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15倒掉鞋里的沙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只有付出一步一步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领略那无限的风光。
而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
请以“倒掉鞋里的沙子”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题型解析】物象比喻类命题分两类:一类是就喻体写喻体,就喻体写本体;一类是只能写喻体的本体,不能就喻体写喻体。
物象比喻类命题的写作要求:①喻体词。
作文题目短语中的物象词就是喻体词。
一般来讲,写作前要找出与所给喻体词有相似性的本体的喻意。
本体:是指要描述的东西。
喻体:是指把本体比作的东西。
如“环形礁外面,就是浩瀚无涯的大海了。
一排巨浪奔
腾而来,撞在珊瑚礁上,溅起细雨般的浪花。
整个珊瑚岛,就像嵌在一条雪
②关键词。
关键词就是指作文题目短语中,除喻体词之外的词。
作文题目短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常用作关键词。
北京卷作文只能写喻体的本体。
如:2006“北京的符号”、2009“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10“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作文都属物象比喻类命题的第二类。
其中“北京”“隐形”“仰望与脚踏”是关键词;“符号”“翅膀”“星空与实地”是喻体词。
【写作解析】材料中的语句:“而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关联词:“不是……而是……”,重在强调后者;句意:“鞋里的一粒沙”是“使人疲倦”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是用反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即一定要倒掉鞋里的沙砾。
材料中的“高山”喻意“远大的目标”;“鞋里的沙子”喻意“我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或前进路途中存在的困难”;“弯腰倒掉”喻意“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弯腰”喻意“自己要亲力亲为去做”。
材料的主旨: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的过程中,要随时改正自身的缺点、克服遇到的困难、排除失败的危机、走出挫折的阴影、战胜不良的心情。
【题目解析】题目是物象比喻类命题,物象词是“鞋里的沙子”。
①喻体词。
题目中的喻体词是“鞋里的沙子”。
“鞋里的沙子”喻意“我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或前进路途中存在的困难”。
确定喻体词本体(喻意)的方法是:依据题目,升华寓意深远的喻体词的喻意主旨。
“沙子”的本体是指“人生高兴、快乐、成功”。
②关键词。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倒掉”。
“倒掉”喻意是“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
【演练格式】第一段:总论点。
如果说……是一个……,那么……只是它的……,……才是它的……。
第二段:第一分论点:倒掉鞋里的沙子,~~。
素材运用格式:第一句是观点句,即分论点后的第一句文字语言。
第二句是过渡句,为引出素材做铺垫。
第三句是观点和素材联系句,起叙述和交待素材的作用。
第四句是评议句,为⑤句的小结做铺垫。
第五句是分析小结句,紧扣论点,为所作的叙述升华。
第三段:第二分论点:倒掉鞋里的沙子,~~。
素材运用格式:第一句是观点句,即分论点后的第一句文字语言。
第二句是过渡句,为引出素材做铺垫。
第三句是观点和素材联系句,起叙述和交待素材的作用。
第四句是评议句,为⑤句的小结做铺垫。
第五句是分析小结句,紧扣论点,为所作的叙述升华。
第四段:第三分论点:倒掉鞋里的沙子,~~。
素材运用格式:第一句是观点句,即分论点后的第一句文字语言。
第二句是过渡句,为引出素材做铺垫。
第三句是观点和素材联系句,起叙述和交待素材的作用。
第四句是评议句,为⑤句的小结做铺垫。
第五句是分析小结句,紧扣论点,为所作的叙述升华。
第五段:总论,收速全文,照应前文。
……,也许不能成为……,也许亦不能成为……;但是……可以……,在……下,……向……。
素材运用示例: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样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第一句是观点句,即分论点后的第一句文字语言。
)如果人们不能多角度多方面统筹看待问题,同样会闹出笑话。
(第二句是过渡句,为引出素材做铺垫。
)一家纺织公司新进了一种布,当拿到董事会桌子上时,桌子东边的人说它是红的,而西边的人说它是黄的。
当桌子两边的人互换座位以后,他们才意识到自
己刚才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只看到了布的一方面。
(第三句是观点和素材联系句,起叙述和交待素材的作用。
)其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第四句是评议句,为⑤句的小结做铺垫。
)多角度看问题的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个角度看问题的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总是自己欺骗了自己。
(第五句是分析小结句,紧扣论点,为所作的叙述升华。
)
范文:倒掉鞋里的沙子
人在攀登的过程中,使自己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我们只有懂得倒掉鞋里的沙子,才能领略到那无限的风光……——题记
倒掉鞋里的沙子,领略无限的风光。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著名的“独弦琴上的小提琴家”。
由于政治原因,他坐了20年牢。
可是,他把这一遭遇看成是鞋里的一粒沙,毅然倒掉了阻碍他追求攀登的这粒沙子,十几年如一日,用仅剩下一根弦的小提琴勤学苦练。
终于,他的小提琴弹奏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对当时浪漫派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雨果曾经说过:“当生活给予我一个酸柠檬,我会设法将它榨成甜柠檬汁。
”这是一种勇于倒掉鞋子里沙子的智慧,正如尼可洛能及时地倒掉鞋里影响他攀登山峰的沙子,使他领略到了音乐的无限风光。
倒掉鞋里的沙子,谱写人生的辉煌。
李安出身于贫民家庭。
他带着他的电影梦踏上纽约的航班。
要知道,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在美国电影业创造一番辉煌是相当困难的。
可是,李安并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吓倒,即使在人生最潦倒时候,他始终正确看待生活丢在他鞋里的沙子,执著追求着人生的目标。
终于,他成了第一个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的华人。
正如李安所说:“生活的困难挫折不可怕,它不过是鞋里的一粒沙,倒掉它,我们可以轻松前行,谱写人生的辉煌。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倒掉鞋里的沙子,彰显人格的魅力。
奥巴马,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阳光的表情、自信的笑容总折射着一股迷人的魅力。
而他当选之前也遇到上了种种挫折:一是父母“抛弃”带来的挫折,父亲、母亲都多次结婚和离婚;一是剥不掉的黑皮肤。
这种如影随形的自卑很有可能导致一个人沉沦,可是奥巴马只把它当作鞋里的一粒沙,果断地倒掉,并迸发出惊人的斗志,产生强烈的成就欲望。
从社区工作者、博士、教授、州议员、国会议员一路走来,并最终锁定最高奋斗目标,在白宫的历史上绽放着永恒的人格魅力。
某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沙子。
是的,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我们所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倒掉鞋里阻碍我们前行的沙子。
倒掉鞋里的沙子,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倒掉鞋里的沙子,让我们更好地前行,前行……
本文立意鲜明,思路清晰,材料新颖,语言流畅。
全文运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方面阐述“倒掉鞋里的沙子,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道理。
一目了然的层次思路,让阅卷老师瞬间就抓住了文章的精髓。
全文材料中外结合,新颖典型,再加上名言的引用,很好地增强了论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