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军之役。 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 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 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 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 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 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 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佳良、花 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 订《天津条约》。同年,沙皇俄国以武 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 约》。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 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提督 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 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 伯,史荣椿战死。1860年8月,英法联 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 联军失利。清咸丰帝携皇后、懿贵妃等 离京逃往承德。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 攻入北京。联军发现清军将英法使节团 多人虐待至死,遂决定报复中国之野蛮 行为,及教训中国皇室以后不得蔑视英 国及法国。
战后统计资料
• 名称:第二次鸦片战 • 争地点:中国时间: 1856年-1860年参战方: 英国,法国,沙俄 (以调停名义),美 国(以调停名义), 清朝结果:联军获胜, 签订《天津条约》参 战方兵力:17700人, 173艘军舰(联军) 参战方兵力:约 200000人(清军)伤 亡情况:405人伤亡 (联军) 21500人伤亡(清军) 主要指挥官:迈克 尔· 西摩,葛罗,额尔 金伯爵主要指挥官: 咸丰皇帝,叶名琛, 僧格林沁领土变更: 清割让九龙司于英国
• •
背景3
• 1856年10月,英殖民主义者利 用“亚罗号事件”制造战争借 口。“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 曾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国当局 注册,但已过期。10月8日,广 东水师在“亚罗号”上逮捕几 名海盗和涉嫌水手。这纯系中 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英 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英 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的 指使下,致函清两广总督叶名 琛,称“亚罗号”是英国船, 捏造中国兵曾侮辱悬挂在船上 的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 赔礼道歉。 • • 叶名琛据理力争,态度强硬, 而且不赔偿、不道歉,只答应 放人。10月23日,英军开始行 动,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口内 各炮台。27日,英舰炮轰广州 城。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 掠广州督署后退出。12月,洋 行夷馆被毁,尽成灰烬。一艘 自广州开往香港的英国邮船遭 劫。1857年1月,英军焚烧洋行 附近民宅数千家,后因兵力不 足,为等待援军而退出珠江内 河。
天津沦陷到进军北京
• 英法联军进攻大沽惨败的消息 • 清政府在大沽战役获胜后,幻 传到欧洲,英、法统治阶级内 想就此与英、法帝国主义罢兵 部一片战争喧嚣,叫嚷要对中 言和。当英、法军舰逼临大沽 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 海口时,咸丰帝还谕示僧格林 “占领京城”。1860年2月,英、 沁、恒福不可“仍存先战后和” 法帝国主义当局分别再度任命 之意,以免“兵连祸结,迄无 额尔金和葛罗为全权代表,率 了期”,“总须以抚局为要”, 领英军一 万五千余人,法军约 并派恒福与英、法使者谈判。 七千人,扩大侵华战争。4月, 前敌统帅僧格林沁则以为敌军 英法联军占领舟山。5、6月, 不善陆战,因而专守大沽,尽 英侵略军占大连湾,法侵略军 弃北塘防务,给敌以可乘之机。 占烟台,封锁渤海湾,并以此 伊格纳季耶夫为英、法提供了 北塘未设防的情报。 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 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和美国 公使华若翰也于7月赶到渤海湾, 再次以“调停人”为名,配合 英、法侵华战争。
背景2
• 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 • 毁圆明园(见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在 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 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 静宜园(香山)、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 清廷派奕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中英、 中法《北京条约》。联军洗劫和烧毁了 圆明园和静宜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 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 责,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 11月,沙俄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 《北京条约》。中国赔偿巨额赔款,丧 失大片领土主权。 1856~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 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 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 大而得名,亦称英法联军之役。 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 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 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英国与法国 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 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 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被英国 人称为“亚罗号战争”(Arrow War)、“英法联军之役” (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 (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 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 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 “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 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 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 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 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佳良、花 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 订《天津条约》。同年,沙皇俄国以武 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 约》。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 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提督 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 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 伯,史荣椿战死。1860年8月,英法联 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 联军失利。清咸丰帝携皇后、懿贵妃等 离京逃往承德。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 攻入北京。联军发现清军将英法使节团 多人虐待至死,遂决定报复中国之野蛮 行为,及教训中国皇室以后不得蔑视英 国及法国。
战后统计资料
• 名称:第二次鸦片战 • 争地点:中国时间: 1856年-1860年参战方: 英国,法国,沙俄 (以调停名义),美 国(以调停名义), 清朝结果:联军获胜, 签订《天津条约》参 战方兵力:17700人, 173艘军舰(联军) 参战方兵力:约 200000人(清军)伤 亡情况:405人伤亡 (联军) 21500人伤亡(清军) 主要指挥官:迈克 尔· 西摩,葛罗,额尔 金伯爵主要指挥官: 咸丰皇帝,叶名琛, 僧格林沁领土变更: 清割让九龙司于英国
• •
背景3
• 1856年10月,英殖民主义者利 用“亚罗号事件”制造战争借 口。“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 曾为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国当局 注册,但已过期。10月8日,广 东水师在“亚罗号”上逮捕几 名海盗和涉嫌水手。这纯系中 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英 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英 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的 指使下,致函清两广总督叶名 琛,称“亚罗号”是英国船, 捏造中国兵曾侮辱悬挂在船上 的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 赔礼道歉。 • • 叶名琛据理力争,态度强硬, 而且不赔偿、不道歉,只答应 放人。10月23日,英军开始行 动,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口内 各炮台。27日,英舰炮轰广州 城。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 掠广州督署后退出。12月,洋 行夷馆被毁,尽成灰烬。一艘 自广州开往香港的英国邮船遭 劫。1857年1月,英军焚烧洋行 附近民宅数千家,后因兵力不 足,为等待援军而退出珠江内 河。
天津沦陷到进军北京
• 英法联军进攻大沽惨败的消息 • 清政府在大沽战役获胜后,幻 传到欧洲,英、法统治阶级内 想就此与英、法帝国主义罢兵 部一片战争喧嚣,叫嚷要对中 言和。当英、法军舰逼临大沽 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 海口时,咸丰帝还谕示僧格林 “占领京城”。1860年2月,英、 沁、恒福不可“仍存先战后和” 法帝国主义当局分别再度任命 之意,以免“兵连祸结,迄无 额尔金和葛罗为全权代表,率 了期”,“总须以抚局为要”, 领英军一 万五千余人,法军约 并派恒福与英、法使者谈判。 七千人,扩大侵华战争。4月, 前敌统帅僧格林沁则以为敌军 英法联军占领舟山。5、6月, 不善陆战,因而专守大沽,尽 英侵略军占大连湾,法侵略军 弃北塘防务,给敌以可乘之机。 占烟台,封锁渤海湾,并以此 伊格纳季耶夫为英、法提供了 北塘未设防的情报。 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 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和美国 公使华若翰也于7月赶到渤海湾, 再次以“调停人”为名,配合 英、法侵华战争。
背景2
• 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 • 毁圆明园(见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在 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 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 静宜园(香山)、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 清廷派奕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中英、 中法《北京条约》。联军洗劫和烧毁了 圆明园和静宜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 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 责,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 11月,沙俄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 《北京条约》。中国赔偿巨额赔款,丧 失大片领土主权。 1856~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 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 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 大而得名,亦称英法联军之役。 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 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 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英国与法国 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 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 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被英国 人称为“亚罗号战争”(Arrow War)、“英法联军之役” (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 (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 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 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 “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 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 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