动宽带体验.4、移动G3圆满保证奥运早在北京奥运筹办之时,中国移动便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身份,向北京奥组委交付了约15000套包括移动G3手机卡,手机终端,近300万元话费及相关通信服务在内的移动G3服务包,向国际来访宾客提供移动G3手机租用业务.同时,基于移动G3推出了流媒体手机电视等奥运特色业务,试用了广播式手机电视."用移动G3服务奥运会"是落实奥运承诺和发展3G(TD-SCDMA)产业的共同要求,为切实保障移动G3为奥运服务,中国移动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终端采购,话费补贴和市场传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移动G3奥运产品及业务的设计和开发,还以超常规的方式在国内市场推出了"全国大规模优惠促销","六项奥运亮点业务和十项奥运特色业务","开发系列奥运产品","为奥运大家庭提供移动G3通信服务","为海外客户提供移动G3租机服务"以及"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媒体的沟通"六大奥运市场举措.这些市场举措受到了包括奥运大家庭,海内外客户及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200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在加强重点区域网络覆盖,做好"两会"移动通信畅通等传统通信保障服务之外,更是广泛推出和成功应用移动G3视频和无线宽带上网卡等业务,使之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基于3G(TD-SCDMA) 的无线宽带上网业务帮了代表,委员们的大忙.在笔记本电脑上插上移动G3 无线网卡,可以快速登录互联网.代表,委员们在使用了移动G3无线上网业务后,都喜欢上了这个速度快,又可以移动的新"宝贝".济南市政协主席徐长玉在安装了移动G3无线上网卡后,快捷打开两会专题网页,惊喜地说:"移动G3上网速度很快,中国移动真的是把服务做到家了".来自济南的姜委员每天回到驻地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想上网搜集和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移动G3他实现了这个愿望.他不仅可以打视频电话,还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免费高清电视节目,使电视台两会专题报道尽在掌中.姜委员边试用移动G3,边高兴地说,"用手机视频和大家面对面交流,这是个创举,太方便了."5、产业链协同发展,移动3G上网前景美好3G(TD-SCDMA)的发展依赖于包括运营,系统,终端,芯片,仪表,软件等在内的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推进3G(TD-SCDMA)发展在市场层面取得成功.这一点,已成为3G(TD-SCDMA)产业价值链的共识.作为3G(TD-SCDMA)运营主体的中国移动,在整合价值链方面不遗余力.2008年12月12日,中国移动在北京举办3G(TD-SCDMA)产业价值链大会,共商加快发展大计.2009年1月12日,中国移动又联合中兴,华为,三星,摩托罗拉等34家中外终端厂商及3G(TD-SCD-MA)联盟,在京召开"中国移动3G手机合作沟通会".中国移动推出2G与3G终端定制联动,对终端产品库分类分级管理,3G(TD-SCDMA)专项激励资金,优质终端全网包销等激励举措,以深度合作引导3G(TD-SCDMA)手机产业链的成熟完善,迅速扩大3G手机的销售规模.1月16日,中国移动举办3G(TD-SCDMA)产业发展交流会.在会上中国移动表示,为快速有效提升3G(TD-SCDMA)网与2G网络切换成功率,推出"新机制,新标准,新测量"解决方案,这是对3G(TD-SCDMA) /2G融合组网的进一步深化."三新"实现以后,可望使得客户在3G(TD-SCDMA)网与2G网间切换的成功率将达到现有2G网络900兆/1800兆间切换的同等水平.业内人士认为,融合组网是3G(TD-SCDMA)发展的关键,"新机制,新标准,新测量"是对融合组网的进一步深化,将全面提升3G(TD-SCDMA)产业竞争力.在中国移动的全力推进下,3G(TD-SCDMA)产业链渐趋成熟,产业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由中国移动首推的"三不"原则(不换号,不登记,不换卡),可实现2G客户向3G(TD-SCDMA)的平滑过渡,已成为业内公认的3G市场发展之路.对于3G(TD-SCDMA)而言,一周年既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3G (TD-SCDMA)试商用,引领3G时代业务创新,客户感受移动G3魅力圆满保障奥运成功服务"两会"移动G3通过"大考"获好评网络建设超常规,夯实3G (TD-SCDMA)市场化基石整合产业链协同发展,3G(TD-SCDMA)前景美好。
中国互联网2010年发展报告
![中国互联网2010年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a7cd2ded630b1c59eeb548.png)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目录报告摘要 (3)第一章调查介绍 (4)一、调查背景 (4)二、报告术语界定 (5)三、调查方法 (7)第二章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0)一、网民规模 (10)(一)总体网民规模 (10)(二)宽带网民规模 (11)(三)手机网民规模 (12)二、网民结构特征 (13)(一)性别结构 (13)(二)年龄结构 (13)(三)学历结构 (14)(四)职业结构 (14)(五)收入结构 (15)(六)城乡结构 (16)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17)一、基础资源概述 (17)二、IP地址 (17)三、域名 (18)四、网站 (19)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20)第四章网络接入 (21)一、上网设备 (21)二、上网地点 (21)三、上网时间 (22)第五章网络应用行为 (24)一、网民网络应用行为 (24)(一)信息获取 (25)(二)商务交易 (26)(三)交流沟通 (2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 (四)网络娱乐 (30)二、网络安全和信任环境 (34)第六章 手机上网行为分析 (35)一、手机上网应用行为 (35)二、手机网民结构特征 .................................................................................................................... 36 附录1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调查支持单位 (4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报告摘要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8242b1f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7.png)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CNNIC 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 亿,同比增长17.5%,增长势头强劲。
这个阶段的产品呈现跨平台的趋势,在移动互联网上都有产品战略布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分如下四个主要阶段。
1.互联网发展史第一阶段(2000 年—2002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
2000 年11 月10 日,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
2002 年5月17 日,中国电信在广州启动“互联星空”计划,标志着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ICP(InternetContent Provider,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开始联合打造宽带互联网产业。
2002 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GPRS 业务。
这个阶段的主要产品有文字信息、图案及铃声。
2互联网发展史第二阶段(2003 年—2005 年)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时期,用户主要在移动互联网上看新闻、读小说、听音乐,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阶段开始出现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如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产品经理或WAP 产品经理等。
3 .互联网发展史第三阶段(2006 年—2008 年)这时的中国移动互联网除了内容之外,开始有了一些功能性的应用,比如:手机QQ、手机搜索、手机流媒体等,手机单机游戏和手机网游起步,移动互联网开始作为传统互联网的补充,占据了用户大量的碎片时间,这是一个互动娱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得到一定的发展,对产品经理的需求也逐渐在扩大。
4.互联网发展史第四个阶段(2009 年至今)随着3G 的应用,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络、基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的应用、iPhone 的移动APP、互联网电子商务在手机上广泛应用,互联网上的应用移植,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SoLoMoCo——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Commerce(商务化)。
Acer2010全球发布会剑指世界第一宝座——“Source To Home”,Acer 2010全新市场战略预霸移动互联先机
![Acer2010全球发布会剑指世界第一宝座——“Source To Home”,Acer 2010全新市场战略预霸移动互联先机](https://img.taocdn.com/s3/m/78a3c640e45c3b3567ec8bd2.png)
据 了 解 , 宏 著 与方 正 宣 布 达成 在 战 略 合 作 之 前 , 至 连 很 多 双 方 的 公 甚 司 员 工 都 不 知 道 此 事 , 见 双 方 对 此 可
全 球 发 布 会 . 布 了 其 全 新 的 市 场 战 公 略 。 将 以 A e erf解 决 方 案 弓 领 crd a. i 1
L mi a u Red的 电 子 书 产 品 。
据 最 新 数 据 显 示 ,0 9年 , 宏 暮 客 户 和 政 府 客 户 等 细 分 市 场 的 优 势 , 20
全 年 营 收 同 比 增 长 2 % , 下 19亿 5 创 7 美 元 的 历 史 新 高 ; 出 货 量 则 增 长 2 % ,远 超 52 9 .%的 行 业 平 均 增 长 率 , 并 借 重 宏 著 在 定 义 和 设 计 移 动 产 品
6
计 算 机 与 网 络 创 新 生 活
A e 0 0全球 发 布 会剑 指 世界 第 一宝座 cr2 1
— —
“ o re T o S uc o H me” A e 0 0全 新 市 场 战 略 预 霸 移 动 互 联 先 机 , c r2 1
度 的优 势 互补 。
据 宏 著 C O 兰 奇 介 绍 . 预 计 E
购 。
5月 2 7日 。 著 集 团 在 北 京 隆 重 宏
举 行 以 “ o re T me 为 主 题 的 S uc o Ho ”
至 少 是 其 它 竞 争 对 手 两 倍 以 上 。 国 中
市 场在 宏 薯 20 0 9年 总 营 收 中 占 据 了 5 的 市 场 比 例 . 接 近 9亿 美 金 的 营 % 收 。 宏 暮 C O 蒋 可 凡 ・兰 奇 E ( i f no L ni 认 为 , 未 来 一 年 Ga r c ?ac) na 在 或 者 一 年 半 之 后 , 国 有 望 成 为 世 界 中 第 一 大 电 脑 市 场 . 宏 薯 此 次 选 择 在 而
《2010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2010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5b9bd44b35eefdc9d3337e.png)
(讯)从传统桌面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阶段,用户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在双重趋势作用下,网络应用需求长尾正在变粗,新经济模式迫使传统帕累托定律(即:20%的产品或服务占据市场80%的需求)接受严峻挑战。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将进行更广泛和更有深度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具备一定业务优势的核心企业,将扮演产业链组织和协调的重要角色,整个产业链网络将缔结为四种类型的产业联盟,并以生态系统的形式进行运作,中国移动互联网四象竞争格局逐步显现。
(1)网络服务从“资源稀缺”走向“经济富足”时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桌面互联网从最初的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和邮箱服务等简单应用,逐渐发展到涵盖论坛、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网络视频和微博等多资源、多应用的阶段。
根据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大陆互联网网站规模达到323.2万个,是2006年的3.8倍。
从PC端的传统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中国网络服务从“资源稀缺”走向“经济富足”时代。
当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网络应用资源急剧扩张,这一方面体现为提供服务的企业数量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企业服务成本也在大幅降低。
在这一背景下,网络服务资源的富足促使网络服务被尽可能地细分,而用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更加倾向于接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应用服务。
网络服务从“资源稀缺”走向“经济富足”(2)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迫使网络应用需求长尾变粗根据艾瑞咨询2009和2010年对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服务需求的两次调研数据显示,“看新闻实事”、“聊天”等主流需求的比重正在下降,而“看小说”、“在线收听音乐”和“玩手机网络游戏”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应用需求长尾正在变粗。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从传统桌面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阶段,用户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在双重趋势作用下,网络应用需求长尾正在变粗,新经济模式迫使传统帕累托定律接受严峻挑战:第一趋势,传统互联网多数应用将逐步转化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型应用艾瑞咨询研究认为,多数产业的发展都伴随着新产品的出现和原有产品的淘汰,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所固有的成本使原有产品已不能满足基本的效用与成本比率。
2010年度50大最佳网站
![2010年度50大最佳网站](https://img.taocdn.com/s3/m/fee7931b10a6f524ccbf8514.png)
2010年度50大最佳网站音乐视频(Music & Video)* Vimeo:视频分享网站,很喜欢其网站风格。
* Movieclips:根据分类和关键词,最快找到你中意的影片片段,还可以很方便地自己编辑片段进行MashUP。
* Grooveshark:Grooveshark是一个在线音乐分享社区,基于 DRM(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免费的 Mp3的 p2p 分享网络。
你可以创建或者导入自己的音乐列表,分享自己的音乐列表,加入组群,分享音乐并且得到一定的回报。
详细介绍* MOG:在线音乐订阅服务,具有在线预览功能,价格相比于Spotify,订阅价格也更便宜。
* Labuat:基于FLASH的用户交互式音乐视频网站。
体育(Sports)* Sports-Reference:—* Rotoworld:体育互动社区* Yardbarker:—* Total Pro Sports:—* Citizen Sports:专为ie为Facebook和苹果iPhone制作与体育相关的应用程序的企业。
家庭亲子(Family & Kids)* Design Mom:妈妈设计师,没太理解这个网站做啥的。
* Serious Eats:各种的美味食谱,视频和博客内容。
* Babble:涵盖从确认怀孕到宝宝进入青春期之前的各种育儿技巧。
* Etsy:一个工艺品电子商务网站。
* Sesame Street:是美国一套著名的幼儿教育电视节目,内容结合了教育和娱乐。
新闻资讯(News & Info)* Guardian:《卫报》* The Onion:一个擅长对时事进行讽刺嘲讽的媒体。
* The Daily Beast:—* 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 WikiLeaks:WikiLeaks是一个小型的在线信息文件资源,它的信息是全世界的政府组织都要保密的信息。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8cd732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f.png)
引言概述: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起点。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可以区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技术变革和政策调整。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的第二部分,涵盖了2005年至2010年间的发展情况。
从这些年份开始,中国移动互联网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
正文内容:一、3G时代的到来(2005-2007年)1. 3G技术的引入: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节点是3G时代的到来。
2005年中国移动推出了3G技术,为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支持。
2. 3G网络覆盖的扩大:2006年,中国移动网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覆盖,提高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度。
3.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兴起:随着3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始崛起,涵盖了社交媒体、音乐、视频、游戏、新闻等领域,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
4. 移动支付的推广:移动支付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迅速普及,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5.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形成:在3G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迅速扩大,包括手机厂商、应用开发商、广告商、运营商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多元化(2008-2010年)1. 智能手机的普及:2008年苹果公司推出了首款iPhone,引领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
2. 应用商店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商店也开始兴起,用户可以方便地下载各类应用程序,进一步丰富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内容。
3.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多元化,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4. 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兴起: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起来,各类应用程序开始通过广告来获取收入。
5.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在这一时期,移动互联网开始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如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医疗等,为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乱象丛生:2010年移动开发平台大回顾2010年12月19日00:22来源:IT168作者:景保玉【IT168评论】2010年对于业内众多移动开发平台来讲可以说是争夺最为激烈的一年,也正是这一年使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策略和行动。
而其中的六大主流平台境况不尽相同:Symbian已是明日黄花,Android势不可当,iPhone赢在高端,Windows Phone峰回路转,Ophone发力国内市场,Meego在智能手机市场不温不火。
Symbian平台在Android开源联盟日渐强大中被迫开源。
Android借助联盟优势一举超越iPhone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平台。
iPhone、iPod touch和iPad使用的iPhone OS操作系统更名为iOS,iPhone 4将预装iOS 4。
而苹果借ipad横扫平板市场,继续引领IT行业的革命。
Ophone平台以了解国人体验为优势,坐镇中国本土市场。
Meego平台虽有英特尔和诺基亚扶持,却一直难以上位。
更多不甘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落伍的厂商纷纷推出自有平台,蜂拥而上,抢滩市场。
这些平台的混战使得移动开发市场的乱象丛生,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平台在2010年都有哪些动作,他们未来的究竟在哪里。
SymbianSymbian开源今年2月,Symbian平台在Android开源联盟日渐强大中被迫开源,这可以说是今年Symbian平台最为重要的一个举措。
Symbian完成了将其全部代码开源的进程,比诺基亚2008年收购Symbian时预定的今年6月开源的期限提前了4个月。
开源消息一经放出,众说纷纭:有人说开源之后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对Symbian的贡献;有人说开源了可以看到Symbian的源码,方便开发者开发;还有人认为开源之后能够吸引更多的厂商回到Symbian联盟,壮大联盟的势力,巩固Symbian的地位。
不过,在Symbian开源之后,记者找到一些Symbian的开发者,他们对于Symbian平台的开源并不在意,他们认为开源与否对于开发来说不会起到太多的作用,在国内的开发大都是应用层的开发,只需要调用接口就可以,无需查看底层是如何实现的。
开源对于开发者调试代码,找BUG倒是有一定的帮助。
从厂商的角度讲,时至今日,Symbian的开源也没有能够吸引更多的厂商参与。
相反,三星今年没有Symbian手机计划,索尼爱立信也宣布不再生产Symbian平台手机,摩托罗拉也已经退出Symbian联盟,转投Android。
更让大家不解的是,诺基亚已经关闭了Symbian的在线支持网站,就此Symbian也不再提供在线支持。
种种迹象表明,只有诺基亚和几家小的手机厂商在苦苦支撑Symbian平台的发展,而诺基亚更是宣布永远不抛弃Symbian。
Symbian^3发布Symbian^3版本的发布也算是今年Symbian平台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相比当前Symbian OS最新版本,Symbian^3有着六方面重要的改变:1、UI以及触控体验。
2、高效内存管理,支持多任务处理。
3、加速2D/3D图形游戏和应用。
4、全新的无线网络结构。
5支持HDMI高清视频输出。
6、整合音乐商店Music Store。
虽然Symbian^3相比之前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厂商和消费者并不满意,因为这些改进相比其他平台已经不是创意了,相反,这更能显示出Symbian是在追赶Android和iPhone等其他互联网手机平台。
甚至业内的很多开发商都很客观的认为Symbian是第二代的手机操作系统,虽然能够做出智能手机,但是已经赶不上第三代的手机操作系统了,他们才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体验的手机平台。
不过由于Symbian平台手机的基数毕竟很大,所以一些开发商表示,在软件的开发上会继续做Symbian平台开发,但是会始终不渝的追随iPhone平台,而由于Android平台版本分化严重,会尝试Android平台开发。
Qt成为未来Symbian和Meego的唯一开发架构诺基亚10月21日在官方网站宣布,将采用Qt作为未来Symbian和MeeGo平台的唯一开发架构。
诺基亚将向开发者提供更加统一和简明的开发工具,以鼓励开发者社区为Symbian和MeeGo平台开发应用。
诺基亚计划将Qt作为唯一的应用开发架构,以保证应用同时与未来版本Symbian和M eeGo系统兼容。
另外,诺基亚宣布将在Symbian和MeeGo平台支持利用HTML 5发展网络内容和开发应用。
为展示诺基亚对新技术的支持,诺基亚将使用Qt开发未来应用,以创造更加连贯的用户体验,推动应用和服务更好融合。
未来版本的Symbian将全部在Qt环境中开发,并与现有Symbian ^3平台兼容。
这意味着,诺基亚对Symbian平台的坚定支持将不仅仅使未来Symbian用户受益,也将为现有Symbian 3用户带来系统更新和升级。
诺基亚宣布Symbian手机今后可以支持刷机升级,对于Symbian手机的拥有者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Symbian手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活力。
而且Symbian今后不再有版本的称谓,统统改为Symbian。
对于Symbian平台本身来讲,这三件事情可以说是影响Symbian平台发展的最为主要的三件大事,无论是统一开发框架对于开发者开发难度的降低,开放平台对于终端厂商的吸引,还是手机系统升级满足手机消费者的需求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举措,希望Symbian能够帮助诺基亚支撑到Meego系统能够担当重任的那一刻。
今年对于Android来说是一个丰收年,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从开发者的评价,还是厂商的追捧来看,Android无疑是今年智能手机市场的佼佼者,李开复在做移动互联网是创业者的第四个浪潮的演讲中,就频频表露了对于Android平台的看好。
AndroidAndroid今年的大事记2月3日,由于Android内核代码并不只是包括一些怪异的驱动,为了获得正常工作的Android系统,需要获得Google创建的新的locktype,以及其安全模式内核系统中的hooks……Google屏蔽了大量的硬件驱动,阻止平台代码整合进main kernel tree。
因此Linux内核开发者Greg Kroah-Hartman将Android的驱动程序从Linux内核“状态树”(“staging tree”)上除去,从此,Android与Linux开发主流将分道扬镳。
3月8日,谷歌公司发布Android本机开发程序包(Native Developer Kit,简称NDK)第三代版本。
该版本NDK的发布,使得第三方程序员可以直接研发提高Android手机图像处理能力的程序。
5月19日,Google I/O大会,Google发布Android系统2.2版有多项重要改进:一、Flash 10.1功能;二、网络共享功能;三、应用程序自动更新功能;四、系统性能大幅提升;五、允许应运程序存储至SD卡;六、其他人性化改善。
5月20日,Google I/O 大会第二天 Google 正式宣布了基于 Adnroid 2.1 操作系统的Google TV。
Google TV 以 TV meets web,web meets TV 为口号,对 Google TV 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10月26日,Google宣布,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重要里程碑:目前有十万个应用程序在Android Market上使用。
12月7日,谷歌官方终于发布Android 2.3 Gingerbread SDK(国内译作姜饼),这让传闻多时的姜饼系统终于尘埃落定,广大用户也可以静静的等待官方升级或第三方ROM进行体验。
Android获得三方面的丰收从市场份额看,Gartner前些天发布了第三季度智能手机销量报告,Android势不可当。
该报告显示Android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25.5%,而去年同期Android市场份额只有3.5%,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
与此同时,苹果iOS的市场份额从17.1%下降到16.6%。
塞班已经降到了36.6%。
从开发者的评价来看,许多开发者认为Android平台入门非常的简单,只要具备一定的开发基础,想转行Android平台开发是非常容易的事情;Android平台的开发资料非常的丰富,对于入门级的开发者来说已经足够了;Android是开源的,底层的代码许多的开发者都能够看到;国内对Android平台支持的公司非常多,可以参加很多的Android开发活动;同样的项目,Android平台的开发周期是Symbian平台的四分之一。
从厂商那里看,很多厂商都可以基于Android平台实现个性化的定制。
在开源架构下,底层的源代码都可以自己替换,构建自己的开发框架,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定制。
因此众多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厂商才能够在UI操作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意,避免市面上同质化产品的出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今年的热门开发平台从场面上看,Android无论是在出货量方面还是在市场份额方面都已经盖过了iPhone的风头。
但是,iPhone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已经无法撼动:iPhone是高端人士使用的手机。
高端是iPhone平台的市场价值所在,作为身份的象征也是为什么iPhone和ipad为什么需要排队购买的最大原因。
iPhoneiPhone平台的大事记5月5日,苹果更新了iPhone OS 4.0操作系统Beta 3,并开放了相应版本的SDK开发工具包的下载。
相比之前的Beta2,新版测试系统更加稳定和流畅,不能保存照片和截图的BUG已经修复。
从设备体验上讲,躺在床上使用iPhone或者iPod Touch会因为经常翻身而导致屏幕方向不停的转动,新版系统中增加了屏幕锁功能,按动之后将会锁定屏幕方向。
另外在屏幕锁的左边增加了音乐控制按钮,这样就可以不用退出应用程序来进行音乐播放控制了。
6月8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在美国旧金山Moscone Center开幕,苹果CEO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主题演讲中正式发布了苹果iPhone的第四代产品iPhone 4,和之前的传言相同,但型号有些出乎外界的意料。
6月8日,斯蒂夫·乔布斯宣布iPhone、iPod touch和iPad使用的iPhone OS操作系统更名为iOS,iPhone 4将预装iOS 4。
乔老爷的这个宣布表示iOS成为苹果移动设备统一的操作系统。
从开发者那里了解到,为iPhone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完全跑在其他的两个设备上,除了图像的尺寸需要另外做一套之外,不存在兼容性的问题,极大的加快了开发的效率,缩短了上市的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