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士闻一多
• 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结构 第一部分(1—7) 内容 特征
作为学者的闻一 多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
作为革命家的 闻一多的说和做 “说”了就 “做”, 既“说”又“做”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做”了再“说”, “做”了也不一定 “说” 具体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 表现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为探索救国救民的 前期: 出路而潜心学术, 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 争取民主的战士, 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卓越的学者、 言行一致的志士 伟大的爱国斗士
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 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了再“说” 、 “做”了也不 “说”,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 料来证明?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 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 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 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 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 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 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 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 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 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 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 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 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 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 闻一多》以示悼念。
2、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 上有什么特点?前期和后期有何变化, 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 同于一般人的地方?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 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我们 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 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 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 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 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 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 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 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闻一多先生 (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 爱国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读书时即参 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 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 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 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 沉的爱国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抗战不胜利不 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 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 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 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 的生命。
目的 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
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精神 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品格 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唐诗杂论》
学者 闻一多 革命家 《楚辞校补》
三本书
《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深入感知: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 这六件事? 2、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 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 同的地方?
1.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 的高标”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 3.两个 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部分: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 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 “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 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 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 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 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 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 型性,以少胜多。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 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 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 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 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由博学睿智 的科学家,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 家你在语文课和课外一定读过不少名人的传 记,知道很多名人的丰功伟绩,轶闻趣事, 请讲讲你认为最有价值,最感人的故事片断, 看谁讲得生动有趣。
衰微
锲而不舍
赫然
迭起
兀兀穷年
高标
呕心沥血
潜心贯注
一反既而 无暇顾及
心凝神会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仰之弥高
一、字词积累:练习册《预习导航》 二、整体把握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 说和做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 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 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三个事例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2.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 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 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 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 后两件事略写。
1、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请谈谈你的认识。